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稳健、投资方向保守,虽收益不高,但风险基本可控。由于部分理财经理对产品收益大肆浮夸,多数投资者天真地认为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事实真的如此吗?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到期的9228款理财产品中,共有96款未达预期收益率(截至2011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新世纪破产”、“贝尔斯登倒闭”、“花旗巨亏”、“雷曼破产”、“美林被接管”等悲剧先后在象征着财富和地位的华尔街上演。一个个稳赚不赔的神话,一家家光环笼罩的金融帝国,纷纷在这次愈演愈烈的危机中轰然倒下。这场肇始于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已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其波及范围之广、破环力之强、持续时间之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14,(2):46-46
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特别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未来收益将由投资对象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因此,其中蕴含的投资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然而,许多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4.
在后房地产黄金时代,如何理财成为大众必须面对的考题。房地产业的日益泡沫化,倒逼大众将理财思维从只要拿钱买房就稳赚不赔,向通过专业合理的金融理财转变,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随着去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大众理财方式迅速走红,日益成为百姓的重要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5.
保险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投资型保险并非稳赚不赔,因为按照功能划分,投资型保险重在投资,风险保障则是其附加部分。面对保险公司理财的诱惑,购买投资型保险时须消除三大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投资型保险主要就是进行投资。很多人把  相似文献   

6.
任晗 《时代金融》2014,(7Z):125-125
在后房地产黄金时代,如何理财成为大众必须面对的考题。房地产业的日益泡沫化,倒逼大众将理财思维从只要拿钱买房就稳赚不赔,向通过专业合理的金融理财转变,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随着去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大众理财方式迅速走红,日益成为百姓的重要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7.
董新义 《上海金融》2012,(4):95-97,49,119
违法金融广告会侵害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扰乱公平竞争的金融交易秩序,而我国现有《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金融基本法律和监管规则并未对金融广告进行专门规定。为完善对金融广告的规制,应对金融广告专门立法、强化监管机关的分工与合作、确立金融广告的预审查制度、声誉约束制度与虚假广告的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理财投资者要学会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流动性的需求合理配置理财产品。面对市场的剧烈调整,投资者要科学合理地对待,不必过于恐慌、追涨杀跌并不可取。近期,很多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正在经历着一段艰难的时光。净值破1意味着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不仅没有获得收益,甚至在短时间内还出现了本金损失。理财产品破净打破了理财投资者传统的认知,理财产品也会出现亏损?理财投资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那么作为投资者的我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金融消费概述金融消费,是从传统消费中衍生出来的一项概念,主要是指当事人用其可支配收入中的部分收入进行投资理财,从中获得收益的一项民事活动,主要包括银行借贷、银行发布的各种理财产品、债券、股票、保险等各类与金融机构发生合同关系,并从中获取相应利息的活动。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现状及问题(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已建立,而基层部分地区金融维权工作仍存在盲区。现阶段在加强制定监管条例约束银行的同时,基层央行牵头成立了地方金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银行金融理财产品业务作为国内金融创新的主力军,其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发展较快,理财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不断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理财渠道,2008年相当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投资管理不善、收益欠佳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薛强 《金融博览》2020,(2):30-32
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国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过去一年百姓的投资理财情况。刚刚过去的2019年,人们的投资理财方面有哪些收获?与此同时,国内外的风云变幻,上演了一场场剧集,在经济增长“保6”的态势下,人们的投资理财收益如何?为此,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金融博览·财富》杂志对全国6000位投资理财者进行了年度调査。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占到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王晶 《中国金融》2003,(1):55-56
2000年10月,第一届中美金融策划论坛首次将金融策划和注册金融策划师的概念介绍到中国。2002年11月,第二届中美金融策划论坛为中国金融策划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金融策划师”,这一新名词再次引起了金融界的关注。中国需要金融策划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尤其是投资理财的需求从无  相似文献   

13.
徐莹 《财会学习》2020,(2):210-211
金融波动环境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对投资理财都提高了重视程度,其在关注投资理财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投资都有风险,要全面分析投资理财存在的风险和理财方法,这样才能做到科学投资,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注重规避风险,并做到合理规划以及谨慎投资,防止资金亏损。以下文章结合金融波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投资理财的意义和投资理财的策略,以确保在理财投资过程中降低风险,进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金融经济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市场主体借助广告夸大收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频频出现,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文试图借鉴英国金融广告监管经验,对英国金融广告监管规则,FCA以及ASA职责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我国金融广告监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赵新江 《理财》2014,(6):40-42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倡导全民阅读。2014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以“共享全民阅读,同绘中国梦想”为主题,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 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是世界上最聪明最会赚钱的民族。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从投资角度来看,倡导读书,投资大脑是最增值、稳赚不赔的一项投资,众多理财项目确实让我们获得了让资产能够追上通货膨胀的保值收益,但真正的增值还是源于对自身的投资,读书也许不能立刻实现人生的“逆袭”,但要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因为读书可以健全人格、建立价值观、提高品行修养。 但是现实生活中,在功利思想的熏染下,一些人把赚钱视为读书的终极目的,一旦达不到“期望收益”,就认为读书是贬值投资,还不如“拼爹”、“拼关系”,从而滋生“读书无用论”思想。 读书增值还是贬值,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08,(9):37-38
“神话”之六:“基金定投”稳赚不赔 成立条件:选对基金、坚持投资 概念类型:集腋成裘型 “每月只要定投1000元,以平均投资回报率15%来算,坚持20年以后便能获取150万元的财富。…‘一位22岁的年轻人每月定投200元,到60岁时他就是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7.
禾木 《青海金融》2008,(1):41-41
近年来,青海省农牧民办理贷款、汇兑、理财等金融活动日益增多,农牧民求知若渴,企盼金融知识“下乡”。 一盼金融咨询理财服务下乡。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农牧民缺乏基本的投资理财观念。盼望金融部门根据农牧民的理财需求,推出新的服务品种。利用农闲时间在乡村集市举办一些现场咨询、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8.
“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在“刚性兑付”的光环之下,投资似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一旦光环褪去,原先潜藏的风险便迅速浮出水面。对于只关注收益率,却无视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其造成的后果往往令人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一年理财大众化热潮兴起。各种理财项目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千帆竞发。如何取得更大的理财收益,也成为百姓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随着理财渠道不断增加,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在逐渐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财方式。互联网金融给众多投资者投资理财观念上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虚假广告的产生来源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搜寻存在成本,使得商家在发布虚假广告与信息时消费者往往不能正确地识别。虚假广告的存在导致市场中会出现柠檬市场的效应,使劣质产品占领了市场。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政府对广告信息发布的监督概率与其对虚假广告与信息的发布者的惩罚因子具有替代性;如果制造商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所获取的利润越大,则政府越有必要提高其监督概率;政府的监督概率与发布虚假信息的成本成负相关的关系;如果制造商发布的虚假信息量越大,则政府越有必要提高其监督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