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引起公司非效率性投资的主要扭曲因素。基于我国经济转型的治理环境,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2012~2014年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公司治理质量、债务期限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监督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短期债务有效改善相关方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地,公司治理和债务期限对公司投资效率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替代机制,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里,短期债务对投资效率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制度背景,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现金流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经验汪据表明,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低时,非国有控投企业表现为投资不足,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是敏感的,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不敏感;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高时,国有拉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都表现为过度投资,两类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都是敏感的。居中的股枞结沟能够抑制国有控股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分散的股权结构和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则可能使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居中的股权结构既不能抑制非国有控股企业过度投资,又不能促进企业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公司投资都是在这不完善的环境下进行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致使公司普遍存在投资不足,而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它具有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即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可改善公司投资不足。当然我国的特殊制度和市场背景造成上市公司广为诟病的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的所有权结构,因此结合我国特殊控制权性质,研究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高敏感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实中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成本差异,这使现金流量在企业生存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决定公司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系统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公司投资行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验证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其内部现金流量的敏感性,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分析框架,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经济政策选择、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治理及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问题一直是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房价居高不下,政府也屡次发文对房地产企业及市场进行控制,学术界对房地产业也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以2007年-2010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组,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检验的方法对过度投资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现金流之间存在敏感性,进一步验证了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投资决策是企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严重,故提高企业效率投资已经是我国资本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质量是否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结果表明:审计质量能够积极地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审计质量越高,投资效率越高,即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行为以及投资不足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得出研究结论后,最后从上市公司自身、会计事务所、政府3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债务结构对煤炭企业投资效率作用的基础上,以我国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7年平衡面板数据,借鉴Richardson残差模型,构建回归模型,引入货币政策等控制变量,从债务期限和债务来源两个方面研究了债务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既有投资不足也有过度投资,且主要是投资不足;短期负债的流动性还款压力较高,能有效抑制煤炭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银行贷款所占资产比例越高,非效率投资行为越少;商业信用所占资产比例越大,非效率投资行为更容易发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作用下,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降低,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减少,加剧了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20年传统能源企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在数字化转型和投资效率之间发挥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投资不足、非国有性质和东中部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传统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本市场良性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 2011~2015 年的 A 股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在融资需求驱动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融资需求越强烈,发生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容易引发非效率投资问题,但盈余管理并不总是会降低资本投资效率,基于融资需求的盈余管理对缓解非效率投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与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民营企业、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中存在过度投资,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进一步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而中、小规模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比较突出,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持有现金充当对冲工具、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