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销货方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以后,如果在汇票到期以前需要资金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贴现是指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交给开户银行,银行受理后,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天的利息后的净额交汇票持有人。贴现的汇票到期时,贴现银行向承兑的购货企业或银行收取货款。如企业贴现的是商业承兑汇票,汇票到期付款单位帐户无款或不足支付票款,银行按规定将商业汇票退回贴现申请人,并从贴现申请人帐户扣取已贴现票款。如果企业贴现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承兑银行负有向收款人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应收票据指的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是否计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  相似文献   

3.
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由于银行票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现金流(贴现利率一般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同时又能为银行带来固定的利息收益和存款量(银行一般要求企业将贴现金额的10%~30%存入贴现银行作为保证金金额),近年来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伴随着该业务的发展,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相似文献   

5.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相似文献   

6.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相似文献   

7.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计算与分析(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理解为贴现利息,即企业按贴现日或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票面金额等计算的贴现利息,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必然要考虑变现成本。但是根据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不同,其实际资金成本有可能高于其贴现利息。企业得到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其一,销售货物取得;其二,银行融资取得。两种取得方式的资金成本计算过程有所区别:(1)销售货物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在介绍应收票据科目时说明如下: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  相似文献   

10.
薛文博 《财会通讯》2009,(6):116-117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计算与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理解为贴现利息,即企业按贴现日或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票面金额等计算的贴现利息,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必然要考虑变现成本。但是根据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不同,其实际资金成本有可能高于其贴现利息。企业得到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其一,销售货物取得;其二,银行融资取得。两种取得方式的资金成本计算过程有所区别:(1)销售货物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11.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持有者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付给现款,待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的业务。应收  相似文献   

12.
银行承兑汇票为商业汇票的一种,它是根据购销双方合法的商品交易,因承兑申请人的申请,由承兑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字盖章承兑,表示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债权凭证。银行承兑汇票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81年的上海,最初只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和贴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推广,现已发展成为包括承兑、贴现、再贴现、转贴现。质押、买卖等综合性的票据  相似文献   

13.
承兑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它依靠商业信用延期偿还债务,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承兑汇票由于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同时由于其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如贴现、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在介绍“应收票据”科目时说明如下: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笔者认为,贴现利息支出不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账务处理,认为应在银行承兑汇票下增加"财务费用"的二级科目和在商业承兑汇票下增加"短期借款"的二级科目,以明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翟志华 《财会通讯》2005,(10):57-57
2003年12月20日,某企业将一张票面金额200万元、利率2.16%的带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该票据出票日期为2003年10月21日,规定期限为90天,开户银行按2.475%贴现率贴现。企业账户显示实得贴现款1995852.72元。经审计在记账凭证附件中,无银行出具的有关原始凭证。企业2003年12月20日所作分录是:  相似文献   

17.
卢佳友 《广西会计》2003,(12):32-33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 ,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债务人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日无条件偿付一定金额的可流通票据。这种票据可以背书转让 (票面上载明“不准转让”除外 ) ,因而持票人可以随时用来购买物资或偿还债务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 ,还可以持未到期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无论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还是贴现 ,都属于用应收票据融资的行为。但在会计处理原则上 ,新制度对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不同。一、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比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以取得所需…  相似文献   

18.
肖太寿 《财会月刊》2012,(10):38-39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主要针对以下三种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销售方与采购方在销售合同中约定,采购方向销售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并承诺向销售方承担因销售方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所产生的票据贴现利息;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其他企业或社会中间机构进行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A公司于1999年3月31日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当日收到B公司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该票据的期限为6个月,票面年利率为6%。B公司于当日收到商品,验收入库,并将购入的商品作为原材料使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1999年5月31日,A公司因资金需要,持B公司签发的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9%,贴现收入存入银行。1999年9月30日,A公司已贴现的商业承…  相似文献   

20.
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会计核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实际使用中的信用度差别不大,应同等对待;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应收票据转让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转让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应该和金融资产转移的核算方法相同。本文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应收票据出让核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可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