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业试错的代价并不是一堆泡沫,而是可以扬弃的积累,是“螺旋形”上升的必然阶段。当我们进入理性反思的时候,大可不必去追究谁对谁错,因为谁都不可能超越技术阶段去预想未来。唯有的选择是,立足当今新媒体的技术进步,厘清自身触网的感悟与教训,充分利用前期的技术投入,自觉享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在低成本的分享中实现报业新闻产品的增值,在便利性的分享中促成报业传统机制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错”与“纠错”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转型的“试错”实践,已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我们认为,中国报业创新的关键,就是积极探索经济节能、高效可行的生产方式,抓住了这个关节点,才能纲举目张。  相似文献   

3.
分析报业“本领恐慌”成因,探讨报业“恐慌”的阶段性特点,指出中国报业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4.
董毅敏 《中国报业》2013,(12):53-53
近年来,中国报业协会围绕中心,服务报业,积极推动报业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型升级工作,为报业健康发展贡献了很多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5.
报业焦点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推出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华西都市报的改革经验。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尽管不是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但他们以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自集团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致力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5年来,集团总资产、销售收入、利  相似文献   

6.
报业转型过程中,报纸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赢利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报业的"本领恐慌"正是由于对这些深刻变化"缺乏准备,不能驾驭和摆脱某种危险情境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因此,报业要克服恐慌,走出低迷状态,应着力在业态方面进行创新,寻找新的竞争优势。这对报业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探索实践过程,迫切需要在现有的体制机制内对业态进行变革。业态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因时而变的动态过程,只有把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报业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18日,有“中国第一船厂”之美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SWS)迎来成立15周年纪念日。 15年来,外高桥造船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之信念,风雨兼程、百折不饶。成功跻身世界先进造船企业之列,一再用数据刷新行业纪录,不断改写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业》2010,(10):I0001-I0001
文化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报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体制机制上的革故鼎新,为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如何抓住机遇,完成报业的“转身”,实现新的发展,这是当前摆在中国报人面前现实而紧迫的问题。结合北青集团近几年来的实践,就报业如何“转身”提出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巫业林 《中国报业》2014,(21):76-77
今年11月8日是《合肥日报》创刊5周年的日子。在世情、舆情发生较大变化的当下,如何办一张“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地方党报?《合肥日报》利用创刊之机大胆改革,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编务,取得了较好成效,成为中西部地区传统报业的创新“样本”。  相似文献   

10.
赵俊 《新财富》2010,(6):92-96
同质化危机加剧了竞争,购物中心纷纷通过布局主题特色来增加自身亮点、吸引客流。除了通过建筑创新、展示方法改变以及增加文化特色和品牌资源以外,部分购物中心开始发展多层次多主题的功能复合型综合体,照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走在前列的领头者却也不得不面临“试错”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传统报业面临着新媒体的双面夹击,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西方发达国家报业机构有的关门大吉,有的快步向新媒体转型。面对传媒格局的突变,传统报业在谔然之余,图变求存的呼声日益高涨。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云报纸亮相。具有创新精神的报媒人再次开始寻找数字化生存新空间。我国的数字报业变革,在经历了电子报起家、多媒体突破、全媒体转型之后,正在进入融媒体时代。而“云报纸”则成为数字化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各行各业都在总结30年来改革发展的过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成功经验,报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为此,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报业协会于今年4月份联合发起了“中国报业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从那时起,本刊不断收到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应征稿件。本期开始,我们将在“报业辉煌30年”栏目下陆续刊登应征稿件中的佼佼者。欢迎广大读者继续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3.
侯鸣 《广告导报》2004,(7):150-150
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中国经营报》承办的“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于2004年6月11—12日在北京新世纪酒店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创新改革,提升中国报业市场竞争力”。另外,首次“国内都市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也在会议期间公布。  相似文献   

14.
报业转型的根本是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报业多为事业性质,难以成为市场主体,难以实现真正转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事改企”改革,为报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制后的报业成了文化企业,就具备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股份市场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河宁  王璇 《中国报业》2023,(17):138-139
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开始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寻求突破,主流媒体在把握众多转型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对于报业纸媒而言,需要在新环境下抓住影像视觉传播创新优化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开辟更多传播渠道,克服新环境带来的挑战从而顺利转型。围绕纸媒报业工作中影像视觉传播的转型创新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纸媒工作者加快推进传统纸媒融合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靳静 《中国报业》2012,(18):71-72
报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走入全媒体时代、数字化时代。如何适应社会时代进步,与时俱进,加强技术和制度创新,转变发展模式,人才是关键。只有进一步深化报业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创新人才机制,报业才能在数字化时代竞争中赢得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当报业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而惊呼"寒冬"、"拐点"来了的时候,大家关心和探讨的是报业该何去何从。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不在十字路口犹豫徘徊,而是勇敢地朝着媒体转型升级的大方向迈出了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18.
地市报业     
《中国报业》2009,(7):52-52
本期“地市报业”,我们择发3篇来稿。 宣舒平、孙道荣撰写的《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多元经营——〈萧山日报〉应对危机变局的策略》,介绍了他们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与体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县市区域报纸,萧山日报社也成立了专门的品牌运营委员会。通过提升品牌价值,融合传媒资源,壮大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面对市场环境与经济形势的重大机遇拐点,以及新的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型创新,强化市场竞争力”成为2011年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制约,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报业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地市党报要在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中站住脚,首先得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是顺应时代的必由之路。嘉兴日报社用视觉创新带动报业的全面创新,用三年时间创新三大机制(视觉图片运作机制、评率记者工作机制、人才使用工作机制),为党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