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CHFS2019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异质性,最后通过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有互联网金融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消费结构相对更倾向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互联网金融对家庭消费结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高金融素养家庭、有信贷需求家庭、无金融理财产品持有家庭中更为显著;家庭风险态度在互联网金融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若是在几年前,10万元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10万元,甚至超过10万元的储蓄。对于不同的家庭来说,这10万元的去向截然不同,有的变成了一辆汽车;有的家庭被住房按揭弄得食宿不安,干脆提前还贷;还有的家庭把10万元进行再投资。当然这些做法是众多家庭的普遍选择。对于很多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规模急剧扩大,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高负债族”。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即家庭债务与家庭收入之比)高达122%,已经超过了2003年美国的家庭债务比例115%;上海家庭债务比例高达155%;青岛、杭州、深圳、宁波等城市家庭债务比例也分别达到95%、91%、85%、79%。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事故经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经历会使家庭消费不降反升,“及时行乐”效应为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事故经历对家庭享受和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但对生存型消费的影响则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事故经历提升了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了来自亲友的转移性收入,最终实现消费增加;但结果并未印证预防性储蓄理论的猜想。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事故经历对消费的促进效应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且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不同类型的事故经历对消费也具有差异化影响;对于数字化水平较高、户主较年轻的家庭而言,事故经历的“及时行乐”效应更强。研究为解释家庭消费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维护家庭经济福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家庭的功能、作用在转变,未来可持续的学习模式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即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学习集体,父母带头学,带动子女共同学;学导式未来可持续学习家庭的基本特点:家庭中人员自学为主、学中求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自我超越、终身学习;进而形成未来世纪中国式的新型家庭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6.
白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我局主动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对接,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家庭农场的登记办法。我局提出的“畅通登记,为家庭农场开路;规范指导,为家庭农场引路”的工作理念,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7.
工作家庭匹配领域的研究是在工作家庭冲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根据已有工作家庭匹配相关研究文献,提出了研究的三个假设,探讨了工作家庭匹配水平的性别差异,并分男性和女性两类共260个样本,考察了未满足的工作灵活性期望、社会支持和工作家庭的溢出交叉影响对工作家庭匹配的影响。未满足的工作灵活性期望和上司支持对男性和女性的工作家庭匹配均有显著的影响;配偶支持对男性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对女性没有发现类似的影响;工作向家庭的溢出对女性的工作家庭匹配有显著的负影响,但对男性没有发现类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育儿成本是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衡量我国家庭的育儿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文章采用边际成本法,利用多源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我国家庭在不同时期育儿的货币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面临的经济负担也会越大。从全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消费总支出存在规模经济;而在具体的消费项目上既存在规模经济,也存在规模不经济。就家庭在具体消费项目上的育儿成本而言,与无子女家庭相比,食品、居住和教育是有子女家庭在养育子女时额外支出额度位列前三位的消费项目。从1988—2018年分年度的估计结果来看,家庭养育第一个子女的边际成本在波动中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且食品、教育和居住始终是家庭在养育子女时支出额度位列前三位的消费项目,家庭养育子女的边际成本结构在较长的时间段内未出现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家庭的概念 对于家庭农场中“家庭”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狭义上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笔者认为,在家庭农场的登记中,应当适用广义的家庭概念。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性别比逐渐失衡、房价不断高涨,久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家庭父母不得不通过压缩家庭消费来为子女未来婚嫁做准备。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独生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家庭的消费支出显著少于独生女家庭,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分位数回归法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基准回归结论依旧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独生子家庭迫于更大的婚姻市场压力会比农村独生子家庭更多地压缩家庭消费;三线城市独生子家庭出于对子女未来发展的考虑以及受高房价、低生活成本的影响会比一二线城市家庭更多地挤出消费支出;性别比失衡越严重、婚姻市场竞争越激烈的地区,独生子家庭挤出的消费越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子女性别会对家庭住房购置的数量产生影响,随着地区婚姻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家庭相较于独生女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住房;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住房数量是子女性别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机制,独生子家庭会随着住房数量的增加挤出家庭消费支出。对此,文章建议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坚持“房住不炒”政策、通过影视文娱等媒介输出正确婚嫁观,为缓解我国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1.
杨浩  支婷婷 《中国物价》2014,(4):85-87,91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视角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的贫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收入组之间,最贫困家庭和最富裕家庭的稳定性更强;贫困农户的流动性则较低,前两个等级的贫困农户均有约一半保持了贫困状态;在流动的质量方面,较贫困家庭更多地向上流动,而边缘家庭和准富裕家庭更多地向下流动,农户整体向下流动的比率高于向上流动的比率。  相似文献   

12.
滕柯 《江苏商论》2023,(1):56-61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两部模型,研究了人口负担对中国家庭旅游决策及支出水平的影响。发现:1)人口负担对家庭旅游决策和支出水平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决策阶段更易受到人口负担的影响;2)人口负担对旅游参与决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少儿负担比的正效应和老年负担比的负效应,旅游支出影响方面则表现为少儿负担比显著的正向影响;3)乡村家庭旅游支出水平低于城镇,其中高少儿负担比的乡村家庭参与旅游的概率更低,但选择出游的乡村家庭中,少儿负担明显拉动了旅游支出水平;4)家庭旅游支出水平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中西部家庭旅游消费水平显著低于东部,但人口负担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却不存在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销售与管理》2005,(4):26-26
家庭档案:胡博,男,29岁;莉莉,女,27岁;婚龄:2年;开了一家夫妻公司。  相似文献   

14.
依据认知失调理论和角色理论,基于320名企业员工两个时点的纵向调研数据,探究了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通过工作—家庭内疚感诱发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机制,厘清了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员工角色道德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工作时间通信技术过载通过工作—家庭内疚感对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员工角色道德均在工作—家庭内疚感与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关系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通过员工角色道德的中介作用间接负向调节工作—家庭内疚感对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既是对不道德亲家庭行为研究领域的拓展,同时也为组织抑制员工不道德亲家庭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有效路径,对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可为长效脱贫注入强大动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测度省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缓解家庭相对贫困,降低家庭因遭受相对剥夺而陷入贫困状态的可能性,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滞后变量法缓解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在农村家庭、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未超过60岁和受教育年限较长家庭中对相对贫困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就业创造效应、金融赋能效应、人力资本赋能效应缓解家庭相对贫困。为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的减贫效应,未来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化数字经济在促进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灵活运用数字经济就业创造机制,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因势利导做好稳就业工作;注重提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公平享有数字红利;提高数字技术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渗透的广...  相似文献   

17.
朱宇峰 《致富时代》2011,(10):48-49
中国经济二十多年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归功于本质上作为生产关系的农地制度深刻地变迁:从土地的集体经营逐步过渡到家庭承包经营,从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本制度确立,到在家庭承包制基本制度框架下,土地不同的经营使用形态的创新,中国的农地制度一直在探索着效率更高的制度变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农地制度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地问题:有限的耕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是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过多的农业人口以及衣地的过度分散经营,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力的不合理开采利用与自然力的极大破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得耕地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家庭承包制固有的制度缺陷也逐步凸现,导致土地产出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的停滞,因此,在保持家庭承包制合理内核的基本前提下,现行的农地制度有待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8.
《欢乐家庭》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倾力推出的一档午间家庭轻喜剧栏目,是中央2套10大优秀收视栏目之一;它把经济热点、社会关注点、国家政策融入到节目主题当中,以诙谐幽默的调侃方式与广大观众进行深度沟通;在播出十多年时间里,节目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倪震 《市场研究》2006,(9):12-13
随着教育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主动的关注和投入就越来越多。零点调查&指标数据一项关于城乡居民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接近于家庭总收入的1/3;相比于城市和小城镇,农村家庭教育负担越来越重;在城镇和农村地区,高收入家庭较倾向选择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在验证农户贫困脆弱性、消费升级、收入水平对家庭碳排放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显示贫困脆弱性、消费升级能够减少农户家庭碳排放,收入水平提高显著促进家庭碳排放。进一步探究发现贫困脆弱性可通过消费升级对家庭碳排放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家庭规模不仅强化了贫困脆弱性对家庭碳排放的直接效应,也在中介效应的前、后半段路径起到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减贫和低碳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