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汪青松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90-94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的战略性在于它是"三个面向"式企业管理观、"一主多元"式企业管理观和"市场经济"式企业管理观。邓小平市场型企业管理思想就是要打造"球队"式企业,建造"球场"式市场,塑造"裁判"式政府,实施"球赛"式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彭惜甦 《重庆与世界》2014,31(11):152-155
从维护烟草行业体制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微时代"背景下舆情危机和烟草行业舆情危机管理现状,并就如何建立行业舆情危机管理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08,(12):121-121
【管理】《洞察力》这是一本企业管理的书。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书。该书从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发展、协调、危机、创新、决策等角度来分析,发现一些存在的和可能出现问  相似文献   

4.
李斌 《新财经》2011,(2):34-40
两年多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百姓都心有余悸。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屹立百年的世界超级金融机构一个个轰然倒下,在乱世中上台的奥巴马,迅速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据统计,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金融机构的亏损和资产减值超过1.6万亿美元,全世界各国政府对金融业、保险业和汽车工业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救援。中国政府也在2009年推出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各地项目大干快上,银行信贷资金如洪水般涌向各地的大项目。在空前的"救市"计划实施后,中国经济终于保住了既定的增长目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经历了一年多全球金融危机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惠誉、标准普尔、穆迪同时下调了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机愈演愈烈。2010年1月,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包括比利时、西班牙都遭到了评级机构的警告。2010年2月,德国等欧元区龙头也开始感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汇率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跌,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来最严峻的考验。一年后,正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之时,2010年11月2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爱尔兰长期主权债务和短期债务评级下调,同时将爱尔兰短期和长期债信评级纳入观察名单。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于欧洲债务危机隐忧的再一次担心。时至2011年,经历了两年多的全球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如何演变?已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如何发展?我们请国内外专家一起讨论"危机之后如何再开局"。  相似文献   

5.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在许多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基层管理常"置身事外"而成为战略管理的盲点,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企业战略管理和基层管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基层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加强基层管理的应对之策和要点在哪里?当然,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具备的内部条件各不相同,问题的答案自然有所差异,但其中必然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现代成本管理"对内深化"与"对外扩展"的需求出发,引入作业基础成本法的思想分配间接费用,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法成本控制模型进行预测,从而实施全过程目标成本管理。这是实施动态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企业以其自身优势在促进市场繁荣、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小型生产企业规模小、工艺简单等因素制约了其自身发展,如何使中小企业站稳市场、度过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寻求新的契机发展壮大?这是任何中小型企业都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采购管理中引入实施联合采购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佩佩 《中国经贸》2013,(24):155-156
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前提与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内部控制与企业危机管理两者间的关系,并阐明了内部控制如何参与企业的危机管理及在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极大的危害 ,已引起国外许多企业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 ,企业面临的危机愈来愈多 ,因此 ,实行危机管理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叙述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后对如何预防危机、化解危机、和重塑企业形象进行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曾智洪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118-120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从创立、成长、成熟到衰退,经历着快速发展变化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无时无处不存在危机。研究通过企业危机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和企业危机管理模型的介绍,分析管理熵与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和企业危机管理的关系。综合运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探析企业危机与管理效率的实质,建立企业危机管理系统,使企业得以生存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评述与扩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五个方面回顾了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尝试性地扩展了该理论的研究思路。文章分别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提高等角度探析了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指出企业核心管理层警戒意识的提高与企业知识资本的加强与全面创新,对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  相似文献   

12.
韩春玲 《中国经贸》2011,(22):65-66
目前企业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发生危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危机公关意识不强和危机公关措施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拟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说明企业应建立的危机意识、如何建立企业危机公关反应机制和在企业发生危机时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全国乳制品行业陷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摆在每个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领导者面前一道急需化解的难题.通过各种危机公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合理的保障,各乳制品企业是否走出危机的阴影,透过这些再来看看我国危机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杜岩  于仁竹 《山东经济》2007,23(5):34-3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进入高度公关危险期,企业如何进行有效公关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模型进行创新研究,提出从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公关危机管理的公关危机管理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杜岩  谭春华 《山东经济》2006,22(2):57-6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进入高度公关危险期。企业如何认清公关危机的本质,并采取有效的公关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和论述公关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当前企业开展公关危机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迎接成本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处经济危机中的企业,仿佛置身于一场耐力比赛,谁能在寒冬中撑到春暧花开的那天,谁就能享受阳光明媚。调整成本、保存实力是企业应对危机之道。 本期德勤视点的主题为成本管理,德勤专家对中国企业在危机时期如何加强成本管理的方法、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芷庭 《特区经济》2011,(1):283-285
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此时的中国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特征:炫耀性消费,盲目追随性消费和冲动性消费,并且这些消费特征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面对这一现象,服装企业该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如何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眼下消费者的需求?本文认为:增强品牌意识,改变经营思路,拓宽营销渠道是转机的基础。我们说有"危"才有"机",中国的服装产业应在消费市场变化的当下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和危机。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化解危机,事关企业的存亡,危机沟通是企业成功管理危机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危机发生前后的沟通障碍,提出了危机前后的沟通策略,与各位同仁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19.
冯锋  薛琴 《科技和产业》2010,10(2):74-77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复杂多变,企业危机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危机以及企业危机进行了研究,使危机管理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结合不同的理论方法从多个方面对影响企业危机管理的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危机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找出了影响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建议,为企业危机管理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从而提高企业危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危机管理     
晓扬 《浙江经济》2009,(2):47-47
在金融危机还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当下,在和众多企业接触过程中,深切地感到,2009年是企业运行充满着高度风险之年,而如何掌控风险、强化危机管理无疑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胆识。那么,什么是“危机管理”呢?如何理解危机管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