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国内外先进银行纷纷投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布局,积极筹备实施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核心要素,研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着力点,最后提出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防范全球气候风险的重要手段,还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鉴于此,本文选取了41家商业银行2010—202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构建面板模型来对绿色金融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并讨论了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城商行和农商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其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对绿色金融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较高的数字化水平能够增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此外,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两个维度数字化的调节效应要比战略数字化更加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通过数字化转型为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当前,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外部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资产端流动性创造和表外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但对负债端流动性创造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增加均会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其数字化程度提高则会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2)金融科技发展通过经营效率和风险承担等渠道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即金融科技发展通过降低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以及抑制银行总体违约风险承担、资产风险承担和资本短缺风险承担,从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负向影响。(3)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大型银行或高数字化银行均会增加流动性创造,但高市场化地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受到更加明显的抑制。本文为在新时期正确把握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关系,进一步稳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有效解决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与弱信任问题,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2010年—2021年A股上市公司采用Python爬虫技术手工获取区块链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区块链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增加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调节变量,显著促进区块链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成熟期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块链技术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区块链技术更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在大规模企业中,区块链技术更能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以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缓解融资约束的创新视角,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下降趋势明显,而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银行数字化转型为缓解特许权价值下滑提供了全新路径。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银行特许权价值提升,降低风险承担是数字化影响银行价值的渠道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效应会由于银行管理水平、行业竞争程度及银行股权性质的不同产生差异化表现。  相似文献   

6.
郭万刚 《金融博览》2021,(11):14-15
近年来,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呈现"无科技、不金融"的重要特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把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注重加强通过技术与场景、业务与科技的融合,实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发展创新和效率提升,推动建设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价值银行,实现自身的创新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今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互联网+流量驱动""大数据+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算法驱动""区块链+可信驱动""5G+效率驱动"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数字化的转型.数字化时代,企业应该加快数字化转型,用数字技术开拓风险管控的新模式,才能不断前行,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8.
晏宁涵 《中国外资》2023,(4):99-101
<正>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多个大股东能够对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此类促进作用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显著。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渐成熟,数字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企业创新改革的重要突破点。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流程进行再造,对原有的生产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供应模式,可以改善社会资源的配置,不仅为生产者的能力带来提升,还从更深的层次上提高了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银行行为的重塑,包括调整分支机构数量、高管占比和高学历员工占比等。这三种机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银行行为的调整会放大数字化转型对负债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负债端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具有异质性,因银行类型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而异。  相似文献   

10.
资本账户开放使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与频次提升,由此可能造成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28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探究“双支柱”政策框架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会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相对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商行和农商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更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均能够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境资本其他投资会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跨境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创造功能的发挥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2007年第1季度-2020年第2季度我国36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考察了在数字金融发展视角下经济政策波动如何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结果表明,经济政策波动上升会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且主要体现在对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但会促进银行表外流动性创造。基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经济政策波动上升主要是通过银行降低资本风险承担、资产风险承担和违约风险承担,从而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对于反映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移动服务、研发能力、软件应用和公司治理等水平较高的银行,经济政策波动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处在反映数字金融服务总体水平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地区的银行,经济政策波动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商业银行解决运营效率问题、提高风险定价水平、发展供应链金融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在拥抱区块链时,需要避开跟风炒作区块链、区块链绝对安全、区块链会取代商业银行、区块链万能论和区块链等同比特币等认识误区。在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方面,论文给出四个对策建议:联合原生型区块链企业、强化区块链应用顶层设计、利用区块链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紧抓区块链应用的盈利点等。  相似文献   

13.
钟詠怡 《中国外资》2024,(2):102-104
<正>数字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科创板企业的经营绩效。这一研究发现对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具有参考价值。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金融业作为传统服务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加快转型升级,催生了数字金融。搭乘着我国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商业应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得到深度探索的快车,数字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银行业都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全球经济的高增长难以为继,银行业绩高增长的产业依托开始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刻改变了客户行为和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科技企业进入到金融市场中,加速了间接金融的脱媒。在此背景下,银行数字化转型被赋予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论文试图从其内涵、目标、比较、核心要素、难点等角度,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行全面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我国117家中小银行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水平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近2/3的样本银行面临着风险加剧的冲击压力,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不变;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影响银行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而作用于银行风险;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机构;第四,数字金融发展可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波动,提升银行平滑风险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有以下启示: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其“风险加剧”效应,发挥其“风险优化”效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应对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李威 《中国金融》2020,(8):71-72
生态银行以其投入低、获客多、见效快的特点,被众多中小股份制银行所青睐,进而成为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银行金融业务的加速融合,带动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银行业转型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在这一轮行业变革大潮中,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科技投入、网点优势、客户基础还是市场响应等方面都要优于中小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17.
姜兆华 《银行家》2022,(3):98-10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加快金融科技系统升级换代,提高IT系统建设管理水平,打牢企业级系统开发"底座"根基,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与关键支撑.本文以恒丰银行与建信金科联合建设大型软件系统开发项目——恒心工程为例,归纳总结企业级IT系统建设项...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核心,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中小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力量,其数字化转型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为进一步帮助各中小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思路以及转型样本,文章以宿迁地区中小银行为调研对象,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线下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从业务、技术、理念等层面深入研究各家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研究发现,中小银行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呈现出服务智能化、渠道一体化、场景数字化的趋势,并不断扩大自身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县域乡村,助力形成乡村振兴大格局。  相似文献   

19.
李浩  孙兆东 《投资研究》2023,(5):109-125
本文采用2009年至2020年我国3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研究了政府外部治理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监管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主要来源于银行权益资本比率提升;政府持股一般会提升银行风险承担,主要来源于银行业绩波动性上升,但如果政府为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则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政府公共治理改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政府对银行绝对控股可能会削弱监管和公共治理改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主要由于银行权益资本比率变化。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外部治理效能促进银行风险管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我国48家银行机构2013-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转变对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依次增强;第二,存款保险单一费率机制调整为风险差别费率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也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仍不显著,但对其他四类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核定制度,探索建立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差别费率制度,提升“成本最小化”“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