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殿生 《经济月刊》2010,(11):112-112
近年来,承德县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累计造林面积已达68.3万亩,其中配套荒山造林38万亩。以退耕还林为依托,先后营造以刺槐、油松、杨树、落叶松等树种为主的生态林26.1万亩,带动发展以核桃、苹果、山杏、大枣、板栗、梨等为主的经济林42万亩,县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草覆盖率已经达到60.9%.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如何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走L富县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实践表明,发展龙头工程,培植支柱产业,是县域经济实现城乡通开、工农一体、城乡联动、增强实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谷城县面向市场,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支撑,提出了发展“三大龙头工程”培植“五大支柱产业”的构想。所谓三大龙头工程,一是“1535”工程,计划中到1995年,全县形成一批产值过1亿元、5000万元、3000万元和出口值过5O0万元的骨干企业,二是“1266”工程,到1995年,在全县形成120万亩速生丰产用村林、60万亩高效经济林、60万亩食用菌炭薪林的绿色企…  相似文献   

3.
一 万荣县位于晋南峨嵋台地,土厚水深,十年九旱,是典型的旱垣丘陵地带。去年以来,我们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基本绿化达标任务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把发展林业生产同商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调整思路,优化结构,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管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冬今春,全县累计植树970多万株,三荒造林7.5万亩,占宜林面积8.2万亩的91.5%,已实现林网面积56万亩,占宜林网面积的95.8%。林业年总收入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陕西省华阴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绿色华阴”的奋斗目标,以城镇、华山景区绿化、渭河近堤绿化、林业工程建设、乡镇村组绿化和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全市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共计完成造林绿化6.47万亩,重点工程补栽补植2万亩,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09,(10):71-71
我国退耕还林十年超四亿亩1.24亿农民从中受益 我国退耕还林实施10年来,累计实施面积达4.03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从中受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介绍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突出体现在“四个增加、四个减少”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长期以来从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然而,中国的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沙漠化进一步恶化。该研究目的旨在从林农户视角调查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基于对171林农户的调研,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其愿意接受补贴,从事生态环境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4%的林农户愿意接受补贴,从事生态环境生产。但是,补贴高达每年每公顷6033元。计量结果进一步揭示,受教育程度越高、距离城市越远、农业收入较高,其索要的生态补贴就越高。与此相反,部分在自己地上劳作的农户和农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其索要的生态补贴就较低。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技耕海牧渔再造水上新唐海□艾文礼唐海县地处渤海沿岸,海水资源得天独厚,区域经济特色鲜明。全县拥有海岸线9.1公里,滩涂面积8.7万亩,浅海面积14万亩,潮上带与潮间带总面积32万亩,适宜发展海水养殖面积12.5万亩。全县海水养殖面积6.2万亩,...  相似文献   

8.
正定县以建设“绿色正定”铸造林木产业为目标,抓住机遇,发展生态经济,大兴植树造林,把林木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县委、县政府计划实施“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环城环村绿化、农田林网、退耕还林五大工程,到2005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1.3%。为推进目标实现,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建设指挥部,实行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9.
“低碳”视角下的林业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沛  张弘 《经济论坛》2011,(1):165-168
“低碳经济”时代发展林业有着工业所没有的优势。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等直接效益进行计量,并以退耕还林大省——陕西省为实证研究对象,证明实施林业工程是可行且有效率的,发展林业符合低碳时代发展要求,可为评估森林价值提供较为合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志彪 《城市建设》2011,(1):295-295
一、基本现状: 靖边县现有拟退耕还林总面积128万多亩,其中退耕造林32.03万亩,山杏面积达26.86万亩,占退耕地面积的84.3%,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沟壑区,涉及22个乡镇,山杏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最大的缺点是皮薄、仁小、经济效益不高,其次是花期较早,  相似文献   

11.
《经济改革》2009,(12):63-63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部,地处汉江上游盆地,全县辖12乡18镇。区域内国土总面积42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18%。其地貌特点是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境内横亘东南的米仓山构成地貌骨架,汉江环绕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以粮代赈、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西部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英明之举,深受广大干群拥护。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进一步搞好我省的退耕还林工作,我们编制了《湖南省2001年-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规划退耕还林14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00万亩,范围涉及全省122个县(市、区)。第一阶段2001-2005年,计划退耕还林85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00万亩;第二阶段2006-2010年,计划退耕还林54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00万亩。按此规划,国家累计投资将达270亿元。规划实现后,我省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根本性的治理,生态环境也将会有根本性的改观。为使这一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生态工程真正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从而实现国家满意、地方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曹振声 《经济问题》2003,(1):63-64,F003
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和长江等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此为载体实现五大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是五大转变的核心;由以采伐天然林业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相似文献   

14.
吴颖 《时代经贸》2007,(1Z):71-72
案例:为了落实西部开发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1999年10月起,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该工程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用10年时间退耕还林还草80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1.2亿亩。  相似文献   

15.
赵凯  王革委 《经济改革》2013,(9):125-125
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人口50万,辖12镇3个社区317个行政村,全县林地面积46.4万亩,地形分为北部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黄土台塬区,山塬各半。近年来,礼泉县林业局坚持围绕“营造”和“管护”两大主题,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使全县的林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国土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现在与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为加快林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易县地处河北省中部,境内山场面积广阔,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县的山场资源中,除 140万亩有林面积外,尚有 120万亩荒山可开发利用。 199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开发荒山资源作为调整农业到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下大力推进荒山的拍卖、承包及综合治理工作。 1999年底,全县已拍卖、承包荒山面积 70余万亩,开发治理 43万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靠山治山、靠山养山、靠山吃山的路子。   易县在开发治理荒山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点:   一、政策扶持。一是完善了政策体系。重…  相似文献   

18.
顺昌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全县土地总面积30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3万亩,有林地241万亩,Ⅰ、Ⅱ类地占72%,是中国杉木中心产区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滨湖区地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农林资源丰富。全区山地总面积10.4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9万亩,经济林面积3.6万亩。多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总结富山富民工程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和指导全区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综合开发,区域特色更趋明显,名品精品规模扩大,果农协会作用突出,生态园区  相似文献   

20.
盐津县牛寨乡是一个地多田少林地面积大的山区乡。全乡23万亩国土中有耕地近4万亩,其中水田6700亩,林地及荒山18万亩,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对全面发展农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过去受“只怕丢了纲,不怕林垦光”的思想影响,采取急功近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进行坡地开荒,植被减少,耕地扩大,不能很好地发挥山区自然优势,1980年后,经过农村改革,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林促农,发展了山区经济。1 按照三条原则适度退耕还林。山区稳定发展农业需要固定耕地,而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