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和开展绩效评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和开展绩效评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地公开和透明,而且更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去处理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事务。在加入WTO后,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行政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从而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向扁平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建设开放透明的政府,并有效增强电子政务对克服官僚主义的影响,以及人们理念的创新和知识型政府的创建。因此,实施电子政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行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支持,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催生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实效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政府管理观念的更新,优化政府权力运行模式.促进政府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徐少华 《南方经济》2014,(10):114-1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近年来,广东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以网上办事大厅为重要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变革,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内容与模式创新,有效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朱小丹省长最近对进一步推动建设电子政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务公开、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支撑,望在现有基础深入推进,力求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论推进电子政务与提高政府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电子政务加速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强行政透明度,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为提高政府效能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不仅是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程奎文 《发展》2007,(2):77-7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行电子政务,不仅具有政务流程操作层面的意义,而且还必然触及制度和体制层面的要素,具有刺激制度和体制变革的意义,能够促进政府创新.它推动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优化和创新政府业务流程,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政府综合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对加快推进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5,(3):18-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加入WTO,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当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工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的首次会议上指出:“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政府机构改革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祝良 《魅力中国》2011,(11):55-5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政府改革的总目标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企业党政效能正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集团公司在企业管理上,提出了企业管理全面实行标准化,借鉴ISO9000标准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推行党政工作质量标准,对于推进企业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是在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信息资源调整的相应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政务目前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美国是公认的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因此,分析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的中美电子政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考察,收集统计了两国各自的电子政务文化和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创新“服务型政府”一词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份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并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概括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简政放权,才能促进政府行政效能提升。创新管理方式,加大放权力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审批工作效能;建立服务型窗口,改善服务环境,完善服务网络,构建电子政务技术平台;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问题,提升科学调控水平。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系列做法收效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政府网站是国家电子政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政府网站绩效、交流政府网站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具有积极意义。自2001年开始,国务院信息办通过委托社会第三方的方式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6年来,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促进政府网站建设,以评促进,收效显著。各部委、各级政府的政府网站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18.
赵颖萍 《辽宁经济》2003,(10):61-61
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括地说,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带来以下五方面的好处: 一是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依靠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一个精简的政府可以办更多的公务,行政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可以取代很多过去由人工处理的烦琐劳动。  相似文献   

19.
创建服务型政府要实现六个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尚云 《发展》2003,(6):26-2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并且把创新提到治党治国之道的高度:“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积极探索行政管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基于传统的行政官僚思想的政府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中越加显现出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这使得政府创新成为了世界各国在应对时代挑战时的唯一出路。电子政务的建设,信息行政的实施,弥补了传统政务的缺陷,为政府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契机。电子政务下的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电子政务和政府创新在相互支撑中共同发展,加快了政府创新。电子政务的成功实施和政府创新的推进,作为行政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将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