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2P网络借贷现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还未有从宏观角度探索网贷市场利率整体波动性的相关研究。本文运用网贷市场2012-2014年的每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间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存在"逆周期性",并且与Shibor之间存在单向溢出效应。进一步使用AR-GARCH模型来刻画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特征,发现网贷市场利率的波动存在显著的聚集性和反转效应并且具有宽尾的特征,而杠杆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何启志  彭明生 《金融研究》2016,436(10):95-110
P2P网贷利率是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特征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在探究中国P2P网贷利率典型化事实和分析P2P网贷利率与传统金融市场利率之间波动溢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单元和多元GARCH类模型对P2P网贷利率的典型特征以及与传统金融市场利率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网贷利率波动具有集聚性、风险累积效应,同时不具备杠杆效应,对利好、利空信息反应大体一致,这意味着网贷市场风险性强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强。第二,验证了Shibor的基准利率地位,其对网贷利率、中债国债利率都有波动溢出效应,中债国债利率对网贷利率没有波动溢出效应。第三,网贷利率尚处于发展初期,对其他利率的影响作用有限,对Shibor和中债国债利率都没有波动溢出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系列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P2P网贷利率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价格体系核心,其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演进影响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本文在系统回顾P2P网贷利率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文献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多元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利率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发现:首先,P2P网贷利率波动具有聚集性特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并未明显改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困境;其次,Shibor基准利率对于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都具有引导作用,然而与中债国债利率存在双向溢出效应,且动态相关性更强,与P2P网贷利率仅存在单向溢出效应;第三,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动态关系不显著,表明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与人为分割;最后,本文从健全外部监管体制、完善内部运营机制两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P2P网贷出借人的价值共创行为与其对P2P网贷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出借人价值需求特征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均正向影响P2P网贷出借人的满意度,且参与行为对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出借人的学习价值需求和经济价值需求均对价值共创行为和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且调节效应均表现为增强作用。针对上述结论得出利用价值共创提升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我国P2P网贷平台按照股东背景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不同聚类网贷平台成交规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聚类中P2P网贷平台成交规模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存在个体效应。网贷平台待偿余额、净投资者数量、累计停业平台数量与所有聚类网贷平台成交规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而平台借款期限、综合收益率水平、平台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平台成交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利率市场化对P2P网贷行业影响的同时,重点探究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P2P网贷利率的决定机制,并以“拍拍贷”历史经验数据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发现:影响网贷利率的因素主要是信用等级、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借款人之前是否有过网贷成功的案例.网贷利率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而提高,随借款金额的增加而降低,随借款期限的延长而上升,且与借款人之前是否有过网贷成功案例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P2P网贷市场呈超高速发展趋势,P2P网贷平台数量迅猛增长,对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了很大冲击。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在P2P网贷竞争环境中的SWOT分析,认为P2P网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其与商业银行的相互改变与相互融合,最终会构造出一个全新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利率市场化与P2P网贷井喷发展的双重冲击下,作为"正规军"的商业银行到了"不改变就要被改变"的边缘境地,不得不迎合大势去主动介入。本文首先基于我国的政策监管、风险、资源和市场供需四个层面分析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商业银行介入P2P网贷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可能存在的且又无法回避的四大风险,包括政策(监管)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业务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最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先合作、后自立"的介入策略,并进一步从平台定位、组织架构、客户筛选和风险防范入手架构起其可行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具有外生变量的二元VAR-MGARCH模型对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和股价之间基本不存在价格溢出效应;货币市场利率和股价序列均表现出时变方差的特征和波动的持久性特征,货币市场和股市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供给的正向冲击对利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中美国债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一步提高,信息溢出也进一步加强.本文构建动态信息溢出指数,分析了中美国债市场的总溢出、方向溢出及净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中美两国国债市场之间波动率总溢出效应强于收益率总溢出,两个市场存在不对称的双向溢出效应,其收益率和波动率溢出在动态路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显著的时变性.2019年之前两国收益率总溢出水平基本维持在10以内,2019年后收益率溢出指数明显提高;波动率总溢出受金融事件影响导致极端值较多,溢出水平也相对较高.总体而言,无论是收益率溢出还是波动率溢出,多数时期美国国债市场对中国国债市场表现为正向净溢出,中国国债市场更多地受到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P2P网贷作为一种高收益的投资工具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论文分析了股票市场变化对P2P网贷市场交易活跃度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收益率对P2P网络借贷行为交易活跃度有负向影响,即"牛市"使P2P市场交易活跃度冷却,而股市低迷时则给P2P市场带来交易热度.该结论无论是对P2P平台的自身发展还是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VAR-DCC-MGARCH模型分析了沪市基金指数与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的波动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估计了三个市场的VaR,并通过失败检验法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条件相关系数一直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以及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而且走势呈现相似性,但是统计检验显示基金市场与国债市场的相关性不明显。基金市场对自身和股票市场存在显著波动溢出效应,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和基金市场存在一定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给定期望损失概率下,发现基金指数收益率的VaR波动最为剧烈;股票指数收益率的VaR变动风险与均值的比值是最高的;结合剔除其他市场波动影响的VaR发现,三个市场的风险承受度更高,可以接受更大的损失收益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向量乘积误差模型(VMEM)研究了中国、日本与韩国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日本的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既受自身过去波动、收益率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韩国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受前期波动与收益率的影响,但是不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中国与日本、日本与韩国的汇率市场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这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5.
准确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提高P2P网贷平台风控能力、降低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交易数据,综合考察借款人"硬信息"和"软信息"与其违约行为之间的关系。二元Logit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借款人"硬信息"指标中,借款人年龄、借款金额、借款利率、逾期次数对违约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学历、信用等级对违约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是否拥有房产、是否已购车、工作时间对违约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借款人"软信息"指标即描述性文本中的"拼写错误"对违约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借款人"软信息"虽然不可直接证实,但同样具有价值,网贷平台应该多维度地量化借款人的信用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P2P网贷市场中社交朋友网络资本对借贷结果和违约风险的影响,并利用拍拍贷平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借款人在网贷市场中的社交朋友网络资本的质量越高,其借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的利率越低且违约的可能性越低。因此,投资人可以根据借款人社交朋友网络资本的质量来判断其信用水平;网贷平台可以通过鼓励用户之间建立高质量的社会网络来缓解市场中的信用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信用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影响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且利用"新新贷"等P2P网贷平台上的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借款人的学历、婚姻、房产、车产、工作情况和提供的材料数量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婚姻和工作情况的影响较大。最后,针对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雨  李洁  尹志超 《金融研究》2018,461(11):85-97
本文利用中国P2P行业代表企业“人人贷”网络贷款平台的交易数据和中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P2P网络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显著增加了P2P借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P2P借贷市场上生产经营类、买房类和其他消费类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增加效应在生产经营类和买房类借款项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此外,基于异质性的分析还发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借款项目的借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新兴互联网信贷市场的影响机制存在,这为相关部门制定房价调控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进程通常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本文基于三变量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三个金融市场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并以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这一事件作为分段节点,对比了利率市场化两阶段中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债券市场收益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存在单向溢出效应,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特别是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股票市场收益率对债券市场收益率与货币市场收益率对债券市场收益率均存在单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P2P网贷爆发式增长,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领域。本文将全面剖析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P2P网贷的政策动向、发展动力和前景,并将P2P网贷和银行借贷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本质特征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外银行业介入P2P网贷的情况和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P2P网贷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