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物流服务柔性是物流需求客户选择第三方物流(TPL)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通常情况下物流需求客户对TPL物流服务柔性只能模糊感知而难以用精确数值衡量,引入云理论中的云重心评价法,通过自然语言表达的某个定性概念向具体数值表示的云模型转换,进而实现TPL物流服务柔性程度的精确度量,使动态需求下的客户评价更具解释意义。文章在阐述云理论与云重心评价法基础上,以江门TPL物流配送企业物流服务柔性评价为例,从配送柔性、订货柔性、仓储柔性三个维度构建了TPL物流柔性测度指标体系,提出了TPL物流柔性测度具体步骤,通过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各指标评语值的云模型转换、各测评指标的云模型表示以及加权偏离度的计算,实证分析了该方法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还就物流柔性测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宝森  袁伟杰 《物流技术》2012,(17):343-346
从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入手,设计并构建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模型,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方法,对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晶慧 《价值工程》2013,(19):33-34
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生态供应链的概念,并构建了其在环境绩效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基准分析思想、模糊评价法和德菲尔法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一个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各具体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德菲尔专家调查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隶属度由三角模糊函数和基准分析思想确定,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区域生态供应链的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4.
从供应链金融的各参与方人手,设计并构建出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模型,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方法,对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合理的供应链柔性水平,提高供应链绩效,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根据供需原理分析了供应链在其生命周期内柔性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以及供应链柔性的动态特性,根据供应链柔性的特点,选择可以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供应链柔性的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为供应链柔性的正确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供应链敏捷性、密切性、客户导向性、管理水平及核心企业竞争力五个维度,构建了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比较单条和多条供应链的竞争力状况,最后编写Matlab运算程序,对单条和多条供应链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风险评价是对所识别的风险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衡量潜在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文中从采购、库存、配送、销售和售后5个风险视角构建了零售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供应链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物流科技》2007,30(4):80-84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对于供应链运作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对供应链上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的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指标体系作用及设计原则,并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雪霏  刘凯  王德占 《物流技术》2007,26(8):164-167
根据供应链风险模糊性的特点,构建了供应链风险的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供应链各级风险和供应链整体风险进行综合评判。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验证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有效地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本河  贺巍巍  郑力 《物流技术》2012,(13):221-222,243
首先建立了一套生产型节点企业绿色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运用熵权值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三角模糊函数法形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绿色度的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权重的三角模糊函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完整的评价过程,最后以供应链上多家企业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模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自动化和信息交换,是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的两大要素。其中,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更是提高供应链中的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有效地对供应链信息化进行评价,提高供应链信息化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体现供应链信息化的水平,本文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且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使得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工作趋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汪方胜 《物流科技》2008,31(5):24-26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是实现供应链优化的基础。结合SCOR模型从供应链运营成本、响应能力、柔性、可靠性、企业的运营绩效五个方面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供应链绩效指标.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为实现供应链价值的增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龚哲君 《物流科技》2006,29(5):104-108
企业系统柔性是众多文献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然而系统地研究供应链系统的柔性,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现有为数不多的供应链系统柔性研究文献中,定性讨论较多,定量研究方法多为模拟、加权评价法等.完整而系统地采用数学模型对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柔性作出定量和说明,对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文利用产品组合柔性(Product mix flexibility)的概念,建立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柔性经济定量模型,该模型能够对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柔性作出定量化解释,从而帮助供应链系统作出柔性决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集属性重要性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渠道协调的重要方法,信息共享的程度评价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激励决策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文章提出了信息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指标属性的重要性作为权重值,解决了确定权重值的主观性问题。利用粗糙集理论结合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为节点企业的激励决策和合作伙伴关系的评价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刘雪梅 《物流技术》2008,27(4):156-158
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试图建立一个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模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用案例检验该模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系统识别和分类,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可控性和危害性。构建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集值统计加速迭代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专家风险概率区间估计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何海军 《物流科技》2006,29(3):100-102
供应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的行业与企业有着不同的要求。其评判标准并不统一。在研究了我国一些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文中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了供应商优劣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供应商优劣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群决策理论与三角模糊数应用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价问题中,从分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着手,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和群决策方法的商业银行度量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模糊群决策评价模型,并举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