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关系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发展问题。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带有浓厚的"成员权"与"土地型社会保障制度"色彩,存在明显的产权残缺。农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所有权,但在现阶段农地二元化制度的背景下,只能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层面上考虑制度创新,核心是从立法上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土地承包法》修订及《民法典》颁布,将土地经营权上升为法律规范,形成了独立的权利类型,农村土地流转方式迎来新一轮的社会性变革。通过探讨土地经营权信托的法律属性,为土地经营权信托提供理论基础,并论述土地经营权信托的现实意义,并从规范层面对其可行性进行证成。在梳理我国农地信托发展模式,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土地经营权信托制度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在一些地区开始进行试点试验,并逐渐步入正轨。但农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在我国土地流转立法与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阐述当前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效能,更加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的改革,为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破解农业经营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能.文章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博弈行为,探讨当前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规范农地经营权抵押借贷行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多项Probit模型估计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与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存在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着处于制度探索阶段的内部微观供求结构错位和外部宏观供求平衡特征的小范围均衡。无论是需求还是可获性都受经营者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和土地规模的影响,人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实现需求与可获性的均衡。最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为经营权抵押的改革试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行法律框架下农地征用机制缺陷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征用制度改革是当前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热点,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清和补偿机制不完善又是其核心问题。在本文,笔者将从理论上在这两个问题上对现行土地征用机制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完善当前的农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的过程中,土地经营权实施抵押是利用土地经营权发挥融资作用、促进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目前改革过程中抵押的现状,提出将土地经营权物权化塑造,为土地经营权抵押找到现行法律依据,并对抵押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模式化分析。在民法总则物权编制定的大背景下,提出抵押登记的现实思路,为抵押权的实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经营权通过股份合作、转让、互换、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使多元化规模经营得到全面发展,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开展土地评估工作,大部分学者提议在农地抵押路径中全面应用土地价格评估法。文章分析了土地价格评估在农地抵押工作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以农地制度改革拉开改革序幕,带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深刻变革。”11月1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学术午餐会上,长期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的专家、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表示,“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谓‘更加充分’,就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  相似文献   

11.
荆会云 《财会通讯》2021,(12):141-145
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落实的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是拓展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空间,有效破解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的重要渠道和模式.然而在实际试点推行过程中,难免衍生类型多样的金融风险问题,成为困扰制约该项惠农金融业务全面铺开推广的龃龉阻碍.为此,文章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模式内涵及风险类型梳理甄别入手,结合辽宁省昌图县实例,深刻揭示风控体系缺失、农地流转期限和贷款期限过短、专业评估机构及人员缺乏、农地经营权处置变现不畅、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固化和涉农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并在透彻剖释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丽莉 《会计之友》2009,(17):74-76
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下,农业土地山林等经济资源的所有权虽属村集体所有,但经营权却属于农户个体所有。于是,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的农户个体,将面对多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存的复杂关系。为了恰当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流转及资产收益分配的各种关系,做好长期科学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就必须建立以村民小组为组织的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英宣  牟佳 《价值工程》2010,29(20):3-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重视土地经营方式的创新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优点,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因,重点强调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根本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因,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本文通过探讨在城镇化过程中农地征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找出一个稳定的、合理的、可持续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安排受既定条件下土地所承载的各项功能的影响。随着土地功能的变化,制约农地制度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变革的条件已发生逆转,应不失时机地对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改革,如:在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及方向上,应坚持"以民为本"、"地权归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快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尽快卸去本不该由农地承担的功能;二是抓住农村社会保障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时机,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本文主要从收入、要素、资产以及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意在表明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变革的基本方向、具体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和经济组织进行经营的行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章从吉水县土地流转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土地流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改革以来形成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目前基本的农地制度安排,其地权特征可以概括为农地的集体所有权不变而农户家庭拥有承包经营权。但是,这一以集中体现“公平与效率”性质的农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架构的经营体制自诞生至今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农户的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对维护矿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发挥土地经营权的资本性作用,改革矿区土地无偿供给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矿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煤炭矿区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的模式,提出了煤矿经营实体向整个矿区经营实体转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房,以下同)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财产,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是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破解农村资金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最早在贵州省湄潭县试行,在中央和地方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该县于1988年成立土地金融公司,向土地经营者发放农地使用权抵押信贷,1997年因乡镇企业破产倒闭形成大量资金沉淀,亏损严重而被撤销。随后,全国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地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地关系的总和,包括农地所有权制度、农地经营(使用)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农地税费制度等.农地制度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与核心.改革和完善农地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