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意n个正态随机变量之和不一定是正态随机变量,反例较难构造和证明,文献[1]给出了Rosenberg例。本文用其他方法构造了两个及任意n个非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线性组合不是正态随机变量例子,且证明方法也较简便。同时,将Rosenberg例进行了推广。通过反例的构造与证明,对正态随机变量线性组合分布的理解与应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多个构造带发育有底辟构造,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由于盆地新生代演化有多种构造作用叠加改造,导致底辟构造的变形特征和控制机理较为复杂。针对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发育的底辟构造的几何学变形特征运用构造解析与地震地质剖面精细解释的方法对其进行构造样式总结,并结合地震地质资料了解在区域和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下底辟构造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发育盐底辟和泥底辟两种类型底辟构造。盐底辟主要分布在东濮凹陷、东营凹陷与莱州湾凹陷,表现为盐拱张背斜、盐滚、盐—泥拱张构造、刺穿型盐鼻状构造与整合盐枕构造等;泥底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坳陷,主要表现为刺穿型拱张构造样式。(2)已发现的底辟构造均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表明基底断裂活动是伸展盆内底辟构造的重要控制因素。另外断裂拉张活动造成的上覆层差异压实、断裂走滑压扭活动产生的局部挤压等也是盆地内底辟构造发育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构造地球化学是地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可以看作是构造地球化学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十三陵地区岩石化学与原岩光谱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了本区地球化学特征。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本区及邻区岩石中微量元素和常量组分含量进行研究,找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规律,进一步解释了区内地质构造现象,阐明了本区与邻区在构造运功过程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褶皱—冲断带的研究对于揭示地球演化历史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龙门山构造带为例,从几何分析入手,对该构造带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龙门山构造带是特提斯构造演化的产物,属于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其变形特征可与世界典型的造山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关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高等数学中重要定理之一,其证明方法关键在于构造一个辅助函数,再应用罗尔中值定理推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结论。本利用几何、代数的方法,给出拉格朗口中值得证明过程中两种构造辅助函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利用变形石英晶内自由应错密度估算古应力值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详细进行超微构造观测的前提下,估算了相当于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密山—抚顺断裂带的古构造应力值,分别为86.6或142.6MPa和73.9或126.3MPa。文章强调,尽管这样方法仍属半定量研究,但它已成为构造应力场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断裂带在地壳浅部亦会发生部分韧性变形。  相似文献   

7.
地壳运动的方向分为上下、左右、前后三种。上下波动叫蚕行波,左右摆动叫蛇行波,前后推移叫蠕行波。地壳运动是这三种波相结合的运功,它们不可能相互分开。由这三种波浪运动所形成的或大或小的断块或岩石碎块镶嵌在一起,构成波浪状镶嵌构造。——这是本文作者所提出的构造学说。波浪状镶嵌构造运动并不形成正南北和正东西向构造,而是形成北西——南东和北东——南西的斜向构造,由这些斜向构造相互交叉,构成了地球上的网状构造格局。波浪状镶嵌构造的特点,其一是地块的相对稳定性和构造带的比较活动性;其二,构造带在力学上多是剪切或挤压张裂性质,它们总是交替进行的;其三,剪切带之间都有相等的间距,即等间距性。波浪状镶嵌构造说认为,地壳运动的推动力不仅是地球自转所派生的离心力与水平分力,而且还有地壳自身脉动的原因,该构造学说把垂向  相似文献   

8.
“多字型构造”也叫做“§型构造”,这两个用词都是由李四光最先提出的,二者分别用于中文和英文文献之中。此外,中国和日本某些地质学者也常以“雁行状构造”称之。多字型构造最突出的一个形态特征就是组成它的构造形迹相互间排列呈雁行状。大型者多由几组构造形迹共同组成,小型者则不—定,有时仅有某一组或两组裂隙发育。多字型构造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数量上远远超过其它扭动构造体系,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也极多。本文试就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偏重于野外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场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的大论战,产生了三大数学(哲学)流派,它们分别是逻辑主义学派、形式主义学派和直觉主义学派。直觉主义学派认为任何数学对象都是思维构造的产物,所以一个对象的存在性等价于它的构造的可能性,因此直觉主义者坚持用人类构造性思维活动进行数学研究的方法。并且直觉主义者相信理论的真理性最终取决于理论的实际内容,并且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检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并针对具体企业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NW向、NE向两组断裂形成的格子型构造总格局,严格控制了冀北地区金矿、铅锌银矿的空间展布规律,控制了该区地球化学场和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NW向、NE向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成矿控矿断裂构造,特别是NW向断裂构造,它横贯全区,控制着整个铅锌银矿、金矿的地质成矿规律,成为该区的一大特点,也是解决该区预测找矿问题的焦点。NW向、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多为金矿、铅锌银矿矿化密集区。本文从地质、物探、化探等不同的角度对该区断裂构造成矿控矿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构造地球化学障就是在构造地球化学场中元素浓度梯度极大值所在的地质构造地段,其本质是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发生突变而使元素活动性急剧降低从而发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分异和沉淀作用的地质构造地段。接触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是重要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障。本文运用构造地球化学障成矿理论对丰山矿田的接触—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褶皱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角砾岩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带舌状体构造地球化学障及其成矿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中北部是萤石矿的重要产出地,潜力巨大,但该地区属于偏远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制约了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充分分析李瑛萤石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基础上,选取ASTER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铁染羟基、碳酸盐化和硅酸盐化蚀变信息;利用Landsat 5和高分2号遥感数据,借助DEM地形渲染技术,结合地质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目视解译了容矿和控矿构造。最后,综合蚀变异常、线性构造等信息,圈定了3个成矿远景区。结果显示:围岩中的铁染羟基、碳酸盐化和硅酸盐化蚀变的异常信息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NW向张性断裂是控矿构造,且蚀变异常信息与控矿构造密集区套合良好。据此,建立了该区的萤石矿遥感找矿方法,可依据此方法对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进行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巴盟东升庙地区断裂构造的研究》,采用共轭节理分期配套→统计应力方位的方法分析了一个硫铁矿区古构造应力场方位。在一个经历多期迭加作用的变质岩区内,根据各期褶皱及有关线理的产状统计恢复古应力场方位是迄今大家认为比较可行的一种构造分析法。至于根据变质岩区节理配套统计方法恢复古应力场方位是否能做为一种独立的分析方法加以运用,还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研究大连区域构造活动性入手,着重对金州断裂的活动标志、深部莫氏面的起伏状态、地壳形变速率、现今构造应力场及应力集中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近百年来区内发生地震次数、震级统计,金州断裂是一个强度较高的发震构造,地震烈度可达8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了铜官山矿田的基本构造格架之后,重点用数学地质和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矿化期构造应力场。首先用多项式趋势分析对—175米开采中段中铜的含量进行趋势面拟合;其次根据弹性力学原理,用有限单元法求出所确定的矿田实验模型中382个单元的应力状态。所得结果均证实了本区控制铜矿化的构造为新华夏系,这与野外观察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卫星照片提供了大量宏观(以下简称卫片)地壳形变的信息,特别是近代地壳形变尤为明显,应用卫片进行地质构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编制四百万分之一《中国构造体系与地震图》过程中,我们对全国百万分之一卫片〈MSS5和部分 MSS7〉进行了目视解释,其效果十分良好,不仅验证了我国主要构造体系基本轮廓的认识是正确的,而且还丰富了原有构造体系的地质构造内容,特别是地质研究程度较差的地区。挽近地质时期的构造活动标志,卫片表现尤为清晰,如新生代至现今的火山口、温泉、活  相似文献   

18.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对软件系统结构的理解是以对象模型为基础的。面向对象的观点认为,真实世界是由许多具有各种特性的对象组成,这些对象相互作用,而对象模型正是真实世界的反映。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系列的模型的构造过程,即按面向对象的观点构造反映真实世界的分析模型,再对分析模型进一步细化而形成设计模型,最后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编码实现该模型。  相似文献   

19.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构造单元,自提出以来受到地质学界广泛关注。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阐述了幔枝构造的提出背景和基本特征,重点总结出幔枝构造在我国金银多金属地质找矿勘查领域的应用、推广情况,并对幔枝构造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应用幔枝构造理论不仅可指导矿产资源的深部勘查,又可具体解决油气资源、地热资源、生态环境、地震灾害等方面有关问题。在资源与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构造形迹的尺寸大小以及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手段,提出了一个划分构造规模量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