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匠精神有助于高职院校培育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技能人才,通过全力加强支持"工匠文化"的有效融入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可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术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意义深远。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内涵,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机电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应用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环境。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同时介绍了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如何培育机电人才的工匠精神的方式,希望能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机电人才,以此来推动机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少斌 《改革与开放》2017,(21):107-108
经研究,本文分析了株洲市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思想上高度重视,但投入力度不够;行动上积极实施,但系统性设计不够;载体上形式多样,但落到实处不够;成效评价上多元考核,但精细化不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株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思想先导,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科学规划,系统设计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摆正心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强化投入和激励,构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保障机制;营造氛围,构建强力推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舆论和政策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5.
危浪  文求实  喻红艳  王畅 《科技和产业》2019,19(12):136-140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作为技能型人才重要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面临着如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挑战。通过招聘大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同时调研相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供需匹配度。结果表明:电商企业需要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商务技能等硬技能教学为主,忽视综合素养软技能教育,同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设未能根据行业技术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及时调整。基于研究结果,从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深化、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重视。"中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目前,"大国工匠"紧缺成为"中国制造"软肋。人社部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技能劳动者仅占从业人员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仅占5%。这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人才培养必须蕴含"工匠精神"的教育。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工匠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金融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把"工匠精神"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略,主要是:以立德树人涵养工匠精神;以技能竞赛磨炼"工匠精神";以典型示范引领"工匠精神";以培养模式护航"工匠精神";以课程内容融合"工匠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培养工匠精神的教育责任。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也要以工匠精神的培养为重点,主要通过实践、专业文化建设、竞赛三个方面,结合教师自身的学习发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高职院校电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还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完全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工匠精神的提出,恰好可以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高职电商人才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高职电商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目标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8日,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511件作品的激烈角逐中,方太"水槽洗碗机"顺利摘得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金智奖。这个产品是怎么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出来的?靠的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和技能人才的培育成长。我们运用多样载体宣贯"工匠文化",熏陶广大员工传承弘扬"工匠精神"。2014年开始,推出"方太工匠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三届,目前已形成工匠流行语、工匠吉尼斯、《工匠之歌》、工匠演讲比赛、名师带高徒、工匠评选、工匠技能比武等丰富多彩的工匠文化活动。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对连续3年举办"方太工匠文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整合学校教育观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和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而职业教育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障碍,解决对策主要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人才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制造业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文章从完善的农民工培训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制培训体系模式和借鉴国外工匠型人才培育模式等方面论述新生代农民工工匠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勇 《改革与开放》2016,(5):110-111
高职教育是培养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教育为片面追求就业率,造成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强调技能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观的培育.在此形势下,要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仅靠技能知识训练是不够的,需不断探索有效对策,加强人文精神知识的教育与培育力度,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观,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贵州某职业院校为例,浅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观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培训基地,作为一名未来教育者的教育院校,高师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育有开拓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地方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文对师范生如何养成和培育"工匠精神"做一刍议,以瞻远性的眼光对师范生初入教学实践岗位提供的微小帮助.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是不懈追求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从而达到培养企业真正需要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但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促进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不仅是现代研究型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研究型人才素质的需要。文章对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必要性、培育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深入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厘清新时代工匠精神鲜明的理论、历史和实践特征,明确新时代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有属性;要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对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促进作用;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政治认同贯穿其中,加快形成多方主体的协同效应,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了影响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因素,研究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