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猪肉价格经过一轮暴涨暴跌"过山车"行情下,做好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价格,是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工作.本文通过对生猪生产和消费调查数据深入分析,进一步研究稳定猪肉价格和规避养殖户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生猪生产大国,猪肉是我国最为主要的肉类消费品.我国生猪产品供求及价格呈周期性变动,整个产业链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开展生猪期货交易,有助于稳定生产与消费,减缓现货价格的不合理波动,使饲养、加工、贸易企业能够有效规避现货价格风险,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本文对我国生猪市场的情况做了简短介绍,研究了生猪期货对我国生猪市场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对生猪期货的推出提出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生猪期货,作为农产品衍生交易品种,是引导生猪生产、交易、消费乃至整个猪肉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市场机制之一。该机制通过价格风险转移、价格发现,平抑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蛛网问题",即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受天气、预期以及突发因素如疫病、养殖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都居世界第一的国家,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生猪期货作为稳定市场价格、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对于其在我国上市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生猪期货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来说明我国在充分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生猪期货上市的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谢晟 《保险研究》2016,(5):10-10
生猪价格风险较大,本文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产品,以此来稳定生猪价格及市场供应。首先分析了生猪价格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投保生猪价格保险后可以获得保险保障,同时将产生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物价水平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正外部效应;其次,从传统可保风险理论的局限性入手,提出可保风险的实质是风险可控、价格可厘定,进而分析生猪价格风险的可保性,系统提出生猪价格保险的风险转移体系,包括再保险、财政补贴的巨灾保障、期货及债券等工具;最后,提出发展生猪价格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财政补贴支持、建立再保险体系、发展相应的期货及债券产品等。  相似文献   

6.
吴正武 《证券导刊》2011,(22):15-15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整体保持上涨态势并于近日创下历史新高,而同时猪肉价格也直逼2007年的历史最高位。针对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高企的问题,6月16日农业部发文称,将采取六项措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言论     
《黑龙江金融》2012,(4):10-10
“所谓六个部门管一头猪就是生猪从生产到消费,吃到老百姓嘴里所经过的环节:养殖环节属于农业部门管;生猪养殖好了送到屠宰厂定点屠宰是商务部门管的;屠宰之后要检疫这个猪肉是否合格,是质检部门管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生猪生产易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我国生猪产业长期面临着极大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该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出台和农业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日益增加,能繁母猪保险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经营风险大、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管理滞后等问题也目益突出,因此,全面了解当前能繁母猪保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积极探索能繁母猪保险的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猪产业深陷“蛛网困境”,价格风险、疫情风险、食品安全风险、成本风险、环境风险凸显,随着资本深化,生猪金融化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成为治理风险的主要方式,即通过金融工具如投融资、期货期权、电子交易、保险,化解规避风险,转移分散风险,构建中国生猪产业风险金融化综合治理体系,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西南金融》2008,(7):51-52
中华财险资阳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资阳中支”)在四川省资阳市以开办生猪保险为农业保险试点先导,采取为政府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开展了保险业务。截止2006年年底,中华财险资阳中支在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近30个乡镇累计承保了约25万头生猪,实收保费916608元,应收保费583905元,承保的生猪累计死亡约1.9万头,死亡率7.6%,共支付赔款216万余元,头均赔付113.75,满期赔付率为183%,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7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互联网真实行为数据,包括各大论坛、贴吧、官方新闻的文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情绪倾向分析进行文本挖掘构造互联网情绪指标,建立多指标回归模型预测生猪价格.实证结果显示,互联网情绪指标、互联网价格指标与生猪价格指标密切相关,当网民整体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情绪时,会促进对猪肉的消费,生猪价格上升;反之,网民的消极情绪会导致猪肉消费需求的下降,这时政府可以加大鼓励政策,促进生猪价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调查显示:黑龙江省60%的商品猪及产品销往省外,特别是在国家需要大量生猪来平定市场价格和保证猪肉供给时,仅黑龙江省每天生猪外运量就达1万头以上,为平定猪肉价格、保障重点城市居民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分析(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H1N1甲型流感影响,市场生猪消费量下降。长期以来,国内生猪消费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不会大起大落,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H1N1甲型流感的影响,生猪消费需求及出口下降,这是导致生猪消费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财险业2009~2018年数据,用复杂网络理论模型构建了财险业承保业务网络,并模拟了承保风险传染过程,分析了承保风险对财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轨迹及程度.研究发现,我国财险业承保业务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承保风险的增加会引发传染风险,进而导致爆发系统性风险.但当前我国财险业整体稳定,只有发生1600亿元及以上...  相似文献   

15.
当前推出生猪期货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重要的是衡量其推出的时机及紧迫性;在当前甲型H1N1病毒肆虐的情况下,各国猪肉市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进而影响了其下一步的生猪生产。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疫情情况下,论述加快推出生猪期货对我生猪生产的必要性。指出生猪提货的推出有利于人们增强防病防疫意识;有助于提高猪肉品质,从而扩大出口,保证我国生猪养殖户不断增收;有助于在我国建立生猪定价中心,争夺国际定价权,提高生猪养殖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黄晓华 《财会学习》2018,(21):30-31
生猪养殖小区是生猪养殖企业较为常用的一种养殖模式,本文通过以GK公司生猪养殖小区模式的实践为例,分析养殖小区运营内容、财务核算和存在的风险,最后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各省份财险和寿险月度经营数据,使用TENET风险模型构建了省份间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网络,量化了各省份承保风险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回归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份承保风险空间关联性相对较低,省份间传染极低,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各省份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特征.样本期内,财险业承保风险的空间溢出总量基本稳定,寿险业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各省份风险状况及保险资金运用是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监管可据此施策.  相似文献   

18.
张宁 《保险研究》2015,(1):62-70
生猪价格风险的系统性和非完全随机性特点,使得生猪价格保险的实施遇到很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猪价格风险不可保,通过建立政府保费补贴和巨灾风险分散制度以及科学设计保险产品等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够使传统不可保的生猪价格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生猪价格保险相对于传统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很多优势,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方案设计的关键在于保险赔付指标、保障价格、保险期限、保险金额和赔付等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再保险信用证的特点 再保险,又称分保,是保险公司为了转嫁超过自己承保能力的业务风险或保障自己财务状况的稳定而将自己承保的保险业务通过分保协议的方式将其部分业务分给其他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安排。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猪价格保险可行性分析与方案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风险的系统性和非完全随机性特点,使得生猪价格保险的实施遇到很大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猪价格风险不可保,通过建立政府保费补贴和巨灾风险分散制度以及科学设计保险产品等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够使传统不可保的生猪价格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生猪价格保险相对于传统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很多优势,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方案设计的关键在于保险赔付指标、保障价格、保险期限、保险金额和赔付等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