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复混肥的生产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状况。 生产许可证标注混乱 个别复混肥生产企业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冒用其他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有的企业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不是正式的许可证号,而是企业自己随意编了个号码;有的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而在产品的外包装和合格  相似文献   

2.
案情2005年10月12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对H化肥厂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其仓库发现25%复混肥的包装袋无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据此,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予以查封。经立案调查,证实H化肥厂尚未取得复混肥生产许可证,属无证生产;被查封的无证产品共有2批16吨,其中一批6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8月24日,另一批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24日,某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对该县某乡镇农资经销店进行检查,发现该销售店内有30吨某品牌硫酸钾型复合肥,标识标注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有效成份、生产厂家等内容。经调查了解,该单位销售的复合肥料外包装所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是复混肥料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不符合GB18382-2001内容相关规定。该局以该销售点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商品为由,对其进行了查处。  相似文献   

4.
案情介绍近期,某县质监局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开展"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在某复混肥料生产公司的成品仓库中发现一批包装袋标注为复合肥料的产品,数量30吨。经现场调查,该肥料生产厂家只提供复混肥料这种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证证书,  相似文献   

5.
案情2005年10月12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对H化肥厂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在其仓库发现25%复混肥的包装袋无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据此,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予以查封。经立案调查,证实H化肥厂尚未取得复混肥生产许可证,属无证生产;被查封的无证产品共有2批16吨,其中一批6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8月24日,另一批10吨的生产日期为2005年9月5日。以上产品均未出厂销售,无违法所得,出厂价均为每吨900元,总货值金额计14400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以上事实,认定H化肥厂无证生产复混肥行为,违反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决定依…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复混肥生产企业,不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在复混肥标识标注和降低氮磷钾总养分上动脑筋,欺骗消费者。在每袋复混肥中加入“微肥”小包装并夸大效果就是这些不法企业的一大“发明”。并且由开始出现的每  相似文献   

7.
1、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概况 到2012年5月,辽宁省共有194家复混肥生产企业194个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化肥年销售总额在213478万元,但从生产规模来看,按国家复混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CCGF 401.1-2010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在194家企业中,小型企业190家,占企业总数的97.93%;而大型企业只有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05%;中型企业只有3家,占企业总数的1.5%.大中型企业总数不足复混肥生产企业总数的2.5%.从企业规模情况来看,辽宁省复混肥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从生产状态看,连续生产、间歇性生产企业174家,停产20家.  相似文献   

8.
炎炎夏日,驱蚊避暑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问题,物美价廉的花露水此时便派上了大用场。虽然花露水产品大同小异,不过购买时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1.花露水产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花露水属于化妆品,根据相关规定,花露水产品除载有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基本信息外,国内企业生产的化妆品应标注生产许可证号、卫生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进口化妆品应标明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及经销商代理商名称、地址。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复混肥的施用也日益普遍,在高额利润的趋使下,一些不法生产企业用低价的氯化钾代替高价的硫酸钾,或以氯化铵代替尿素及磷酸二铵、硝酸铵等生产复混肥料。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又未标注含氯,致使广大农民给果树追肥时误用。果树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此类投诉案件逐步上升。目前国家尚无复混肥中氯含量的检验方法。为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复混肥的不法行为,蓬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过多次实验,参照设计了一套复混肥中氯含量的检验方法。现简列如下,并简述一些不成熟的拙见,希望得到同行的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委托给现有生产条件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良好的企业进行加工。针对这种新情况,为统一委托加工活动中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标识标注,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八条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作了如下规定:一、有证企业(委托方)委托另一同一种产品有证企业(被委托方)进行生产,委托方负责全部产品销售的,企业可选择以下两种标注方式:1、产品或其包装上应当标注委托方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方的名称、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2、产…  相似文献   

11.
应按无证生产认定和论处 福建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吴振祥、河北怀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宋建斌认为:本案A、B、C、D四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根据<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申请审批程序"对于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或者子公司,应当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应标注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的规定,B、C、D三企业应依照上述规定,分别申请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后方可生产,并分别标注各自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以国质检[2001]41号文发出通知,通知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探寻新的生产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附加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环节委托给现有生产条件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良好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针对这种新情况,为统一委托加工活动中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标识标注,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第八条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九条、第十三条的规定,现将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有证企业(委托方)委托另一同一种产品有证企业…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监督与选择》2008,(3):72-72
编辑您好:我是山东一家企业的管理者。请问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八十八条,"企业必须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是指在产品、包装、说明书上都要有生产许可证标志和标号,还是只要在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复混肥生产企业,不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在复混肥标识标注和降低氮磷钾总养分上动脑筋,欺骗消费者。在每袋复混肥中加入“微肥”小包装并夸大效果就是这些不法企业的一大“发明”。并且由开始出现的每袋复混肥中氮肥1小包、锌肥1小包、磷、钾肥造粒掺拌一起,演变到现在的每袋复混肥中加入1小包所谓的“中微量元素”(以下简称“微肥”)现象。这些做法既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也给执法部门检查带来  相似文献   

15.
近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举报,反映一家化工企业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根据举报线索,执法人员依法对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检查发现,该企业生产85%磷化铝产品,在成品库中查到已经生产包装好并检验合格的85%磷化铝原粉产品100箱,规格1 kg×10罐/箱,箱内有合格证.在该产品小包装上,标注有"许可证XK13-1290013"字样,在其外包装箱上标注有"许可证XK13-1290005"字样.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2期刊登的<四家企业共用一个生产许可证如何处理>一文,就某电缆生产企业(以下简称A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在改制后如何标注、使用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的问题,提出了四种处理意见.笔者认为,这四种意见均不够完善、准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甲市质监局依法对辖区内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发现并查明辖区内A厂在未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假冒的化肥产品,在外包装上标注了B厂的厂名、厂址,同时还打上了B厂的生产许可证标志出厂销售,货值11000元。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28日,根据群众举报,A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对位于某居民小区一楼的李某腐乳加工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加工店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库存加工好的腐乳2000罐,罐体上标注XX红豆腐乳,食品流通许可证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2期刊登的《四家企业共用一个生产许可证如何处理》一文,就某电缆生产企业(以下简称A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在改制后如何标注、使用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的问题,提出了四种处理意见。笔者认为,这四种意见均不够完善、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监督与选择》2006,(3):22-22
(本刊讯)不久前,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各产品审查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QS)和编号过渡的工作。通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