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勋 《财政监督》2014,(12):37-38
加快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着眼于农信社长远发展的总体战略需要.是农信社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但农信社在改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制约着农信社改制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湖北省农信社改制过程中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在比较分析2003年以来广东县域农信社与城区农信社改革绩效差异以及地方财政对两类农信社改革的支持力度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统筹推进县域农信社改革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改革以来,县域农信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主要财务指标与城区农信社相比差距很大。而县级财政普遍困难、无力提供足够资金支持,是制约县域农信社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进一步深化县域农信社改革,要把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与增加各级财政对县域农信社解困的投入结合起来,把推进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改革与构建防范和化解县域信贷风险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人民银行支农政策与地方财政支持县域农信社改革发展政策的运用结合起来,以有效解决县域农信社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支持农信社在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贷投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董伟 《上海金融》2001,(9):23-24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及员工规模等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就经济发达地区继续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铁  陈赛玲 《浙江金融》2002,(7):18-19,21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经过50年的曲折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职工规模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信社的存贷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导致农信社经营体制一直不顺,严重制约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及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信社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仅就经济发达地区农信社体制改革问题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力度,农信社的抵债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06年6月,全省农信社抵债资产帐面余额已达211亿元,仅2005年就新增50多个亿。由于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由于抵债资产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信社  相似文献   

6.
近来年,在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下降的同时,待处理抵贷资产却有增加趋势,表面看是风险转移的补救措施,但实际是农信社不良贷款风险被掩盖了。大量抵贷资产作为非生息资产,不但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而且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如不加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势必影响农信社的改革进程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力度,农信社的抵债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06年6月,全省农信社抵债资产帐面余额已达211亿元,仅2005年就新增50多个亿.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农信社带来正常收益或流动性困难且违约及减值的资产,是农信社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2007年2月13日,银监会下发《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办法》,切中农信社各类风险要害,加大了对农信社不良资产动态监测和考核工作。经过一年多持续不断的动态监测和考核,农信社不良资产底数和资产风险趋势已经显现,但因农信社经营工具科技含量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信社存贷款业务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资产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作为支持农信社业务发展的电子化建设和应用却没有与业务同步发展,与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同业竞争面前明显处于劣势,从而制约了农信社各项业务的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资产现状及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发行和专项借款的发放工作的情况,构建了模拟不良资产下降过程的计算模型,从而对当前农信社在消化不良资产的进程中所面对的利率与利差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在扩展的模型中预测了不同情况下,解决不良资产需要的时间.最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不具备自我消化能力的农信社进一步注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以物抵贷作为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在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已被广泛运用,且抵贷资产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农信社在抵贷资产处置时没有一条有效途径,引发了资产损失的上升。因此,农信社迫切需要一条抵贷资产处置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王建鸿  刘军  杨振 《财政监督》2011,(10):58-6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使农信社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农信社财务会计内控机制在不断完善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加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对案件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信用社风险日趋增多,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现结合襄阳市基层农信社的实际.探讨一下如何有效防控风险,如何加强对财务关键点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成效明显,目前农信社系统整体不良贷款率处于合理区间。但部分农信社尽管采取了完善法人治理、不良贷款稀释等多种方式和手段,不良贷款率仍处于很高的水平。本文对A市农信社不良贷款形成机理、担保及担保创新的有效性、不良贷款稀释的负面效应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信社信用放款的可行性,并针对贷款"合谋"行为提出了基于"双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重构思路。在当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希望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控制不良贷款上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陈华  董罡平  王宇 《财政监督》2011,(29):58-60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使农信社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农信社财务会计内控机制在不断完善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加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对案件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信用社风险日趋增多,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现结合襄阳市基层农信社的实际,探讨一下如何有效防控风险,如何加强对财务关键点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贷资产质量是农信社的生命线,信贷管理是防范资产风险的第一防线。本文通过揭示浙江农信社信贷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而研究和探讨改进广东农信社信贷经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次农信社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农信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对农信社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是目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晏国祥 《银行家》2020,(1):43-45
一直以来,以草根金融面貌出现的农信社改革表现出诸多特殊性:一是几乎比所有国内商业银行历史都要悠久,基本和共和国同龄。二是农信社的规模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任何商业银行。如果按农合机构全国合并报表来看,全国农合机构资产规模比工商银行还要多7万亿元,堪称最低调的"宇宙第一大行"。而且,在支农支小方面,有其他商业银行无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农信社的改革历程比所有商业银行都要曲折和漫长。  相似文献   

18.
抵贷资产作为抵补农信社资产损失的主要手段,对防止信贷资产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调查发现,农信社抵贷资产由于在其管理、处置、保全等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既影响了变现速度,又造成了资金损失,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农信社改革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彻底解决不良贷款“前清后增”问题,亟待关注.笔者认为,农信社要在努力清收存量不良贷款的同时,应把持续提高新增贷款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积极应对同业竞争,促进农信社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通过对票据兑付成功后中卫市三家农信社进行绩效分析,将账面数据分析与日常掌握的情况相结合,对农信社的改革成效做出初步判断。其次,通过对农信社的现实表现和改革目标进行比较,提出改革后的农信社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后继考核框架,引入SDI(补贴依赖指数)等五项指标对农信社改革进行连续考核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