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弓正 《当代陕西》2008,(4):17-18
近日,被誉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熊宁的事迹感动了古城,感动了陕西。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锦斌,省委常委、两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等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号召全省人民向熊宁学习,让她的精神在三秦大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寻找熊宁     
因为一个人的名字,这个春天变得更加温暖,她就是熊宁。2008年3月10日,西安女孩熊宁以志愿者的身份在青海玉树救助因雪灾而陷于困境的群众时,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力印 《当代陕西》2008,(4):14-17
如果她化成仙子,这西去的路上将永远弥散着馨香; 如果她化成雪莲,这皑皑雪原将永远披上圣洁的光辉; 如果她化成满天花雨,又将在这世上凝结多少美丽! ——摘自二位网民悼念熊宁词  相似文献   

4.
《当代陕西》2008,(5):M0002-M0002
熊宁,女,汉族,1978年8月24日出生,西安市人,共青团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曾供职于广州市蓝天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回陕自主创业,注册成立了室内装饰装潢公司。  相似文献   

5.
微天下     
《东北之窗》2012,(21):132-132
【残疾妈妈养育12个脑瘫儿政府发“十佳”荣誉只认识“十”】她叫吴桂莲,是新疆昌吉的一位农村妇女,左手先天残疾。她没有上过学,政府颁发的“十佳爱心妈妈”荣誉奖牌,她只认识“十”字.他们.是一群脑瘫弃婴.一出生就被遗弃,随时可能夭折。9年,她养育了12个这惮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美国方言学会曾经攀行过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人们也许忘记了,“她”,曾经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字眼。在12世纪之前,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she)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更是不过百年历史。直到1917年,现代诗人刘半农才创造了新字“她”.使“她”字广泛启用和流传,并得以正式编入汉语字典之中。“她”字入选“世纪之字”,似乎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7.
一封“牛车邮件”引发开店灵感 王曦是一个“80”后的太原女孩.2005年大学毕业后.学工艺美术专业的她“北漂”到了京城。一番挣扎后,她再也顾不得专业对口.为了生存只得进入一家销售公司做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8.
熊宁,近期一个高频率跳动的名字,迅即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掀起一股股广泛而强劲的感动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她官运顺遂.曾是众人眼中的“女强人”。但是.因为一己贪念.她干起了卖官受贿的勾当.从而使她的仕途在她的“本命年”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10.
冷艳华 《理论观察》2011,(4):162-163
柯灵曾说过:“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他.上海沦陷才给她这样一个机会。”谭正璧称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胡兰成赞道“鲁迅之后有他.他是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就是张爱玲。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蓝天沙滩,给了她“最初的开阔” 阿梗原名潘丽萍,出生在广西北海,父亲是军人.母亲是一个财会人员.没有遗传给她任何“绘画基因”。3岁开始,阿梗就一边唱童谣,一边自己抓木炭,在厨房的墙上画画:香烟盒上的鹤、房子、  相似文献   

12.
松涛  金凤 《改革与开放》2011,(12):47-48
虽然还是大三学生.却有人愿以百万年薪请她当技术顾问:她从学龄前就开始在爸爸的厂里“偷艺”.到大二时爸爸不得不跟在她后面当“徒弟”:她设计改良了爸爸厂里9项产品.获得9项国家专利.爸爸将她的9项专利产品全部推向市场.产品远销欧荚数十个国家,获得巨额网报.不仪救活了老爸的厂子,还使爸爸的丁厂跻身国内先进行列!他是怎样培养女儿的?  相似文献   

13.
收了人钱给人办事.她认为天经地义:跟在大贪后面做小贪,她觉得自己是官场不良风气的“受害者”。但是,无论她怎么申辩,90万元的受贿.近百万元的不明财产,都足以让她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刘权  陈茂辉 《走向世界》2012,(21):62-64
对一座城市而言,政治让她稳健前行,经济让她活力张扬.教育让她撒满希望.文化则让她怀揣理想。 济南的城市名片上.镶嵌着诸多文化符号:“泉城”、”诗城”、”舜城”、”名士城”、”旅游城“……在这座城市的文化矩阵中,郭秀海和他所带领的百余名“济图人”正以“全天候”的饱满热情.浇筑着他们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一座“书香泉城”。  相似文献   

15.
远赴重洋,只因迷上一种神奇职业 余丽是位活泼开朗的合肥女孩.父母都是从事医学研究的.很希望她长大后当一名医生.2004年从北京一所音乐学院毕业后,余丽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植物人迈克昏睡3年后.竞被人用音乐奇迹般“唤醒”。她一下就被“乐疗师”这个神奇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你们杂志的内容有深度,也很生动,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欢。去年以来你们又开办了服务性的“投资”栏目.内容很有实用性。正因为这样,我才给你们写这封信。我女儿看了你们今年第2—3合期“投资”栏目刊登的《女大学生和她的银饰店》后,也动了开这么一家店的念头.就想和那位女大学生联系一下.可不知她的联系方式。你们的记者采访过她.能告诉我怎样联系她吗?  相似文献   

17.
感同身受,“海龟”女孩开办大学生求职公寓 1980年.孙晓君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一个普通家庭。2001年.她从徐州师范大学国际营销专业毕业后.到卡塔尔和阿联酋工作近4年.2005年回国在广州溜达一圈后,她听朋友介绍说.“海龟”在上海更容易找到发展的平台.于是踌躇满志的她于12月份来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18.
她是国内首批获得“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的女中豪杰.从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再到群贤庄,她以自己的如椽之笔给人们描绘出一座又一座传统芝木和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精品.她由此被誉为国内建筑界“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建筑创作的天地里,我近乎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个写小说的文人”。  相似文献   

19.
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和王秋杨的爱情在企业界也是一段完美的佳话。张宝全来自农村,却爱上了高干子弟的王秋杨。“我喜欢她的性格,她虽然是高干子弟,但她却没有很多高干子弟身上的毛病。”张宝全评价说,“她自然、简单。结婚前话不多,小鸟依人状。结婚后发现她也未必小鸟依人,很有想法很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张玉芬,是媒体几年前给她起的一个化名。在她的众多绰号中,“二奶杀手”叫得最响。而随着她的所谓“全国首家女子侦探所”的起起落落.她也一直生活在嘲笑与赞赏,叫好与谩骂,合法与非法的争论旋涡中,令人幻真幻疑,难分难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