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浅谈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一)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1.先进先出法的影响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就选择这一方法对企业利润和纳税的影响、对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为企业合理选择先进先出法计价存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  相似文献   

4.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这一角度,讨论如何确定存货计价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5.
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都是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计价方法。由于同一种存货可能是分批次购入,而每批次购入的单位成本又不同,在发出时又无法个别计价,于是便有了实物流转假设,并按不同的实务流转假设来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这些计价方法不仅在存货  相似文献   

6.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和生产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如材料、包装物、产成品等。存货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占的比重也比较大,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行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方法  现行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而产生的。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笔者根据国际会计惯例的一些作法,对这种方法的会计处理作些探索,供参考。一、什么是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所谓“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企业期末结存的存货按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的低者计价的一种计价方法。即存货的成本低于市价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存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市价计价。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计价和列示方法》中建议企业的存货应按历史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孰低来估价,计算期末存货价值。对于企业的外购存货,包括采…  相似文献   

8.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刘殿庆《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领用或者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就一个企业来说,如何选用存货发出的的计价方法呢?一、选...  相似文献   

9.
冯逢 《广西审计》2001,(1):45-46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利润和存货售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的,但除了历史成本以外,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本文拟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特点与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择出较为符合实际工作应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后进先出法的特点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  相似文献   

10.
存货具有在流动资产中金额比重大、计价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大、种类数量及计价方法多、对净收益影响较大等特点。由于材料存货类别品种繁多、数额较大,经常处于购入、储备和耗用过程,其流动性很强,若疏于管理极易发生丢失、侵吞等问题。此外,由于产成品存货可以做到立即变现,同样容易出现盗窃及核算失真等问题,因此加强存货控制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应用范围大,使用价值大,变现能力强,并处于不断周转和循环之中,因此,部分企业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本文对通过存货成本调节生产成本的几种舞弊手段作一分析,并提出审计对策。 1.通过变更原材料计价方法,达到调节生产成本的目的。 常见的舞弊手段有: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核算的企业,违反《企业财务准则》,在年度中间变更已经确定的材料计价方法。如:将加权平均法变为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等,同时并不将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 审…  相似文献   

12.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不但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而且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纳税筹划空间分析《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各项存货的使用或者销售,其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方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这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纳税筹划空间分析如下:(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前提,每次发出材料的实际单价,要按库存材料中最先购买的那批材料的实际单价计价。筹划思路:当物价下降时,可以降低企业  相似文献   

14.
葛曦 《重庆财会》2002,(5):34-34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结果,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基于纳税的目的而选择采取后进先出法,本文拟对后进先出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改进后进先出法的核算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后进先出法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商品流通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运转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而言,做好流通产品的存货计价工作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企业存货计价的方式较为灵活,不同的存货计价方式操作的方式和带来的结果都会有着差异。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当前企业中较为常见的存货计价方式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他们与企业损失核算工作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刘虹  杨群 《企业经济》2008,(3):177-179
新会计准则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存货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存货核算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多的变革。本文针对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借款费用对存货计价的影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取舍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辩证对比探析,以期使存货的处理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7.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号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18.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定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结果,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坐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基于纳税的目的而选择采取后进先出法,本对后进先出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发出存货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而目前,不少企业由于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意义不明确,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存货在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时,计算耗用或销售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每次收入存货后,以数量为权数计算库存存货的平均单价,在这批存货之后发出存货,按该单价计价。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同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相同,只是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每月末计算加权平均单价,从而计算本月耗用或销售存货成本,平时不能反映出耗用或销售存货成本及结存存货成本,不利于存货管理。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克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的缺陷,但计算工作量大。另外,用移动加权平均法,非销售和非耗用的存货付出不必查找期初单位成本,按当时移动加权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