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建设用地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为开展旧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空间配置结构。本文以乳山市南黄镇为例,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模型,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汇总后得到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度,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度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大部分村庄处在适度利用和低度利用状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影响南黄镇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公共空间面积比重、农村道路密度、单位面积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目前,集约利用土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农村居民点整理则是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手段.该文以桃源县为例,在分析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用地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该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程度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近五年来马鞍山城市建设用地情况的趋势分析,总结当前建设用地利用现状.选取了建设用地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闲置率三个指标对土地的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定额指标法和实际用地过程中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建设用地的潜力,结合当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及潜力研究,综合提出挖掘土地潜力和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以真正实现马鞍山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为例,以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依据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的原则,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总分值一极限修正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综合集约度分值,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并就评价结果,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芹芳  陈玮  段刚 《乡镇经济》2008,24(8):40-43
文章以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为例,以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依据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的原则,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总分值一极限修正模型计算评价单元综合集约度分值,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并就评价结果,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菏泽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创新机制,通过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南宁市为例,基于PSR模型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测算权重,定量评价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2-2021年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压力系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地状态系统呈上升趋势,土地响应状态比较平稳,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也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南宁市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土地压力成上升趋势,但建设用地增长率逐渐下降,说明南宁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趋势有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程建华 《科学决策》2008,(12):185-18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问题。而作为土地整理数据重要来源的农村建设土地调查更是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常州市金坛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地类细化成果及利用状况等内容进行调查,总结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提供方向,为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情况的现状分析,运用动态分析、聚类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集约利用评价,指出区域差异,提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区别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集约利用土地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为找出制约山东省土地集约化的重要因素,为建立集约高效的用地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基于EES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因素、社会服务因素和生态保障因素三角度选取与土地集约利用高度相关的11项指标构建了山东省17地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标体系,并应用SPSS20.0软件采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获得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排名,结果进一步表明: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般且极不均衡,应因地制宜地提高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固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原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固原市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极差法和熵权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最终得出各评价单元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分值。分析发现,固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低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水平;五个区县中,原州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最高,泾源县建设用地利用最为粗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结合国内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建立适用于吴忠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用地强度、投入水平、产出效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吴忠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得分。研究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通过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度检验,所选取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85%,评价结果可靠;(2)与自治区其它地市相比,吴忠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偏低,但土地集约利用可挖掘潜力巨大;(3)吴忠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受区位条件影响,空间分异性明显,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沿黄地区利通区和青铜峡市集约利用水平较高,而中南部和东部三县(区)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研究尤其是居民点再开发潜力研究是开展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关键内容,文章在总结目前国内农村居民点再开发潜力测算方法及评价分级的基础上,以广西省北海市为例,提出了在实地抽样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耕作距离和农户搬迁距离为指标建立拟搬迁居民点和中心村的选择标准,创新性地将居民点用地再开发的潜力分为搬迁居民点的还建和中心村安置两大部分,计算其再开发的潜力,而后再对潜力进行分级。农村居民点再开发潜力研究是农村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再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优化土地配置、盘活存量土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解析了临沭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通过科学制定规划、计划,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加大旧城区和农村居民点改造,整治挖潜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工业标准化厂房,在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前提下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7.
沈涛 《湖北经济管理》2013,(24):156-157
国外方面,本文对土地利用调查、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国内方面,本文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等方面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和障碍诊断模型对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评价及诊断,得到2008年影响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有用地与投入增长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增长率、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污水处理率六项指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广州市城市土地协调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徽省灵璧县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例,分析了灵璧县目前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现状,即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和整理,提高集约程度和使用效率,以期为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提供运作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文章结合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条件,使用特尔斐法和定量评价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集约利用分值为49.53,建设用地仍处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过渡的阶段。芜湖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他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