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亭喜 《特区经济》2006,211(8):166-16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性税收制度有其存在的土壤吗?回答是肯定的,只是需要我们转变切入的角度,把税收对经济“完全避免扭曲”的最优理想中性转向对效率和市场机制“尽可能地减少扭曲”的次优中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税制建设中,处理好税收中性和税收调控的关系,突出税收中性的主体地位,辅之以“有限”且“有效”税收调控,逐步逼近理想的中性税制。  相似文献   

2.
所谓税收调控,就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运用税收手段,以法律形式,调节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控制其发展势态,引导其规范运营,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政府行为。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使近四年来的税收收入平均每年以千亿元左右的规模增长,而且也使税收的调控功能有了很大的增强。然而,深化税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系统工程,它与政府机构调整和职能转换、企业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和各方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税收作为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和调控、监督经济的重要手段,对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加强税收工作、推进依法治税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税务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税收竞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各国(地区)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等方式,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吸引国际流动资本,国际流动贸易等流动性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行为,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各国政府间以税收为载体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税制改革,是以“降低税率,扩大税基”为各国在税制改革中的共同特征;90年代中后期通过减税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供给一直是税收竞争的主旋律,减税的核心是思想或目的是通过减税扩大税基,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高速发展的生产力给减税创造了空间。奠定了扩大税基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中华 《辽宁经济》1999,(12):27-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和调节杠杆发挥着重要作用。税收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势必冲击着税收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税收调控政策到微观的办税方法,从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到税务人员的观念,从税收理论到实践。所以,知识经济、网络技术、买方市场、环境问题等,必然要求决策人员把握好税收的政策取向。一、税收应满足政府增强调控经济能力的需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政府调控经济能力要求也越高。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不外乎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我国银行存贷差额较大,陈欠回收困…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一种收入,它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式。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家财政收入已经从以企业上缴利润为主转变为以国家税收为主。税收在推进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先后进行的两步利改税、税利分流和1994年税制改革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管理学博士、本刊副主编、青岛市地方税局韩耀星的《中国税收与税制改革研究》税收理论专著,前不久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税收与经济发展及税制改革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尤其在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市场经济规律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税收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致力于税收理论、政策和制度研究,对中国税收与税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层次的思考。重点研究了经济如何决定税收,哪些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8.
1994年,我国实行了全面结构性的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辅之以其它税种的税收全系,使我国的税制结构更趋合理和完善,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新税制改革的成功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尽管当前还存在许多有待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客观地讲,利大于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税收制度的改革要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1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宏观调控对市场缺陷的弥补使用。一是在税制设计上,处理好税收中性和税收调控的关系。二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优先考虑效率的要求,税制结构适时从流转税为主体模式转向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模式。三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特别是要尽快统一以所有制性质划分的内外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把它合并为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并规范目前股份制企业所得税特别是股份上市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当前的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从我国发展和改革大局出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要科学认识、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更好地促进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江月 《改革与战略》2011,27(8):60-63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应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目标,遵循能力赋税与征收便利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向综合课税迈进,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设计统一多级超额累进税率,完善税前扣除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次分配环节中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不足等问题,与税权配置的不均衡不无关系。本文先从市场经济环境及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提出国民税权问题,再从效用论等角度探求国民税权配置的经济学标准,最后从国民整体税权和国民个体税权两方面探索完善我国国民税权配置的实现机制。财政是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税收制度是解决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财产关系的制度。明确国民税权,探讨税权在国民和政府两主体间的均衡配置,将有助于当前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张凤莲 《科技和产业》2007,7(6):87-90,F0004
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不足等问题,与税权配置的不均衡不无关系。本文先从市场经济环境及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提出国民税权问题,再从效用论等角度探求国民税权配置的经济学标准,最后,从国民整体税权和个体税权两方面探索完善我国国民税权的实现机制。财政是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税收制度首先是解决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财产关系的制度。明确国民税权,探讨税权在国民和政府两主体间的均衡配置,将有助于当前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地税部门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的实体机构。地税部门工作成绩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实现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本文从两个方面浅析了地税系统存在的理论依据,使税收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国际比较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约束特征更为突出,亟待进行改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整体配套改革: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推进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适当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改革资源税,实现对矿产资源绝对租金的有效调节;改革和扩展特别收益金;给予矿业企业特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矿业企业耗竭准备金制度;积极研讨环境修复基金和安全生产基金的制度设计问题;长期坚持动态优化改进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16.
赵武生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1):64-69,104
我国石油税制改革始终都是在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基础上展开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却造成了国家与石油企业、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产生既有石油税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石油企业总部经济的原因,还有国家始终掌控油品定价权方面的原因。文章旨在建立框架模型并通过实际事例和数据,解释石油企业、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之间的利益冲突,并说明我国现行石油税制以及石油公司税收筹划是如何对地方税收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税前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同样也优化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詹正华 《特区经济》2010,(11):16-17
宏观税负的高低,不仅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高低,也表明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功能的强弱。合理确定宏观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增强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家宏观税负水平应与其政府履行其职能对财力的客观需求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考量我国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时,必须考虑事实上存在的视同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分税制改革20周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石的决定性改革。本文在回顾分税制改革二十年历程的基础上,对现行分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分税制改革后所出现的“土地财政”现象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做出澄清,并指出我国分税制改革需着重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分税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改革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财政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建设、“营改增”与财政体制改革等关系。最后提出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两者边界;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事责;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构建地方税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建议,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张涛  何剑 《特区经济》2010,(4):126-12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仅凭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课征环境税来保护环境,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然后对国外环境税税制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介绍了我国环境相关税费制度的建设情况;最后,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现有税费制度提出了我国环境税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