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静之 《企业文化》2005,(3):83-83
母亲身体不好,70多岁的人了,身边 需要有人照顾,于是从家政公司找到了 一个保姆。中年妇女,30多岁,甘肃偏远 乡村人,文盲,一家三口却是分居三地: 自己在北京打工,丈夫在山西煤窑,儿子 还不到18岁也已经到深圳去找活干了。 她很勤勉,每次去都看见她在干活,脸上 带着满足的微笑。从我在母亲家见到她 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弱势群体其实 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0,(14):112-114
2009年春末,42岁的蒋涛有了第二个女儿,这让她重新以母亲的心态审视丽家宝贝。"妈妈在店里购物,奶奶陪着孩子在旁边的婴儿游泳馆游泳,或是在游戏场玩翻斗乐,还可以上早教课、拍儿童写真。"  相似文献   

3.
魏宝 《乡镇论坛》2020,(6):23-23
母亲今年已经70多岁了,岁月染白了她的双鬓,生活压弯了她的脊背,唯一不变的是她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母亲在老家时,一直在村里的小学做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4.
在沈阳市辽中县的第一高中,有个17岁的女孩——宋非非。她出生刚10个月.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宋亚鹃带着她住到哥哥家,靠做针线活儿维持生计。后来,母亲与木匠王洪达组成了新的家庭。  相似文献   

5.
苌汪 《上海房地》2010,(11):64-64
伦敦市民安娜·怀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42岁。她的丈夫5年前因意外事故去世,安娜因此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保险赔偿金。安娜家习惯于租房居住,住腻了就可以另换新址。三个月前,安娜再次来到亚当房屋中介公司,她又准备搬家了。  相似文献   

6.
从母亲生病住院说起那年春节后不久,母亲早上起来,突然晕倒在地,一看就知道是脑溢血。我们急忙把她送到医院,还算好,溢血不多,经抢救,不两天就苏醒过来。那年,她77岁。我们三姊妹都在上班,只好轮流在医院陪护。我自告奋勇,每天晚上陪在医院。母亲天天要输液,从上午9点多输到半夜三更,只有守着她输完液后,我才  相似文献   

7.
李健 《英才》2014,(6):89-93
前一天是母亲节,李慧却未能回家陪家人吃个团圆饭。作为负责戴尔北区及东区商业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她的日程排得非常满,她只能告诉母亲,这周我会回去,但具体什么时间还不一定。李慧的先生也来自IT行业。在这个典型的"双IT成员"家庭里,李慧能够用"贴心"的办法来平衡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8.
“真是蠢得一无是处!”大街上,一个母亲在恶狠狠地教训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原因是那小孩走得离她远了些。这位母亲在说这些话时,嗓音大得足以让附近过往的行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而受到训斥的小男孩只好默默地回到母亲身边, 低垂着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这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有  相似文献   

9.
18岁的她做了一个在常人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决定:收养孤儿21岁的她已是36个孩子的母亲和老师  相似文献   

10.
波涛 《房地产导刊》2010,(9):111-111
母亲22岁生下我,现在我45岁了,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母亲。而母亲已经67岁了。如果母亲可以活100岁,那么母亲还可以活33年。想到这些,如果我依然半年回家看她1次,我这一生和母亲就只有66次见面机会了。  相似文献   

11.
家和万事兴     
母亲今年八十岁,仍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硬朗。据母亲讲,60年前,当她第一次踏进夫家大门时,面对家徒四壁的现实,只有18岁的她心中便“凉了半截”不过,正是那一刻的坚持,最终让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在家庭中收获了一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眼神     
焦喜俊 《乡镇论坛》2009,(12):48-48
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弟兄七个。有了我三个哥哥的时候,母亲决意再生个女儿,好帮她料理家务,可接下来她又生了我和三个弟弟。当乡邻们都在替母亲愁苦时,她却笑笑说:“小子皮,好养活。”  相似文献   

13.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其间,访华代表团成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格兰特女士不经意间对中国友人提到她40年前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事,这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协和医院却给了格兰特女士一个意外的惊喜:医务人员很快就从病案室查到了格兰特母亲当年的病历,里面存有她本人详细的出生记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煤气中毒,梁远泉的母亲变成植物人。他的兄弟姐妹觉得,花费几十万的巨资抢救75岁高龄的母亲,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但梁远泉却背着母亲,独自踏上漫长而艰难的救母之路。经过一年时间不懈的努力,母亲苏醒过来了。可是苏醒后她却不会笑。梁远泉日夜把自己的脸贴在母亲脸上,用自己的笑脸去抹平母亲脸上扭曲的表情。他的浩瀚孝心终于唤回了母亲的微笑。母亲遇难,救与不救手足翻脸梁远泉的家乡在陕西安康市的乡下。他是家里第九个孩子,上面是六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这样一个孩子众多的家庭里,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23岁…  相似文献   

15.
恬鹂眼睛盯着电脑,苦苦思索着文案,那支笔在她手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每当写不出东西时,她总会这样拼命转着笔。昨晚她辛苦熬了通宵写出的文案,副总只看了一会儿就退给她了,他的话仍在耳边:"全是漂亮的包装,老套、不实用。要写创新的,你写的这个操作性不强。你看你同事做过的策划,总有新点子……"三十分钟过去了,恬鹂觉得自己的思想被抽干了,什么都想不出来。内心有个声音在说:"我其实什么都不会","我是个笨人","别人都比你强","逞强吧,我本来就适合做助理,做什么策划?"……想着想着,眼泪差点掉下来。  相似文献   

16.
老王的委屈     
"左边是什么?你再说一遍。"用户没听明白左边是什么。"煎肉。"老王用方言又说了一遍。"请你用普通话再说一遍。"用户还是没听明白。"煎鱼。"没办法,老王不耐烦了,用很蹩脚的普通话又说了一遍老王是我的同事,20世纪90年代初跟我同在地籍科工作。那时的她其实并不老,四十多岁的样子,工作认真负责,却经常受到用户的投诉或是直接跟用户争吵。这让领导没少批评她。每次挨领导批评,她就委屈得掉眼泪。老王的委屈我知道。老王是本地人,讲一口地道的方言。这在我们那个小县城也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7.
那是1989年的冬天,我上高一,在省城一家医院治疗两个月后,返校不到一个星期,我再次因头痛难忍而被同学护送回家。 母亲看着痛苦不堪的我,眼睁睁看着我的学业就这样被耽搁,泪水哗哗地从那双惆怅爱怜的眼睛里涌落下来。母亲本是个坚强的女人.在繁重无助的劳作中瘦弱的她一个人耕种着十余亩田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她都未曾哭过。这一次母亲却哭了,哭得很心酸,我知道她不仅是为了疼爱,更重要的是她不能看着她这一生中仅存的梦想就这样  相似文献   

18.
苦涩童年1957年12月5日,雪花纷飞的圣诞节清晨,一个不足7个月的婴儿出生了,这是一场失败婚姻的弃儿。出生后,母亲像躲避瘟疫似的没有看她一眼就走了。医生把这个可怜的早产儿放进暖箱中,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个婴儿就是张艳。张艳的童年苦涩而幸福。生母遗弃她时,一位远亲收养了她,靠给别人洗衣服、当保姆养活张艳,  相似文献   

19.
    
母亲手上的茧很厚很硬,母亲是一名教师,那是在漫长的忙碌岁月中随着一茬茬的桃李满天下而渐渐磨出来的。她那手指中间一块块特殊的茧则是在多少个寒夜晓灯下随着批改作业、缝缝补补而逐渐加厚的。  相似文献   

20.
她从小就够努力,可命运却总是跟她开玩笑。 为了能读书,她6岁起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到了卖柑橘的季节,她常常凌晨两三点钟就得起床,走十多里的山路,帮母亲把柑橘背到街上,然后再赶到学校上学。即使这样,上到初中还是被迫辍学了,因为家里还是供不起她念书。母亲说,我的这个娃儿几乎都是饿大的,不是喂大的,命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