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双向FDI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自由贸易协定可优化全球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双向FDI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我国与26个经济体的贸易数据,以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能显著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不存在时滞性;自由贸易协定对双向FDI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发展中经济体、WTO-X条款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发达经济体、WTO+条款、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较弱;自由贸易协定可通过推动数字贸易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即数字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应加速自由贸易协定深化落地,营造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培育新的数字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财经大事记     
《中国海关》2013,(1):2-2
欧盟外长会2012年11月29日做出决议,授权欧盟委员会与日本政府开始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声明称,欧盟和日本拟议的自由贸易协定除包括货物、服务、投资的自由贸易外.还包括订立欧日之间与贸易相关的规则以及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发展至今,贸易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到了21世纪,一些在现行WTO框架内无法或难以规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实践中越来越倾向于透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来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对贸易造成扭曲效应,自由贸易视角下,如何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协议签署国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显得格外重要。在回顾国际经贸规则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范趋势和历史经验基础上,论证自由贸易视角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多边化规范的可行性,提出自由贸易协定下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还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增加研发创新和提升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政府补贴的经济效果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异质性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模型,将数字化转型决策引入其中,研究企业的贸易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贸易数字化通过增强企业的柔性生产力提高质量改进的固定成本效率,从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借助大数据爬虫技术,识别企业自建主页以及使用国内电商平台或跨境电商平台的具体情况,据此构建测度企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能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讨论后,该结论依旧稳健可信。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柔性生产力是贸易数字化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且考虑不同样本期和替换新指标后该机制依旧稳健,特别是小微型、劳动密集型、初创型或一般贸易企业进行贸易数字化转型,更能通过该机制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数字技术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采用跨境电商平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7.
王岩  高鹤 《商业研究》2012,(9):19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两国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对《协定》签署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减少了贸易壁垒,带动了贸易效应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推动了双边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随着两国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贸易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协定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一体化,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其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聚焦出口产品质量如何影响创新,基于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贸易的匹配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会由于强化出口的积极效应、弱化出口的消极效应,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区分所有制后发现,相较于外资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创新的促进效应较大;区分出口贸易方式后发现,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对创新的促进效应要比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小;区分出口目的地后发现,相较于OECD等国家,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这意味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比只强调出口数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11.
张希颖  刘敏 《价格月刊》2023,(12):78-86
基于2006—2021年中国向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双边经济规模、RCEP成员国人口数量、拥有共同语言、与RCEP成员国签署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在内的协定条款、RCEP成员国提升本国通信服务能力以及提高投资开放水平对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国人口规模增长以及双方拥有共同边界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可从强化中国与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合作、进一步升级双边自贸协定等级、提升RCEP成员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岚 《国际经贸探索》2021,37(11):85-100
数字化、虚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决定了数字贸易面临区别于传统贸易的新型贸易壁垒.文章从目标合法性、手段合理性以及效果合意性三个层面对数字贸易监管措施与数字贸易壁垒进行了辨析,并对数字贸易壁垒的内涵进行界定.利用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数字贸易限制指数等指标对数字贸易限制程度进行了领域间和国家间的比较.结果 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壁垒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基础设施和连通性以及数据获取和使用障碍是数字贸易最为重要的限制因素.数字贸易规则的"亚太模板"有望成为多边数字贸易规则的主要参照.中国应以RCEP的达成为契机,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抓手,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载体,以数据跨境流动为突破点,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治理能力和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旨在探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壁垒对中国数字贸易的影响,并对中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重点关注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其影响,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壁垒对中国数字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策略。目前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潜力巨大,由于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等差异导致成员国主要面临政策性壁垒、技术性壁垒、非技术性壁垒等多种形式的数字贸易壁垒,这些壁垒降低成员国之间数字贸易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成员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同时对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造成负面影响。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壁垒从数据流跨境流动的限制、跨境电商监管的不确定性、电子支付和金融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合作等方面影响中国的数字贸易。最后,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间合作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加强跨境电商合作、推动数字支付与金融互联互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等,通过合作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数字贸易的发展和RCEP成员国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数据库,基于Tobit、IVTobit等多种计量方案实证研究了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一般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了对应产品的出口质量,且在高、低研发强度企业及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均得到一致结果;高研发强度企业加工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有利于提升其出口产品质量,低研发强度企业则呈现负向影响。(2)无论是基于OECD成员国、"一带一路"倡议抑或反倾销调查分组还是针对高收入国家,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均显著提升了同类产品的出口质量,但低收入国家则不显著。对加工贸易而言,来自非OECD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产品质量会降低出口产品质量。(3)从影响机制看,不管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进口产品质量梯度均对进口产品质量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形成正向调节效应;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通过创新中介效应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但加工贸易下该效应则不确定。(4)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一般贸易下进口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了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加工贸易却降低了国内出口增加值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字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恢复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行业结构不合理。加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双边数字服务贸易合作,对推动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扭转贸易逆差意义重大。基于2005—2021年我国与13个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分析我国与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现状,进而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其出口效率与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自然因素看,人均GDP、人口规模、共同语言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阻碍作用显著;从人为因素看,贸易开放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自由贸易协定、东盟“10+3”机制、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利用外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从出口效率看,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整体偏低,且市场异质性明显,提升空间很大;从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看,数字服务贸易RCEP伙伴国大多数是冰山型市场,极少数是扩张型市场,没有发展型和饱和型市场,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巨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深...  相似文献   

16.
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设定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成为全球各个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治理的主要方式。基于TAPED数字贸易规则量化数据和UNCTAD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和生存分析方法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签署对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FTA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签署有效促进数字交付服务的出口;其次,细分条款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存在明显差异,但类似于“欧式模板”规则签署的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贸易规则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的渠道促进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第四,贸易双边基础环境差异会抑制数字贸易规则的正向贸易效应;最后,数字贸易规则能有效延长出口持续期,且类似于“美式模板”规则的签署更有益于贸易关系持续。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服务贸易赶超他国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数字领域的贸易保护政策和限制手段也与日俱增。在中美服务贸易博弈的背景下,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如美国联合其盟友对华为、TikTok等中国数字服务企业进行制裁。笔者从国内外视角分析了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从国外视角看,美欧主导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新兴经济体限制数据流动法律的颁布、“一带一路”国家数字鸿沟与数据安全问题使得中国面临外部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从国内视角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和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中国面临内部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中国应积极推进多边数字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削减中国当前面临的数字服务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数字服务贸易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传统贸易壁垒的出现频率,导致像RCEP中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而新增了许多“虚拟”贸易壁垒。在此背景下,如果RCEP国家持续增加数字服务贸易限制类措施是否导致中国数字服务产品在不同贸易方向上的调整?本文根据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测度2008-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数字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数据,将数字服务贸易壁垒限制性指数作为衡量数字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变量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扩展边际降低的贡献率较高,其中启动数字服务贸易限制预案的影响较明显,同时壁垒又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增长;随着RCEP谈判的推进,以2012年为分界点,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中国数字服务产品出口的冲击逐渐弱化,具体体现在2013-2020年三元边际均值的大幅度提升。最后,从推动互通融合发展、加强中国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将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出口产品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中欧班列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对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中欧班列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正向辐射效应,其辐射范围大致为400公里。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内在机制,其次采用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促进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效应最强烈;通过作用机制与渠道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存在一个初始制度环境门槛,当初始制度环境太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能有效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而技术创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应将制度质量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积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红利优势,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