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近期,一场由奥园在广州开发的第七大城市综合体巨作—一萝岗奥园广场特约举办的"2014新都会中心商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科学城翡翠皇冠假日酒店圆满落下帷幕。知名财经学者叶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全国资深房地产专家黎振伟、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联盟商家、天河及萝岗知名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萝岗商业发展前景,并首次站在新黄埔区的政策语境下,解读萝岗都会级商圈的规划,探索这一"新兴"区域的未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揭示凯恩斯、徐小明、金戈、老股民大张、一和家家、六月冬眠、叶檀、钟鲁川、孙征等知名财经博主不为人知的投资往事。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3月21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天津城建大学、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承办,《城市》《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国房地产》《中国城市报》杂志社协办的2014年度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年会暨"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家地方社会科学院等20余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介     
正《房地产的供求与保障》徐滇庆李昕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版定价:49 00元作者徐滇庆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顾问,著有《政府与经济发展》、《世界格局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等经济学著作。本书结合当下备受关注的国内房地产热点,系统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房价收入比和购房能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房价不涨租金涨、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性怎么样、真正有效的房价调控是什么样的等一系列读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资讯     
《房地产导刊》2012,(6):14-19
数字FIGURE广州房价9年上涨245%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全球房地产价格去年仅仅上涨0.5%,但是中国内地房地产价格5年涨幅达到110.9%,居全球首位;第二位的香港房价5年共涨93.7%;以色列5年房地产价格涨幅54.5%居第三位。陔报道评出的"十大最火房地产市场"以亚洲地区居多,其中中国内地房价涨幅居首,此外,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北等纷纷上榜。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在过去5年都猛增110%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1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刘晓云专访时称:宁可看到楼市下跌,也不愿意看到房价反弹。在宏观调控如火如荼、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重新调整战略规划的背景下,王石明确表示:整个万科的战略、做法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局部有一些调整。比如廉租屋、微利房这一块以前没有涉及,“5&#183;11”文件出台后,万科认为有必要介入这个市场,即使只有2%的利润,万科也要介入,把它当作是一种社会责任(详见《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6月20日头版报道《王石:我不愿看到房价反弹》)。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201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7月23日发布《中国住房发展(2012年中)报告》,文章认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处在调控和预测的调控目标的区间,但近期呈现回暖偏离“软着陆”目标的趋势。报告预警半年后房价存在报复性反弹风险,建议取消对首套房的贷款优惠利率。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本土作者的财经书都是文集,最著名的是郎咸平系列,它们都是郎咸平的演讲集、学生论文集。叶檀看不上郎咸平的书,曾讽刺说:他一年出5本,自己5年才出一本书。其实她的作品《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实质上也是文集,  相似文献   

9.
也许,中国房地产的处境从来没有像2010年这么困难过。2010年初,在《2009年中国十大热门话题》网上民意调查中,房价位列第一。2010年3月的全国政协、人大两会上,房价压迫再次成为《2010年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十大热门话题》之首。房价的压迫让中国人窒息,房价之痛让全中国喊痛。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12,(5):28-28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4月10目的“2012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报告会”上,存其题为“接近崩溃的实体经济”的报告中称,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存在多重矛盾,如物价实际上并未回落但资产价格普遍下跌。管理层着手政策的微调,实际上说明经济已出现较大的问题。当前几大传统行业如钢铁、机械重工、煤炭、制造业等皆处于困境,银行业也将因制造业的“奄奄一息”而作别高利润时代,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房地产市场走向究竟如何,存在不同观点,其中有一种声音值得关注:根据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楼市房价走势,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常态,预示着中国住房市场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时期。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住房需求仍然长期存在的背景下,住房市场需要调整,稳定住房消费,继续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一、我国房地产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在"全联房地产商会2014年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  相似文献   

12.
据200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碧桂园、万科、保利地产等10多家地产商被披囤地均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由此引发了一场房地产市场囤地风暴。房企大规模囤地直接造成了大量优质土地被闲置,商品房供应不足,而供需失衡最终使房价不断疯涨,破坏了楼市生态。同时,囤地积淀了巨额资金,其中大  相似文献   

13.
楼市短暂回暖的2010年3月,《我们房地产这些年》一书低调面市,旋即热卖,记者前往新华书店购买,竟被告知脱销。一本畅销书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作者。作者卜凡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财经作家,中国第一批资深房地产记者,先后任中国房地产报社海南、四川、广东、上海记者站站长,华南分社社长,总社策划部主任,现供职于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致力于房地产政策和企业发展研究,被聘为重庆大学房地产MBA客座教授;曾编著出版《中国物业管理经典:深圳模式》《中国房地产经营谋略》《国家康居工程实施指南》等书……深涉楼市,著作等身,对于中国房地产的十二年,卜凡中很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13,(1):121-121
2013年1月10日晚,“2012—2013中国(福州)房地产形势报告会暨福州好楼盘颁奖典礼”于西湖大酒店盛大举行。资深业内人士江映辉,福州市房地产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福晟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何建华,九歌万派地产机构董事长、著名房地产专家刘波,福建省住宅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东南置业》杂志社社长陈烙,资深业内人士刘福泉,以及搜房网新房集团福州公司副总经理吴凌洁女士等逾200名领导、开发商、媒体代表及各楼盘业主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福州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庆典及2012福州楼市多个重磅奖项的颁出。  相似文献   

15.
书香     
《房地产导刊》2012,(12):113
民国房地产战争本书简介:本书带领读者去趟民国,解密民国时代的房价和房租、按揭和房奴、开发商和炒房团、买房难和政府调控、低价征地和强制拆迁,剖析历次内战和抗日战争对中国楼市的深远影响,并生动描述了鲁迅、丁玲、冰心、巴金、郭沫若、梁实秋等著名作家解决住房问题的艰难历程。作者简介:李开周生于1980年,河南开封人,青年学者,专栏作家,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中国经营报》、《世界新闻报》、《羊城晚报》、《中国烹饪》等35家媒体开设专栏,著有《君子爱财:历史名人的经济生活》、《千年楼市》、《食在宋朝》、《祖宗的生活》等书。名人推荐:  相似文献   

16.
吴中焕 《企业导报》2012,(10):98-99
2003年以来,中国的房价飞涨,房地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德国房地产政策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近年来房地产政策的演变,针对当前我国的房价形势,从战略地位、市场体系、法律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与市场》2006,(5):63-63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认为,过高的房地产价格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制约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问题。报告认为,目前国内35个重点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健康。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问题包括:  相似文献   

18.
政策点评     
1"国十一条"再抑房价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推出11条措施,包括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房企须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国有大企业投资房地产将被规范;省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稳定负总责,国务院将督察等。民间俗称"国十一条"。  相似文献   

19.
《东南置业》2013,(9):94-94
11月7日,“叶檀论道福州闽商经济峰会”暨EFC东部金融中心产品推介会隆重举行。现场衣香鬓影、人潮涌动,来自福州各领域的知名企业高管、CEO、政商人士等500多位人士汇聚一堂,与央视特约评论专家叶檀共同把脉经济趋势,一起见证福州东部金融中心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房价过陕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1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月17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打击投资性购房,坚决遏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期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部等根据通知精神先后出台了多项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措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提高了购房贷款的门槛。县域房地产作为我省县域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对国家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应如何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