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展假日旅游要立足长远 自双休日制度实行以来,假日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开始实行的长假制度,使假日旅游出现了所谓的“井喷”现象。但也正因为蓄势已久的旅游需求潜能突然释放,旅游供给的相对滞后,使得假日旅游带来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旅游供需双方此消彼长,忽冷忽热。这与市场运行规律及政府调  相似文献   

2.
江南 《江苏改革》2001,(6):32-34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叫人真正体会到了假日经济的火爆:商场顾客盈门,酒店客人爆满,旅游景点人流如潮,据全国假日旅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统计,“五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73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亿元,其中民航.4亿元,铁路客运收入9.2亿元,25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123.1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142.1亿元。  相似文献   

3.
关于变假日旅游为休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嘉龙 《特区经济》2007,(5):181-182
进入21世纪,我们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假日旅游,那就是实行以自由休假制度为主的休闲旅游,把“假日经济”逐步引导到“休闲经济”,还“假日旅游”以本来的面貌。这里的“假日”,主要是指国家法令规定工资领取者有权自由休假的“假日”,当然也包括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假日。只有这样,我国旅游经济、休闲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德红  周志宏 《特区经济》2009,(10):163-165
旅游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国内和社会进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用统计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结合国内旅游发展的实际得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假期制度改革也促进了旅游消费,但是国内旅游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带薪休假的普及和节假日放假办法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良辰美景激发了人们的旅游意愿,节假日的旅游适应了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内游客中心节假日的方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特别关注节日旅游火爆这一事实,抓住机遇,发展我省旅游业。青海湖国家级名牌景点的形象一定要树立起来,理由很充分,一是青海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二是青海湖的知名度高于省内其他景点,三是青海湖旅游容易实现。本文结合开发青海湖景区建设,对青海节假日旅游业说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冰雪旅游起步于1963年的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经历了起始期、发展期,2001年哈尔滨冰雪旅游真正升级为国际性节日,从此走向了繁荣。本文由2001年到2011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冰雪节接待的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入境游客数和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等方面入手,对2001-2011年哈尔滨冰雪旅游整体发展情况做了盘点,让我们能更清晰的看到进入繁荣期的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轨迹及表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慧 《特区经济》2009,(12):174-175
我国假日制度在经历了四次调整后,逐步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原有的周末休假制度及小长假的出现,使短途、经济、易达的城郊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本文在分析城郊旅游时间、地域、需求、产品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从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具有地缘、资源、政策优势,但存在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缺少特色品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旅游市场不规范和缺少文化旅游创意策划,宣传促销有待加强的劣势。哈尔滨面临竞争和人才短缺挑战和文化市场潜力巨大等机遇,以期促进哈尔滨旅游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哩 《特区经济》2010,(8):169-170
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一种新现象,也是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动向。文章以重庆大足石刻假日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大足石刻假日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足石刻景区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特色活动     
《首都经济》2012,(7):89-89
房山“端午”假日旅游喜获丰收 “端午”假日期间,房山区共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19.9%。全区假日旅游工作整体运行良好、安全有序,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投诉。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民俗旅游占据主导。全区民俗旅游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33%。其中,十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7.6%;青龙湖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