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志杰  肖思奎 《新智慧》2004,(11B):65-66
一、控制的一般理论在独立审计中的运用。控制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控制论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与现代社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水平密切相关的,是人类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叶陈刚 《新智慧》2004,(8B):3-4
从社会经济与伦理道德发展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推崇道德至上,用伦理道德规范经济活动。当时社会的经济思想从属于伦理道德思想,“道德人”成为社会的主导,从商服务经济被社会所轻视。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重农轻商”、“重农抑商”思想的道德根源。  相似文献   

3.
“经济”本义“经世济民”。近代日本借用此一汉语旧词对译英文术语economy,含义变为国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和,兼指节俭、合算。今天我们习用的负荷着上述新义的“经济”一词,既与该词的汉语古典义相去甚远,又无法从其词形推导出今义来,是一个在“中-西-日”语汇传译过程中步入别途的词语。而“经济”所指概念的转变,正透露了近代日本人以及随后的中国人对于社会生计问题的认识,从泛政治、泛道德理念摆脱出来的取向。  相似文献   

4.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包涵若干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应明确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二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二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是对巳审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这种审计意见具有鉴证作用,但这种鉴证作用是有限的;三是由于期后事项的存在,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信”是一种道德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核心文化理念,是修身立德的行为标准。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信”具有降低社会运转交易成本的制度功用,当“信”作为道德观念被体现为法律时,这种功用就被强化了,成为现代契约社会的伦理基础。当“制度失灵”时,体现为道德的“信”可以弥补其约束力的不足。本文通过三种视角对“信”作了解读,并将三种视角最终归为一种解读,“信”能够使社会的制度安排更有效率的运转。  相似文献   

6.
陈淑芳  吕月霞 《新智慧》2004,(5B):30-31
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具体讲就是:一是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在很大程度上相重合。审计关系由审计委托人——审计人——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形成了被审计人自己要求审计自己,自己付费让会汁师事务所审计自己的局面,导致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到了削弱。二是对注册会计师审  相似文献   

7.
德治是人类社会用道德控制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实现形式有:榜样示范,道德礼仪,教化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和宗教家法,舆论褒贬。德治与人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民主的基础上的德治才是真正的德治。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育”民,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概括为: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之一,以德治国,必须重视以德育官,以增强理论功力、实践能力、人格魅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法治国,以德固基。  相似文献   

8.
盛靖芝  王小蕾 《新智慧》2007,(11):57-58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急需采取五大综合治理措施,即对审计委托人和付费方式进行变革;强化审计责任特别是会计责任;充分利用保险功能;充分发挥各种审计手段的协同效应: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0.
一道德情感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力量和推动力量。其作用为:1.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动机激发作用。道德情感促使一个人积极地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地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的这种激发作用常常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2.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一种引导作用。个体在接受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促使个体…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存在的弊端是,国家审计实质上是“政府监督政府”的自我监督,这与审计的实质矛盾;注册会计师审计,大多是“挂靠”在某一行政机关,其审计公证职能被政府行为淡化甚至取代;内部审计受企业集团或个人利益的影响,可能充当“抵御”或“蒙弊”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的角色。这种“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社会审计为补充”的审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很不适应,应建立“以社会审计为主体,内部审计为基础,国家审计为后盾”的审计监督体系。目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改变“两所”流行的“挂靠制”,“人大”利用审计这一工具对政府实施监督,国家审计对其它审计要进行再监督。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丽 《新智慧》2004,(8B):73-74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内在涵义一方面是委托单位的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错位的委托代理关系。现行制度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董事会不但不能监督约束经理层的行为,往往还会与经理层共谋,共同操纵上市公司。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事务所的选聘机制由董事会委任变  相似文献   

14.
李海军  许昕 《新智慧》2000,(10):29-29
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一对紧密联系的概念,两者通过受托经济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们又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两个不同的概念,涉及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划分和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纵观世界各国审计史,由于这两个概念界定不清,曾经引起一系列的诉讼案件。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不断发展与完善,如何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科学界定,对于强化会计核算,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讲政治是国家公务员的修身之道、谋事之基、成业之本;理论是道德之魂,化素质不强化,学养不足,就难以胜任行政工作;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争位、不越位,工作一定要到位;要力戒浮躁,在实践中培育敬业之德、求真之德、实干之德、创新之德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调适能力;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工作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需要”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是不同的,可以将其区分为“想要”、“必要”和“需求”。另外,需要还可以根据对象的存在形态而区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人的需要和生产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对人的需要本身不能进行道德评价,人的需要本身是无所谓正当与不正当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的无疑是中国,但就形式和风格而言过于单调。这反映了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不少负面因素:首先是纵向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前人看齐;其次是重实用,轻审美,艺术观念薄弱;第三是技术传授制度落后,师徒传授制,信息闭塞,视野狭小;第四是技术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工匠”待遇束缚创造性;第五是忽视理论建设,未留下一部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第六是“墙文化”的强大造成国民文化心理的封闭性和单纯防守性。突破重围:一、肃清“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封建余毒;二、认清“继承传统”的误区;三、走出工匠心态;四走进“现代思维”;五、放眼世界高标;六、接受对话时代。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正如个体人之于社会。社会生活中个体人讲良心,社会才会和谐,同样企业必须讲良心,即遵循基本的市场之道,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企业良心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觉意识到应有的使命、职责和任务而产生的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企业良心的根本点是“仁”、“诚”、“正”。要培养企业良心,需要企业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心力”的作用,借鉴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注册会计师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大量上升,其中包含着许多滥诉。在这些诉讼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放大了,特别是很多诉讼中不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把本来应该是会计主体承担的会计责任也转移到了注册会计师身上,法官由于缺乏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方面的专业认识,往往把注册会计师推向了“替罪羊”的地位。为此,本文将关注如下问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审计责任如何与会计责任区别;审计责任是怎么形成的及注册会计师应如何避免它。  相似文献   

20.
梁芬莲 《新智慧》2004,(6B):43-44
注册会计师造假已成为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运作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侵害了财务信息使用和社会各相关利益人的权益,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竞争秩序、监管秩序,扰乱了中介服务市场的管理秩序。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弄清其成因,寻找治理途径,以保证市场的良好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