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江枫 《中国海关》2007,(1):14-14
1月25—26日,海关总署党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海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海关总署党组书记、署长牟新生强调,各级海关特别是海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海关实际,把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各项部署,以优良的领导干部作风带动和推进海关行风建设,为构建和谐海关和推动海关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
简报     
《中国海关》2023,(3):8-9
<正>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3月15日,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在署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双方就加强“智慧海关”建设、推动三地海关监管互认合作、促进深港人员通关便利化、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际海关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在借鉴国际海关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海关管理理论,提出了我国海关加快“大通关”建设,推广“前推后移”的新通关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无纸化报关建设步伐等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2006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牟新生署长指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海关改革和建设全局,深化改革、整合创新,协调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和完善海关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进一步整合海关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有效解决制约海关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关在促进贸易便利化过程中地位独特,作用独有。为促进贸易便利化顺利推进,我国于2015年接受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文章通过研究我国海关促进贸易便利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阐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具体包括积极拓展申报范围,完善“两步申报”配套制度,防范政策风险,优化两步申报通关政策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来进一步推荐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提高企业AEO认证积极性,培养AEO认证国际专家队伍,推进与各国海关AEO互认来推进企业分类通关改革,健全海关分类通关措施;完善政策制度,重新整合关键业务解决关检融合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单一窗口”向便利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强智慧海关建设,提升海关监管能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武汉市六个新城区和三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23个工业园区为样本,对工业园区建设、土地、项目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绩效评比分析,通过评比剖析了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并从工业园区建设协作、招商引资、土地利用、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提升武汉市工业园区综合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昆明海关24条措施支持云南外贸增长日前,海关出台了支持云南外贸稳定增长的24项具体措施,内容主要包括深化海关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政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减负增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云南开放平台建设;创新海关服务模式,促进云南外贸发展;营造良好外贸环境,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5个方面。其中有10多项举措属首次创新推出。据介绍,为试点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海关将在瑞丽海关  相似文献   

8.
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为各县域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本文从进行农产品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的价值意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建立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建立农产品品牌和营销渠道进行探究,旨在为我国通过农产品跨区域产业链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我国乡村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1月10日致信在京召开的全国海关关长会议,充分肯定一年来海关工作取得的成绩,要求全国海关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现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广泛深入,跨洲、跨区域经济合作兴起和发展,对我国经贸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我国海关的应对策略是:转变执法服务理念、完善贸易安全机制、推进口岸便捷通关、创新海关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海关与跨境制度是贸易便利化问题的核心,海关在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美国和新加坡海关实施贸易便利化的特征,针对我国海关贸易便利化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海关应当在"贸易便利与贸易安全平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加强国际海关合作,务实推进贸易便利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又是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京都公约》50周年。《经修订的京都公约》(RKC)是《京都公约》的修订版,现有133个缔约方,覆盖了世界各大经济体,是一个集各国海关先进管理制度之大成的国际公约,规定了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和做法的核心原则。我国于2000年加入公约后,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不断推进业务改革,将公约有关原则和制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融入2000年修订的《海关法》以及各项海关法律制度,为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作出海关贡献。但总体上看,我国海关制度安排离简化协调尚有进一步完善空间。本文通过梳理RKC中体现的八项核心原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以及当前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工作部署,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分析《海关法》修订的总体思路,研究将RKC核心原则纳入《海关法》的具体方式,促进国际条约与国家立法的衔接与转化,提高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济南海关关员在辖区监管场站办理“属地申报、授权放行”货物验放手续。2012年12月13日,共和国第42个直属海关——济南海关正式开关。建关两年来,济南海关通过全面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动辖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制定“一市一策”扶持措施、启动智慧海关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辖区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带动鲁中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助推山东省“蓝黄战略”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4.
李毅 《价格月刊》2023,(6):55-62
在阐述省域数字化发展提升贸易便捷性、信息对称性、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形成贸易新业态四个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17—2021年省域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数字化水平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在此过程中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门限加剧效应;考虑区域异质性后,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表现出无门限效应、门限加剧效应和门限收敛效应。政府应该稳步提升省域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推进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海关如何战略布局?有哪些重大改革?在监管、治税、打私、统计等方面又有哪些动作?干大事落实国家战略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制定海关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建立健全中欧班列便捷通关协作机制、举办沿线国家高层论坛、创新海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关》2008,(5):10-11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海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并坚持了“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方针、“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队伍建设要求、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建设和谐海关等科学治关理念,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创造了中国海关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李灵 《中国海关》2014,(3):59-59
今年,中国将重点在推动双边贸易、扩大双向投资、积极推进互联互通、配合向西开放四个方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此,兰州海关关长张银喜表示,为形成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优势,海关将进一步服务经济带建设,仓愫月监管服务模式,主动发挥海关职能作用,努力推动甘肃扩大向西开放。  相似文献   

18.
《大经贸》2008,(8):80-80
今年以来,江门海关以落实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为重点,以全面推进保税加工监管业务流程再造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保税物流快速发展为着力点,以防范保税监管业务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为立足点,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关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殷露 《江苏商论》2023,(4):31-35
研究选取2004—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首先构建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域的数字化水平,然后从出口总额和出口商品结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数字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数字化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第二,数字化水平提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规模和商品结构有积极作用;第三,科研经费支出与外贸环境改善能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展。未来可以通过加大研发经费和数字化建设的投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推动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期间提出的倡议,是我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的重要成果。海关国际合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在开展海关国际合作方面遇到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挑战提出来相应的对策,目的是充分发挥海关国际合作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