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判断,以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的科学理论指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充分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实际,因此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新时代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特点,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得出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2017年7月2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注重全面认识当前我国国情的同时,尤其需要从世界格局及其新变化的维度出发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问题,客观上要求不断创新完善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应坚持以实践为本、人民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发展理念,其发展方向应着力从研究基点、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从根本上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大学科的基础理论,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在集中凝练、统一认识、科学宣传等方面还需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又有了新的阐释发展。因此,在对其继续深化认识研究的过程中,亟待从学科地位、科学凝练本质内涵、构建学科体系三个方面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适应新时代形势下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在实质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坐标。坐标可分为三个理论体系: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观体系,包括共产党的领导和自我革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拓展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方式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以扩展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的全面提升四种方式的质量;三是倡导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方法,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新格局的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观点、坚持系统思维等。文章围绕新坐标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同时对上海社会科学院李正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的相关优秀成果作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为《概论》课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可以从实践思维、理论思维、历史思维和整体思维等四个维度科学地讲清楚其价值,以求能帮助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等方面理解理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源流、内容及其理论贡献,并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致性、整体性与创新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继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提炼与升华,是对传统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二元思维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党全社会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表现,更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辅导员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2018年6月3日,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高端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围绕《资本论》的正确解读与理论蕴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总结与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胡锦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是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及其价值向度的判定,应以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为基础;应以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乃至全球化趋势下的发展与挑战为基础。这一体系的新思想、新观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视野、新境界,在时间、领域和发展三维价值向度上体现了其理论体系的历史传承、作用范围和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人学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探索不断中国化,并形成了其理论化的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学思想,其进程分为初步形成、不断发展以及逐步深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基础上 ,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 ,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拓展与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凝练出“六个必须坚持”的哲学意蕴。其中,“人民至上”“胸怀天下”体现的是价值向度、“自信自立”体现的是精神向度、“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体现的是实践向度。将“六个必须坚持”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重向度”中去考量,方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完美状态的追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文化背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新要求,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锚定了方向。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遵循,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以增强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性为目标、在包容中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采取以爱国主义教育促进身份的认同、与国家新时代文化同向融合、发挥文化纽带作用促进港澳台融合发展等措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向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其根本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