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新准则规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没有明确规定外币报表折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折算,但在第十二条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  相似文献   

2.
《财会月刊》2007,(1):23-23
一、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 的近似汇率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相似文献   

3.
施金平 《财会通讯》2004,(11):75-76
1、中国。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会计准则。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作出了规定。(1)资产负债表。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  相似文献   

4.
郭艳芳  巩娜  韩锟 《财会月刊》2013,(2):125-126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核算》中对外币交易折算汇率的规定是:“采用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财政部在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小企业的外币交易可选择的两种折算汇率为“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和交易当期平均汇率”。  相似文献   

5.
一、相关规定及解读 (一)规定 1.账务处理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金额;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相似文献   

6.
<正>一、相关规定及解读(一)规定1.账务处理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金额;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认  相似文献   

7.
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率浮动加大,市场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即期汇率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此进行了规定。本文就即期外币折算和外汇衍生产品外币折算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对外汇衍生产品的价值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外币折算进行规范。与原先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相比,新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改变了处置境外经营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指出:“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已列入并入后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处置境外经营方面的规定已经基本与…  相似文献   

9.
朱青 《财会月刊》2011,(29):48-5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一条中关于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规定与第十二条中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规定存在冲突。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了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两种主要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各自的优劣,然后进一步分析了美国会计准则的演进对时态法改进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使时态法的使用更符合我国现状,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郭玲 《财会月刊》2010,(4):16-17
一、丁字账在外币折算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是:①将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目的即期汇率或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②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广西会计》1999,(11):6-9
所谓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公司,为了合并其分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报表,把按不同外币表述的报表折算为以母公司报表货币(本国货币)表述的报表。在折算过程中,需解决两个主要的会计问题。一是折算汇率的选用,由于不同类别的项目选用了不同的汇率,就会产生不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有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会产生外币报表折算损益。所以需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折算损益,是列作当期损益?还是作递延处理?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在1995年2月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简称《暂行规定》)中对境外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折算成母公司记账本位币,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做了规定,距今已逾10年有余。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该准则规定了企业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并入本企业财务报表时折算办法。一、比较《新准则》和《暂行规定》中关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会计处理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简称《新准则》)对企业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并入本企业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下列规…  相似文献   

13.
当企业境外经营机构(包括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机构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并纳入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就是在上述折算过程中,由于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所产生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对外币报表如何进行折算作了详细规定:①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相似文献   

14.
外币报表折算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焦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在实务中表现为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之争(时态法以与流行的母公司理论相匹配为依据.而现行汇率法则符合跨国独立实体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总体上与国际惯例相一致.同年颁布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在折算程序上则采用现行汇率法.两者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因而.有必要探讨外币折算方法的选择.来制定和完善外币交易及外币报表折算准则。  相似文献   

15.
肖邦卫 《广西会计》2001,(12):17-19
将国外子公司的个体报表进行合并 ,首先要将该子公司的外币报表进行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但折算方法不同 ,折算的结果也不一样。在外币报表折算的历史演变中曾经产生了多种折算方法 ,至今还没有一种方法被普遍接受。哪一种折算方法更加科学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应采用何种方法 ?值得探讨。一、国际上流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国际上流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基本有以下四种 :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现行汇率法。这四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报表各项折算所采用的汇率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折算差额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丁字账在外币折算中的应用一般来说,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是:①将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②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草拟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分部报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财务报表列报》三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草案,广泛征求意见。笔者提几点建议。一、“资产负债表”更名的建议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把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相似文献   

18.
一、各国会计报表折算方法 1、中国。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会计准则。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我国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作出了规定。(1)资产负债表。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  相似文献   

19.
张韵杨 《时代财会》2002,(10):33-35
目前,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惯例。世界各国关于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现行汇率法、时态法、流动与非流动法以及货币与非货币法。而关于最优折算方法的争论,则主要集中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之间。  相似文献   

20.
行外币报表折算中,折算损益的计算基本上都采用“倒算法”,即先折算资产负债表,利用报表自身的平衡原理倒挤出年末留存收益,然后把年初及年末留存收益过入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在按适当汇率折算销货收入、各种费用等的基础上,从下至上,倒算出该年度的折算损益。笔者认为,上述算法存在下列缺陷:一是不符合先编制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正常编表顺序,为平衡而平衡,忽视了各报表之间严格的内在逻辑。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折算时倒挤出的留存收益与相对应的折算前留存收益无任何联系(包括在汇率上),且倒挤出的留存收益在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