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在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以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起来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1995年6月全国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江苏省海门市诞生以来,历经10年的摸索、起步、发展,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发展到全国22个省市109家,专业涉及电子信息材料及器件、光通讯、传感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汽车零部件、机电及新能源设备等。根据对基地内12050家企业的统计,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在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和技术优势,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迅速成长。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已认定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09家。实践表明,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发展地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助推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在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和技术优势,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迅速成长。自1995年至今,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特色产业基地已有109家。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践表明,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推动特色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4.
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历经10年的摸索、起步、发展,走过了一条艰辛探索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国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特色产业基地已达109家,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在全国的22个省、市,涉及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能源与环保设备等高技术领域,也涉及汽车、纺织等一般制造业。实践表明,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推动特色高新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集聚创新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5年6月22日.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江苏海门市诞生以来.已经走过整整十年的历程。截至目前.全国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1。9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形成涉及电子信息、电子材料、光通信、生物医药、传感器、电力自动化、汽车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设备等各具专业特色的产业群,促进了区域优势产业的聚集.形成了网络化的联盟体系和产业链.在引导地方高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日,西安航空基地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航空特色产业基地”。从1995年6月全国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江苏海门诞生,中国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如今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目前全国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特色产业基地已达200多家。  相似文献   

7.
特色产业集群是基于各地区独特的要素禀赋或"地方品质",同时加以创造性开发或改造提升而深深篆刻上地区"烙印"的产业要素集聚。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知识转移和交换,使区域内静态知识联系转向动态集体学习,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外联系度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柔性化集聚使集群内企业交易成本降低而效率提高,进而形成显著的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区域整体创造力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使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强势产业根基的竞争性区域。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向创新型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改造,将增强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带动集群所在地区快速成长为产业成功转型的竞争性区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新区》2010,(8):11-11
为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发展15年来的成效,加快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新疆地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7月9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新疆伊宁市召开了“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十五周年座谈会”。来自河北、辽宁、新疆等12个省级科技部门分管处室负责同志和30多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负责同志参会。科技部火炬中心局级调研员马彦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集群战略日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产业集群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在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火炬特色基地中产业集群集聚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区》2014,(6):20-20
正5月9日,火炬中心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辽宁、江苏、陕西、山东、山西等省科技厅推荐的特色产业基地进行了认定评审。辽宁调兵山煤机装备制造等10家基地通过专家评审,被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此次通过认定的10家基地,其主导产业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在当地和行业内均有一定的影响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集群效应显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下简称特色产业基地)是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过程中设立的一类工作载体,是在特定地域内,在实施火炬计划的基础上,发挥当地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些产业链上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产业集群的路子是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实施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是:一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二把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作用;四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近11年来,在实施火炬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和技术优势,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迅速成长。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已认定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40家。其中。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海南汇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廊坊信息产业基地、广东中山小榄金属制品产业基地.顺德家用电器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展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成就.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对特色产业基地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10,(7):23-23
近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座谈会在新疆伊宁召开。据悉,我国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认定234家,年营业总收入近3.5万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某一领域产品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宁波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等方而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2008年的20年间,我市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600多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491项,建立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7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通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培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德州市牢固树立非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市场化竞争理念,采取政府推动、龙头带动、产业互动等多种手段,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构筑特色支柱产业板块,以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和汽车零部件为重点的四大产业集群已具雏形,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鄞州区紧紧围绕实施"双优"战略和"竞争力提升"行动纲领,积极实施火炬计划并充分发挥火炬计划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推动作用,提出了大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重点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三大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2+3"工程,逐步形成了新型金属材料、计量仪表、电子机械、新型纺织服装材料、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明  朱国兴 《特区经济》2007,(8):268-26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区域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相当显著,很多区域都着手发展产业集群,以此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打造区域核心能力,积极面对其它区域的挑战。本文基于区域优势给出了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定义,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构建区域核心能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并从区域优势、区域核心能力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用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开发,这是中共甘肃省委对今后几年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变化.作为地市一级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一重要战略,根据我们对白银市的调查,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用招商引资带动企业集群的成长,用企业集群带动产业集群的成长,用产业集群的成长带动区域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54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包括6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425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81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4家火炬计划软件基地、38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7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00多家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等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了遍布全国31个省的地方创新基金和10个地方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总结了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发展路径和取得的成就、成功做法和体会,并提出了新时期火炬计划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