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常毓文  彭云  赵喆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6-12,108
世界油气格局历经了美国中心、"一域两中心"和"两带三中心"的三次历史演变。技术进步和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迅速增长,以及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实施是形成当前"两带三中心"新格局的主要原因。新格局下呈现出资源接替启动和美国依靠美洲实现能源自给两大发展趋势,两大趋势将重构全球油气生产和出口格局,改变油气贸易流向,并对世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新格局下中国油气供应安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需要打造能源支点国家,优化布局,构建"以中东-中亚-俄罗斯带为中心,以非洲、美洲为侧翼"的油气供应格局。  相似文献   

2.
美国能源独立的构想与努力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凯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0):34-47
研究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能源政策演变的3个阶段。从美国能源独立政策的构想与能源独立的实际路径的分析和对比中评价美国的能源政策,揭示美国迈向能源独立的真正推动力。指出:1)美国能源独立构想的实质是通过节能和发展替代能源减少石油的对外依赖;2)美国的社会节能效果不理想,但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对节能的贡献较大;3)替代能源相关政策并不仅仅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而是着眼于美国的整体经济利益。美国减少石油对外依赖的突破口是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大发展。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既有政府在资金和技术研发上的支持,也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推动。中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可借鉴美国在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和宏观经济与产业体制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影响国际油价的最大因素已不是欧佩克和中东产油国,而是美国页岩油。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成为21世纪以来影响全球石油市场变化的最大因素。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令美国逐步实现能源独立,甚至打破了以往全球石油贸易的平衡,逐步形成了"供应多极化和需求中心化"的贸易新格局,由此也推动全球油气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加速转变。在推动全球石油贸易格局转变的同时,美国页岩油产出的大规模增长,同样重创了  相似文献   

4.
与重振化石能源的特朗普政府不同,美国拜登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优先事项之一。拜登政府油气政策走向包括:加大对油气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管制,不会出台明显抑制油气的政策,对石油公司加强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业绩监管,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重回"伊核协议"、美俄关系趋紧、加大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可能是拜登政府在能源地缘政策上的变化。短期内,拜登政府能源政策对油气行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将加速清洁能源对美国及全球化石能源的替代,其对能源地缘政策的调整不会影响全球原油市场格局。拜登油气政策和能源地缘政策对中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中国石油公司上游发展建议:预判拜登新政府油气政策走向,跟踪能源地缘政治变化及投资机会,降低油气生产和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注重并提升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业绩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在可再生能源成为主体能源之前,以油气为主的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据主要地位,天然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将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目前,全球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利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天然气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将日渐显著。多数研究机构认为,由于能源清洁化的推动,未来天然气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将快速上升,正在形成天然气、石油、煤炭、可再生能源四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美国能源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自给自足,增产虽然是一个总的趋势,但推动增产的因素还具有不确定性.提高能源自给率并不像于能源安全,自给率的提高和能源进口的减少,将影响美国的海外战略.“能源独立”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有限,但北美板块的崛起,从长期来看,将改变全球供求关系,最终带来石油价格的下降.美国“能源独立”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能源独立”推动的能源增产和自给率提高的趋势还会继续增长,而这种趋势对美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乃至能源安全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一旦“能源独立”趋势的作用和影响被夸大,可能推高美国的孤立主义.需要辩证地看待美国“能源独立”的两面性,以便更好地理解美国的能源政策和预测美国能源格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油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油气对外依存度一直居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受油气产量快速增长、需求平稳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开始下降。作为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美国油气供需结构的这一显著变化不仅仅影响自身的能源结构,也必然会产生全球层面的"溢出"效应,世界油气供需格局会因此受到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制定和调整能源战略规划的关键时刻,在一些重要指标设计论证时需注意美国油气产业变化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任务提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逐步替代煤电成为主体电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深刻改变现有电力系统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特征,也对电力市场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持续完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政策和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推动能源供给向清洁低碳转型,将有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构建长期、透明并具有确定性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碳减排,发掘我国巨大的碳市场潜力,拉动我国低碳经济已是当务之急。相对于欧美等国,我国仍处于高碳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时期(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能源结构不合理,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升碳经济有效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赵青 《中国石化》2012,(11):67-69
美国"能源独立"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页岩气开发方面令人瞩目。美国的"能源独立"并非遥不可及。BP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有望于2030年实现"能源独立"。美国"能源独立"路漫长美国消耗着世界20%的能源,却只有世界2%的原油储量。预计到2035年,美国原油产量可达每日1200万桶。这仅是美国目前原油消费的2/3。不过,石油仅仅是能源的一端。美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能源独立"的目标是在石油价格高涨、国际局势日益动荡的背景下确立的。近年影响国际  相似文献   

12.
以宏观能源形势和油气行业热点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油气行业标准建设的意义、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加快推动相关标准建设的主要思路。研究表明,加强"一带一路"油气行业标准建设对推动油气产能互补、提高油企国际竞争力、提升重点领域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要重点关注液化天然气(LNG)、碳排放、油田服务和非常规油气4个领域的相关标准建设,可以通过多方面分层次推动工作,聚焦企业、鼓励参与国际重大项目建设,联盟推广、建立油气行业专属朋友圈等方式,尽快提高我国油气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动力机制的角度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际上是在市场机制以及政府行为的共同作用下,各种资源要素禀赋的流动和整合的过程。因此,从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出发,考虑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特殊因素,可以从市场—政府这一格局分工的角度,对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和配套制度支撑条件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与重构。在我国国际节能减排的承诺和国内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市场两大力量的推动:政府主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增加公共政策供给来发挥主导力作用;市场通过"五动力"发挥内生力作用:关键动力—生产观念变革、直接动力—生产结构调整、核心动力—科技创新、加速动力—市场化改革、外部动力—国际国内能源发展形势,以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观点     
《中国石化》2013,(5):7
"美国仍会继续依赖不同来源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其中包括中东地区。我认为,有关终结依赖的言论太天真、太简单化。"——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表示,美国推动能源独立的努力实在"太天真",美国未来仍将需要中东的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15.
《化工管理》2012,(9):28-33
<正>一、前言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近几年,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产量快速增长,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主要资源国都加大了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和IHS公司在北京梦溪宾馆共同举办了"2015年国际油气发展研讨会"。本次会议以"变化中的全球油气"为主题,分"全球油气市场基本面分析"、"不断演变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改革深化的环境中制定公司战略"、"2015油气行业展望"四个专题展开,研判形势、探讨对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宝才致辞,IHS公司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以"全球能源新平衡点"为题作主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美国石油天然气以及整个能源行业最显著的3个特征表现在:美国于2014年和2011年重回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并稳定占据至今;一次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于2007年实现达峰;于2019年实现了能源独立,并成为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主要能源产品的净出口国。尽管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但不断高涨的能源价格尤其是不断创出纪录的美国汽油价格,使美国没有幸免2021年以来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在大规模出口能源产品的同时,大规模进口能源产品,美国能源市场与全球能源市场完全一体化。大进大出为美国打造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产业,并带来了能源的话语权及全球霸权。预计2050年前美国仍将保持能源独立的地位。美国一方面通过布局清洁能源正有计划地大力重塑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另一方面通过传统油气行业深度干预全球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8.
国家开发银行立足中国国情,将政府目标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道路.通过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型建设项目和各级政府的热点项目,为国家宏观调控、中西部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石油企业不断走出国门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努力把国内开发性金融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中,通过采取一系列信贷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获取长期稳定的油气资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构筑我国油气资源长期稳定的供应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能源革命将发生在2040年前后,届时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主导性能源,并在世界一次能源体系演替中扮演桥梁作用,最终可能在2090年前后进入无碳能源时代.油气作为世界主导性能源的战略地位还将持续80年以上;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还将分别持续100和200年以上.2014年开始的这轮油价暴跌可能是世界能源革命前主要大国和行业引领者开展新一轮全球战略布局、石油金融属性低位换轨的重要实现途径.美国引领天然气对石油的替代,推动油气化工产品市场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油气市场消费侧的主导力量.世界油气行业进入全产业链博弈时期,上游经营形势寒冬依旧,而科技竞争几近白热化,油气行业的利润中心沿产业链下移可能成为常态,缺乏结构优势和管理优势的石油企业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二元结构凸显,能源消费规模高居世界首位,2050年一次能源消费将达到42亿~46亿吨油当量,在未来沿低碳化方向快速多元化的调整中,“稳油兴气”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低碳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变革深刻影响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推动燃气行业向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多元化和生态链低碳化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向绿色转型给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给天然气行业带来供需失衡、现货价格走低和产业链震荡,使油气公司面临经营风险和转型压力;行业变革使得燃气行业面临存量市场总量缩减和上游主体进入下游市场争夺增量机会的双重压力,面临来自于一体化油气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立体竞争。燃气行业需要形成"资源池"和"渠道池"应对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燃气企业需要以技术创新寻找对冲绿色溢价的方法和路径;燃气行业要构建"低碳能源生态圈"。"十三五"时期中国燃气行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一体化和头部化等特征,燃气行业应以低碳发展和融合发展为抓手,通过在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等领域开展投资与合作,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