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目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未来我国能源工业能否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外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雷强  郭白滢 《发展研究》2013,(12):18-25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能源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煤炭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内,城市化率和煤炭消费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总量和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并且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大于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的贡献率具有持续拉动作用,而相反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对城市化贡献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以及实现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20%,未来我国能源工业能否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的修正模型,利用中国1985~2012年的GDP和能源的消费数据,得出全国经济提升以及能源消费关系中出现的协整关系,而且存在在经济提升到能源消费所产生的单项因果关系,即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说是非能源依赖型的.在此探索基础上对未来两者的关系如何协调的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首先,得到我国煤炭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依然过高的结论;其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是均衡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与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实施煤炭供应国际化战略,以保证能源供应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我国1990~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二者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能源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却没有带动能源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能源短缺的问题日渐突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一直是热点问题。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以1991~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存在着波动关系;从长期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的均衡稳定关系,并且经济增长能够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反之则不然。国家政策增强能提升能源利用的创新能力和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利用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在转换.新常态下,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消费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消费大省、网购大省,最终消费总额占全国的11%左右,消费升级对全国扩大消费影响重大.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格局已成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必须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举措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8.
王芳 《经济》2013,(5):150-151
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持续和高速增长的能源消费导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但是,由于以风能、太阳能等组成的新能源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之间存在很大的特征差异,如何实现它们的"和谐共生"成为促进  相似文献   

9.
从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两个指标入手,分析能源消费与甘肃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像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闻存在协整关系或长期的均衡关系;而能源消费强度呈理逐年下降的趋势,与经济增长之阍呈负相关,能源消费强度降低1%,经济会相应增长约1.5%。甘肃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很强的依校性,近年来能源的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但总体的消耗强度仍旧较高。随着未来经济的增长。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能源消费必然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推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9,(12):203-207
<正>~~  相似文献   

12.
13.
This paper uses panel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techniques to examine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uge immigr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 relationship that has not yet been examined in the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refugee immigration has, on average, a positive long-run effect on TFP, suggesting that refuge immigration increases the diversity of skills and ideas available to society as a whole, which in turn promotes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causality is unidirectional from refugee immigration to TFP, suggesting that refugees are primarily motivated by the push factor of persecution in the source country rather than by productivity (and hence welfare) gains as a potential pull factor in the destination country.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总被引:277,自引:8,他引:277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全要素生产率四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1979—200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1)1993年以前,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3年以来,则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直到2000年才得以缓解,此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呈现出逐年攀升势头;(2)1979—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增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3)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率偏低、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解读与对技术内涵及属性的再认识,论述全面技术管理方法论,即全要素、全目标、全学科、全过程、全寿命、全成本、全团队、全风险、全文化综合集成的全面技术管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1—2017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探究了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明显制约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本劳动比弱化了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更易受到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影响;普通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平通过影响技术水平和管理成本的方式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1996—200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效率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在使用承认无效率项存在的生产前沿技术的同时,引入了人力资本要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迅速,30个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差距逐年扩大。同时我们发现在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后,1996—2003年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则低估了同期的效率提高程度,而高估了期间的技术进步指数。  相似文献   

19.
全面薪酬的价值整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薪酬旨在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以求企业价值(企业绩效)与员工价值(员工满意)的双重实现。全面薪酬通过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创造和分享的整合机制来实现两者价值的互动和平衡,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整合,形成基于价值整合的新型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倞 《财经科学》2007,(3):30-37
中国股市发展中特有的股权分置结构决定了研究股市收益率问题的复杂性.本文提出用全收益率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股市的整体收益率,认为在股权分置及其逐步解决的过程中,研究股市全收益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讨论股市其它问题的理论基础.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渐进式地推进,中国股市各类股权所有者的收益分布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从长期看,股权分置改革能使投资股东和原始股东的收益函数趋于一致,有助于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