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京郊区创意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意农业的起源与概念出发,分析和比较与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的异同,明确创意农业的内涵,总结北京郊区创意农业的主要类型,分析北京郊区创意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区建设》2012,(7):4-4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为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吸引力,中国农业部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今年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全面展示推介休闲农业的产品、包装、文化、园区、设计五大类创意成果,分享创意经验,搭建投资贸易对接平台,促进休闲农业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章继刚 《老区建设》2008,(19):11-14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充分应用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知识产权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  相似文献   

4.
福建休闲体验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休闲体验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游人体验农业及农村生活,达到休闲、观光、娱乐为目的的农业经营。由于城市环境污染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到乡村休闲,已成为一种需求和时尚,今后这种需求会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5.
宁波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门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初具规模,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厘清北京休闲农业发展态势,梳理出北京休闲农业高质量新业态,包括农业特色主题公园、农业文化品牌节庆、农业嘉年华、创意农业工艺品体验、森林公园综合体5种发展模式,提出聚焦数字赋能休闲农业新业态、培养素质较高的休闲农业旅游人才、打造文化IP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精品化、优化休闲农业营销宣传策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对休闲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表现为文化创意与休闲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低水平、无序的恶性竞争是制约蓟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应遵循资源依赖性、各方利益兼顾、活化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把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分别采取拓展型融合、复原型融合和重置型融合,塑造有历史、有渊源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创意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创意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融合农业、旅游业与创意文化产业的新型旅游模式,既满足了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又能提高创意农产品的附加值。雅安市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地级市,发展创意农业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也具有广阔的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现实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新型农业、农家乐、农业经营形态。由于理论上的误区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论探索和创新。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休闲农业是一种旅游产品,按旅游产品的要求来设计和开发休闲农业,将是休闲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陈宝兰 《乡镇经济》2006,(12):34-38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和谐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可持续农业。农业可持续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农业经济可持续和农业社会可持续。本文从农业生态可持续——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规模效益农业和农业社会可持续——人本农业角度将这三个子系统组合成一个系统整体——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从理论上构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实现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孕育着强大功能、丰富内涵及巨大财富效应,本文在对现代农业的涵义、特征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福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优劣势,提出以构建产业创新为核心的福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守祥 《理论观察》2005,(6):170-171
现代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模式,齐齐哈尔市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独特的优势,目前,齐市观光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尚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使齐齐哈尔市观光农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路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新 《乡镇经济》2008,24(6):80-82
我国农业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走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前台。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是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迎接国际挑战的必然反应,更是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需要。文章围绕分析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就如何构建完善的标准化体系的思路进行了解读与梳理。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南平机制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分别从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的角度解读南平机制,认为南平机制对解决我国目前农业推广,特别是基层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做法,也为我国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现代农业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依评估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其现代农业发展处于高级水平;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四个省份,其现代农业发展处于中级水平;山东、黑龙江、辽宁、福建、吉林、四川等省其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初级水平;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重庆、广西、陕西、山西、内蒙古、云南、海南、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现代农业发展处于起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研究符合自己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从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研究出发,探讨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及其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桃林沟村发展休闲农业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科技和产业》2009,9(6):38-41
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门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山西省阳泉市平坦镇桃林沟村的实际入手,阐述了其发展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分析了桃林沟村发展休闲农业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指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对相邻村落发展休闲农业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国平  梁宏 《科技和产业》2005,5(1):16-20,34
研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科技创新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今后发展的趋势来看,科技与产业相结合既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又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然途径,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一体化则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