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区建设》2012,(7):6-6
4月16日,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09年以来,三峡工程已经进行了3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据国内外水库建设的普遍规律,新建水库蓄水后至高水位初期3到5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的新生滑坡和塌岸,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大约10万人将面临搬迁。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巡视员、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柳源介绍说,三峡库区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由于监测到位、预警及时,三峡库区已连续9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但未来一段时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应以公平和效率为价值目标,在二者相冲突时应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邀请招标较之公开招标更易实现效率,因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招投标应选择邀请招标的形式,并适当采用其他招标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三峡库区的后续规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促进三峡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三峡移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等规划项目,充分发挥三峡后续规划的作用,笔者根据三峡库区后续工作的新特点和库区内的发展现状,对三峡后续规划的专项资金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8月21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性协议,双方约定将就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环境保护等三峡库区后续工作开展合作,争取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三大目标”。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等参加了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5.
关娟  李江风  李根  刘蕊 《特区经济》2009,(4):202-203
本文在全面考察三峡成库后孤岛各项实物指标的基础上,针对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分析了三峡成库后孤岛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资源特色。以期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的岛屿资源,进一步推动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刊采访组结束了在宜昌的采访,乘船去屈原的故乡──秭归。与我们同船去秭归香溪的张洪祥副省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副省长是到神农架参加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的。巧的是,那天上午,我们采访三峡总指挥陆佑婚时,张副省长也在三峡工地检查工作。下午,我们又同乘一条船离开宜昌市,他就在船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洪祥1991年任湖北省省委秘书长,1994年起任湖北省副省长,清瘦质朴的张副省长给我们留下了精干、利落的印象。采访自然从三峡——三峡工程——三峡移民引伸到三峡库区的建设。一、三峡工程为库区经济发展带来历…  相似文献   

7.
我国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多山川、河流与丘陵,同时全球的气候变化加剧,造成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政府与各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到灾后的重建工作中,使我国的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地质灾害防治部门仍然要加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促进社会建设的稳步进行。本文主要以我国地质灾害的相关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以及加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冯江平是山东人,在重庆市移民局担任三峡移民外迁办公室副主任期间,负责三峡移民迁往山东的联系工作.五年时间里,他从三峡库区到山东省各个安置点,在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之间来回穿梭、奔忙.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峡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彭启友代表说,2006年通过完善大中型水库征地补偿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国扶持对象达2285万人,包括三峡移民在内。这个长期遗留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国家投巨资在三峡库区各地建设了排污设施,但水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家要加大投入,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补偿的三峡移民社会保险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现阶段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保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质灾害社会保险基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的失业保险,并以家庭账户为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武宣讯 4月13日,武宣县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武宣县耕地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政府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明确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耕地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使耕地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的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12.
杨志云 《魅力中国》2009,(27):162-163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类型,并探讨了科学方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7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经贸洽谈会暨第十二届三峡国际旅游节紧紧围绕"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打造三峡旅游精品,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的主题,围绕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就业安稳致富的重点,充分展示了库区的发展与希望,激发和形成了热爱库区、建设和谐库区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刘瑜涛 《中国经贸》2014,(20):80-80
我国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众多,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此项工作上升为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高度。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旨在探讨加强与改革地质防治工作的具体对策,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根据地质灾害种类,分别介绍了其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管理措施。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超前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将地质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三峡库区(重庆)对口支援经贸洽谈会和第十二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6月25日——6月28日在重庆万州区举行!本次“一会一节”的主题是: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打造三峡旅游精品、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的新库区。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07,(4):36-36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县和惟一的大城市.全区动迁各类移民25万人,占三峡重庆库区移民总数的1/4、三峡移民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18.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县和惟一的大城市.全区动迁各类移民25万人,占三峡重庆库区移民总数的1/4、三峡移民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三大重点加以强调。他指出:“我国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成败。要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铜鼓是我国南方地质灾害频发县,由于经受多次构造运动的推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浆活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松散;加上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区和降…  相似文献   

20.
三峡壮美.吸引世界目光。库区发展,关系重庆振兴。 从15年前成为直辖市,这座城市便与三峡库区密不可分,其时,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首,便是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沧海桑田,15年过去,这一曾经横亘在中国政府和三峡建设者面前的“世界级难题”,早已笪告破解,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营水、啪岳、发电扣通航,而库区干邵群众舍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