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谷歌并不是为了感觉良好和让员工高兴才向清净能源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巨资的。  相似文献   

2.
未来20年,全球能源领域的投资中,将有83%投向开发和维护能源设施,其余的投向提高能效.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特点、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以清洁能源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能源经济革命,正成为引领各国走出经济衰退的新引擎和未来能源发展的新动向。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世界主要国家清洁能源发展特点,建议我国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和能源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史运杰 《云南金融》2012,(3X):87-87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不断创出新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完善投资,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以及投资主体几个方面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情况做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完善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不断创出新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完善投资,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以及投资主体几个方面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情况做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完善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1—2020年46家A股上市的传统能源公司为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法探究绿色投资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绿色投资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水平显著改善环境绩效;企业的ESG表现和政府补贴对绿色投资促进环境绩效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环境绩效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应积极参与绿色投资实践、完善公司治理;政府应完善环境规制政策、重视企业产权性质、提高政策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更加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寻求更为低碳高效的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很好的突破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庞大金融需求,对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白城市金融机构以白城市承接“陆上风光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北方氢谷”、“零碳城市”建设为牵引,不断扩大绿色贷款投放,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白城市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调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推动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与保障。本文对财税政策具体如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回顾,并针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支持智慧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建立具有调整能源结构和支持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导向的税制等方面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必须调整和完善企业生产模式、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1.
<正>部分央行已将ESG投资纳入外汇储备管理要求,并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但在实践中,外汇储备投资绿色化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合格的绿色国债匮乏、ESG评价标准不同、ESG投资是否符合央行职能等。对此,各国政府和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应增加合格的绿色资产;同时国际社会应利用G20等多边平台消除绿色金融市场割裂,包括推动绿色分类标准实现一致和可比,提高ESG评估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为ESG投资提供公共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型脆弱性,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市场脆弱性共性,又主要表现为体制性的脆弱性.随着非国有经济部分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逐步提高和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四大商业银行的特殊脆弱性必然向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的脆弱性转换,其管理也纳入市场条件下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跨入全球化投资,我们面临怎样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陌生市场的种种不熟悉。无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时代,风险已经时刻徘徊在身边。  相似文献   

14.
While most large U.S. businesses have long been organized as corporation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our economy, including major parts of our energy infrastructure, are organized as other types of legal entities. These “uncorporations” include such business forms as Master Limited Partnerships (MLPs) and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LLCs). Many practitioners have dismissed these alternative entities as merely tax devices and only peripherally important to mainstream business. But this view misses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uncorporation that make it an important alternative in dealing with the “agency” costs that arise in public companies from separating managerial control from equity ownership. Corporate governance relies heavily on agents such as auditors, class action lawyers, judges, and independent directors to protect shareholders from managerial self‐interest. The obvious costs and defects of relying on these governance mechanisms have generally been seen as a reasonable price to pay for the benefits of the corporate form. But this conclusion depends on the avail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addressing agency costs. Uncorporations provide such an alternative by tying managers' economic well‐being so closely to that of their firms that corporate monitoring devices become less necessary. Un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clude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that is based largely (if not entirely) on the firm's profits or cash distributions, and restrictions on managers' control of corporate cash through liquidation rights and requirements for cash distributions. Business people and policy makers should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ncorporations before concluding that the cos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an inevitable price of separating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modern firms.  相似文献   

15.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就政府绿色补贴对工业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并以2011—2019年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是政府绿色补贴能够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投资.二是融资约束在政府绿色补贴与工业企业绿色投资间发挥中介效应.三是在内部自我约束上,政府绿色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投资的政策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外部环境约束上,政策效果则在中度污染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显著.因此,政府在加强绿色补贴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行业及企业的异质性,为绿色投资创造更为公平和透明的环境,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充分发挥政府绿色补贴对工业企业绿色投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将金融监管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要项目中。金融监管信息化包括:商业银行监管信息化、证券监管信息化、保险监管信息化。而覆盖全国庞大的证券监管信息系统的绿色节能是不得不面对和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鉴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提出绿色智能机房、绿色数据中心、虚拟化和绿色云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铭良 《银行家》2004,(6):85-87
由于2000~2002年期间国际性金融机构与投资银行收入连续3年下滑,加上2003年4月美国十大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因研究与投行业务利益冲突被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14亿美元,跨国投行面临着削减成本的压力。2003年8月,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跟随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的脚步,开始在孟买聘用MBA毕业生担任初级分析师,从而使纽约和伦敦的分析师有更多的时间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