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溉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灌溉效益是通过被灌溉的作物产量表现出来。但作物产量是水、肥、种子、耕作、裁培、植保、管理等技术措施的综合反应的结果。为了求得由于灌溉而产生的效益,必须求出灌溉与其他措施在增产、增益中的分摊比例。冀东滨海平原地区水稻面积占全省稻田面积的70%左右,目前还有发展趋势。求出水稻的灌溉分摊系数对估价发展水稻的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稻作灌溉技术及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产量不断提高,其增产效益是灌溉和农业措施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进行水利工程经济分析及制定水费标准,需要合理分摊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灌溉效益计算,是一个还处在探索中的课题,我们在进行建国四十年灌溉效益计算中,结合吉林省具体情况,经研究采用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 (一)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确定 1.水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吉林省建国以来已开发的水田灌溉面积,多数为旱田改水田,因此,对于吉林省水稻来说不是求水稻本身灌与不灌对比的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而是求灌区开发前的旱田作物改种水稻增产后的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4.
引言如何对农业增产的总效益进行合理的分摊,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计算方法较多,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其计算效果也不一样。水利经济计算规范中提出我国东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中等水平地区)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为0.2~0.6,但究竟取多少,其  相似文献   

5.
1 多功能泵站工程各单项功能效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1 .1 灌溉效益1 .1 .1 灌溉效益计算拟采用的方法泵站工程运行的最初几年 ,灌区由于自然条件、土壤、农业技术措施 ,河渠情况等基本相同 ,计算所得的农业增产效益应全部是水利灌溉的作用 ,即泵站工程的灌溉效益。这时期采用产量对比法较为适宜。泵站工程运行若干年以后 ,土壤条件、农业技术措施、河渠情况等都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灌区农作物产量会有明显的增长 ,显然是泵站工程灌溉与农业技术措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 ,这一时期的农作物增产效益必须在泵站灌溉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草地超载、退化日益严重,各地为维持草地生态平衡,积极开展草地改良工作。研究不同技术措施组合下的草地改良效益分摊系数,可为各种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提供依据。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几种草地改良效益分摊计算方法,在对不同类型草地的灌溉和其它技术措施的分摊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草地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建议值,可供各地区草地灌溉效益分析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登瀛  胡石华 《水利经济》1991,(2):42-44,47
农业灌溉效益是指在有灌条件下较无灌条件下农作物的增产值。关于农业灌溉效益的计算,通常是求出作物的灌溉增产量进而求出增产值,再乘以灌溉效益分摊系数,便得灌溉效益。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实际效益,本文提出了农业灌溉效益计算的一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绍军  罗尖 《水利经济》2001,19(4):46-49,54
探讨了在运用分摊系数法计算不同水文年型的灌溉效益的基础上,用频率法来计算多年平均农业灌溉经济效益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给出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石河子节水灌溉发展状况,提出应注重科学管理,将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真正发挥高科技含量的滴灌工程的节水增产效益,为师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灌溉工程效益时,要合理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本文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将作物增加产量与提高效益两个目标综合为一个总目标,来分析影响的各个因子在总目标中的优先排序,从而确定各因子对总目标的贡献。经过归一化处理,求得各因子的分摊系数。这种方法比单纯用增加产量来分摊更为全面,也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草场改良中各项生产措施实施情况,介绍了建立草业生产效益层次分析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在分析了诸项措施的3项评价准则及建立8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草业生产实例资料通过意见征询,解得多例生产措施的综合评价权值。提出的牧草灌溉、松土补播、施肥、管理、自然生产力等措施因素的效益分摊系数,可供草业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效益定量化计算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治良 《水利经济》2006,24(2):71-72
阐述甘肃省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甘肃省的自然、土壤等情况,分析了不同地区应采取的节水灌溉模式,对比了节水增产效益,提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改进田间灌水技术、推广田间保墒技术等加快节水灌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及当地的供水条件,为获得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多种措施总称。因而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由节水工程措施、田间节水措施、节水农艺措施、节水管理措施等有机结合而成,能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工程措施是指为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在输送  相似文献   

14.
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而相对忽视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因为灌溉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现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旱地增产技术的改进。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有巨大增产潜力,其改进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九种土地规划、径流农业(或集水区系统)、选择布局、水土保持、间混套种、调节播期、覆盖农作、旱地施肥、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是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分析山西省农业灌溉的现状及研究典型县市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提出山西省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产出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尼尔基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所掌握资料及工程特点,对防洪、灌溉、城镇供水、发电等9个不同受益部门进行投资分摊、效益计算以及枢纽工程整体经济评价,得出了尼尔基水利枢纽效益显著的结论,获得了较可信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在发展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措施的同时,正在推广一种农田节水新方法——波涌灌。这种节水灌溉新技术成本低、效益好,且方便实用,为新疆节水农业注入生机。波涌灌溉是农业部9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地面灌水技术。去年新疆在库尔勒、玛纳斯、昌吉、奇台建立了4个波涌灌溉示范区,试验证明该方法节水效果显著。去年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广良种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肖卓清一、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重要增产措施,是科学种田的中心环节。"一粒种子改造世界"。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国家都把种子作为战略措施来抓,谁掌握了...  相似文献   

19.
(一) 引言关于城镇供水效益的计算,近年来我国水利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原水电部颁布的《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J139-85)》推荐了五种计算供水效益的实用方法,即最优等效替代措施法、工业损失法、农业损失法、分摊系数法和相同投资效益率法。实际工作中以“分摊系数法”应用得最为普遍,因为它体现了易被人们接受的“股份分红”原则,计算所需要的各类资料也较易收集。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分摊系数法还是遇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人们对它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银北灌区位于宁夏河套平原北部,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宁夏发展引黄灌溉效益及潜力最大的灌区之一。为加强灌溉农业,自治区政府计划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银北灌区分期进行水利、农业综合治理,且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以增产粮、糖、油为目的。第一期工程涉及永宁、银川郊区、贺兰、平罗、惠农、陶乐六个县(区)以及四个国营农场,总面积为415万亩。工程分水利、农业、供电、环保及移民安置五部分,总投资为77012.1万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4255万元(合6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