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很难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信贷风险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年报信息披露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下半叶,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频发,究其原因,银行业过度的信息屏蔽造成了金融机构的风险不易暴露,然后通过单个银行风险的传染和蔓延而形成整体性金融系统风险。随着2006年以来中国全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危机频发,从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的破裂,1994年的债券危机和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直至2007年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等一系列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究其原因,都与金融创新有关,金融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以衍生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活动在去监管化的背景下过度发展.进入新世纪,美国金融机构利用次级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开发和设计各类金融衍生品,其杠杆率不断攀升、复杂性与日俱增,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掩护之下将风险和损失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危机启示我们,政...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留昌 《银行家》2002,(2):74-78
世界性的趋势 英国实施"伦敦金融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开始实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 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中叶,在工业化过程中,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实行了银行混业经营.然而,20世纪30年代,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击破了全球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外资银行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各国银行大量进入美国开展跨国经营,在美国银行业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本文考察分析当代美国银行业市场中外资银行的总体发展、机构形式、业务经营、市场结构等经营与发展的多方面特征,以深化对当代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解,对我国银行的跨国经营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1980-1994年间,美国经历了一次大的银行危机,大批银行在危机中倒闭。总体来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衰退,监管机构放松监管,银行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不规范是引发这次银行危机的主因。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这次银行危机中暴露的问题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末、90年初以来,美国企业不断掀起并购浪潮,尤以金融业为甚。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银行业并购高潮迭起,超级金融“巨无霸”不断诞生。仅1998年4月6日起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就爆发了三起银行超级并购案。2000年9月13日,美国第三大银行大通银行与全美第五大银行J.P.摩根宣布合并,新成立的摩根大通银行成为美国第三大金融巨擘,仅次于拥有8000亿美元资产的花旗银行和6800亿美元资产的美洲银行。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加速集中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陶长高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6):55-60,6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危机爆发越显频繁。然而,通过对银行业危机内部形成机理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其实是伴随着金融泡沫的形成与破灭这一过程的。在金融泡沫的形成过程中,银行往往会给一些高风险行业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经营风险;而在金融泡沫破灭之后,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从而使银行业危机最终爆发。因此,我国应尽快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完善银行微观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信托业与银行业趋同化现象。我国银行业与信托业合作的空间广阔。可以利用信托机制进行银行优质资产信托,利用信托机制处理不良资产和银行抵押物资。金融控股集团是银行与信托业合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古老的一种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也伴随着它贯穿于商业银行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  相似文献   

13.
《金融论坛》2011,(1):F0004-F0004
《实践与反思:金融危机下银行业的若干问题》 蒋定之 著 本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关于金融发展模式和监管方式的深刻反思。本书就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银行业的运营、创新、转型与监管的思考,其中许多观点都是作者基于实践的反思和感悟。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针对次贷危机提出的警示:当心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一系列银行监管规定的统称。1974年,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前联邦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直接催生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和广义上的第一个巴塞尔协议通过。此协议经过两次修改,最后于1988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Ⅰ》。该协议为银行业建立了一套简洁的、国际通用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监管原则,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一致化和可操作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巴塞尔协议Ⅱ》诞生于1999年,在2004年定稿。1995年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其重要背景。该协议为全球银行业搭建了基于资本监管、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的统一监管体系,引入了内部评级法,并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升到了与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地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特朗普推出"金融新政",签署行政令,修改金融监管条例《多德-弗兰克法案》,大幅放宽银行业借贷限制,被视为打破了束缚华尔街身上的"枷锁",是对美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最大一次洗牌。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给了美国监管框架的制度性纠偏,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变革。多年以来,过度金融扩张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扩张集中在两个具体的领域:一是快速飙升的联邦债务;二是以次级贷款为代  相似文献   

16.
国外银行电子化发展状况。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电子革命对银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50年代后期美国商业银行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银行业务开始,电子化与现代银行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场伴随着电子化技术的突破而不断展开的金融革命正在不断深入。金融电子化浪潮不仅冲击着美国的传统银行业,也冲击着世界的传统银行业。正是这场革命,为今天银行业走向网络化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银行业电子化历程,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到今天网上银行的诞生,银行业的电子化经历了五个阶段:脱机批处理阶段;银行自身联网阶段;跨行、跨洲及全球性网络系统阶段:银行网络走向街道、商店和家庭的金融自助化阶段:网上银行阶段,即银行电子化发展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朱新蓉 《中国金融》2003,(13):63-63
金融业既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又是一个准公共行业,一旦发生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将会危及到国家主权和经济的安全,威胁到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在孜孜不倦地寻求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均衡点,而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正是实现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均衡的重要手段。伴随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环境也日益复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恶性金融事件起伏迭宕,从巴林银行倒闭到山一证券公司破产,从1994年墨西哥的…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危机后,墨西哥采取了若干监管体制改革措施,银行业发展基础得以巩固。但是,银行业以及金融当局又面临新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几乎都成为外资银行的天下,二是银行业缺乏竞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欧洲银行在金融危机后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其长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的主导地位遭受了动摇,但是一些新兴市场银行却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出现了增长趋势。本文从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资本变化;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资产规模变化;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等方面就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地区的金融体制基本上呈封闭状态,国有银行占绝对主导。在新台币遭遇强大升值压力、国际热钱源源不断流入、地下金融泛滥的背景下,台湾银行业放开民营资本进入。但由于开放步伐过快,过度竞争导致银行经营环境恶化,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频频爆发本土性金融危机。90年代后随着金融市场及监管改革步伐加快,台湾民间金融无序混乱格局大为改善,较好地发挥了民间金融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正面效应。本文收集整理了台湾银行业引入民营资本的相关背景及经验教训,提出了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