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本文提出了采取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本外币政策,特别是要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外汇分级储蓄;加快外汇市场建设;增加中央银行对冲操作手段;控制短期投机资本流入;扩大境外人民币流通市场等九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汇率政策,在外汇供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汇率政策目标实现较为有效的工具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而形成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本质上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  相似文献   

3.
汇率制度安排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国中央银行在选择汇率制度以及调整汇率水平时,必须使汇率制度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我国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可以实现预期引导效应、吸收调节效应和货币政策强化效应,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汇率目标区方案的内容包括汇率、公开性、波幅和干预手段的设定,以及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实施时机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目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汇率政策,在外汇供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汇率政策目标实现较为有效的工具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而形成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本质上并非经济基本因素所致,而是供求机制中的非对称性使然。  相似文献   

5.
美元兑日元汇率波动的特征周期为8年,7年,5年和4年,并由此构成了美元贸易加权指数(综合汇率)的17年中波周期。带托宾税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近期目标是,平抑外部的升值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期目标是,以人民币汇率有限的浮动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变,平缓升值,从而支持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汇率平稳地收敛于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即收敛于250日“亚元3”移动平均汇率,从而使人民币成为“亚元3”的外在形态和载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资本管制的现状,将汇率预期变量引入贸易收支决定的模型中,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与我国贸易收支相互影响,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贸易顺差扩大,而顺差扩大又进一步加剧升值预期,形成累积效应,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在全球不断扩散,市场对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的背景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防止投机资本通过贸易渠道撤离,从而避免对我国贸易收支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失调程度测算及研究结果表明,受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物价、利率及贸易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不断升值,人民币汇率低估水平进一步加剧,其中升值预期是汇率失调、国际政治及投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内需,培育外汇市场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实现汇率政策调整目标和发挥汇率经济杠杆作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民币汇率最近受到来自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升值压力,日本和美国企图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复苏他们本国的经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长期的大政方针,而且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也有着重要的原因。资本项目的顺差大多是由于外国资本的流入,而经常项目的顺差则是由于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产品的出口。因此,应正确地认识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应对来自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动性过剩集中在银行体系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两个层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累积的巨额存量货币的流动性增强,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的提高和境外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应着力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中期需要调整汇率政策,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来看,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美、欧等国酝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走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因人民币汇率受到低估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不当竞争优势,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外部升值压力。自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日均波动的幅度显著增强。贸易顺差问题不是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理由,美国贸易赤字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对中国采取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则是美国贸易赤字的最重要根源,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逆差和国内就业的问题。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以美元未来走势预期为基础,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动力,目前启动新一轮人民币大幅升值内在动能不足,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仍有温和的升值空间。  相似文献   

11.
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既促进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升值趋势。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我国会采取小幅、渐进式的升值步伐。在我国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央行被动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导致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严重过剩,造成信贷失控和投资反弹,加大了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压力,货币政策也处于被动局面。今后,我国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起到以货币政策手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小幅度的升值空间,且波动幅度会呈现日益增大的趋势.基于套利、套汇的虚假贸易将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致使央行流动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对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应多方联合解决虚假贸易问题,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采用新策略进一步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降低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总体平稳推进,但道路并不平坦。面对改革的风风雨雨,我国睿智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并通过强化内功以保持内部稳定,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改革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向市场化转轨的理论、制度和政策框架,包括坚持以国情为主的改革思路、创新国家宏观金融管理框架组合等。这场改革,增强了中央银行的调节能力.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快速形成,提高了商业银行运营和风险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今后,人民币汇率改革,应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金融运行为目标,以增强基础实力和强化市场功能为取向,不断强化金融综合战略意识,以稳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应对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需要上调利率。但利率的提高不仅会增加投机资本的流入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会引发外币贷款的迅速增长,从而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利率的上升并不能有效地控制房价,反而会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另外,利率调控的不对称性还影响了中央银行调控的效果和强度。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利率调控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和依存度越来越高,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桥梁的人民币汇率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高额外汇储备和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给央行的汇率政策以及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困境,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两年,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成为各方面争论的焦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观点多数只是从对进出口和吸引外资的角度来分析的,但一国的汇率调整将会对国内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具体阐述了升值对进出口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经济结构、就业等方面将产生的影响,结论是虽然升值有利有弊,但从总体和长远角度看是利大于弊,并对升值幅度、升值方式、升值时机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汇率制度改革及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一方面,人民币的支付能力随之得到提高,我国货币的独立性得到一定保证,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提升,对外贸易得到促进等等;另一方面,外资引进受到影响,资本外流加剧,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就业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也随之而来。对此,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寻求对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逐渐融为一体。作为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调节的两大有力工具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利率与汇率在运用与传导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较强的联动制约关系。一般而言,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更加显著,特别是在金融开放条件下,汇率对利率的变动也越来越敏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利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产生了变化。近年来,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理论界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存在的外汇供求结构不对称问题使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要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短期内应谨慎采取措施,扩大和满足外汇需求;从长远看,汇率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