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包括:基地建设、搬迁集中和后续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能盲目进行,需要先做好规划设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民集中区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一个艰巨任务,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农民认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集中居住模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完善社会保障让农民无后顾之忧等措施,切实依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民集中区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一个艰巨任务,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农民认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集中居住模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完善社会保障让农民无后顾之忧等措施,切实依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号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土地流转现象就大规模出现了.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双流区集中居住的土地流转现状、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6.
要保护农民的权益,常常可能实现不了土地的最高收益,要实现土地最高收益,又往往容易侵犯农民群体作为产权主体的权益。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钟浓 《乡镇论坛》2008,(8):26-26
巴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发生经济和金融危机,但其农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农牧产品出口现已成为巴西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巴西农业之所以能够保持良性和快速发展。较为合理的农业税收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流转关键在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土地流转,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忽视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随着土地流转在规模和速度上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影响我国今后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演变过程入手,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为进一步分析福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记者最近在安徽省砀山县采访了解到,这个县近年来采取少批多征、批非征耕、未批先征等手段,违法占用农民耕地千余亩,引发冲突,造成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极度紧张。记者对此事的调查引起了安徽省领导和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中。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农民分散居住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农民集中居住的探索和实践,建成了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区。然而,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对于如何进一步盘活农民集  相似文献   

11.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模式是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一大重要工程,随着一块块宅基地陆续腾挪,大量集体土地的重新集约利用将逐步影响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实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和后续土地流转中的一系列问题也陆续显现。为了研究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模式对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影响,笔者调研了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模式的实施,分析其在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的影响,并就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们在宁乡县档案馆和刘少奇纪念馆,查阅到刘少奇与王光美1961年5月回故乡湖南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调查研究的档案史料,刘少奇同志注重倾听基层声音、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的风范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其中,他与几位农民"秘书"的故事,更深深打动着我们。  相似文献   

13.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参与土地流转的各方而言,农民虽然是流转的主体但是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农民的权益遭到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土地流转中如何保护农民权益成了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的分散化经营不利于技术的推广,把大量的劳动力限制在土地上,从而阻碍了农民增收,要使农民走出这个怪圈,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必须走土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的河南土地托管经营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正面临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只有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才是根本出路。分散到户的零散责任田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程度低;二是耕种过程科技含量低,无法实现高效化;三是弱势农户无力耕种导致贫困化;四是传统耕种模式造成农民收入的单一化。围绕如何破解这四个难题,本文在实地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农村土地托管发展现状,实际解析其运行模式,以及取得的新成效,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探索出一条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农村土地“分”的优势与“统”的功能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7.
《乡镇论坛》2010,(31):41-42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某镇一位姓李的农民来信说:我村有一块上百亩的土地,由于发现了煤炭资源,被国家征收开办煤矿。现在煤矿已经开采完毕,该土地已经塌陷不能使用。我们想问的是,该企业对土地已经不再使用,我们对该土地可否主张所有权?该土地是否属于我村所有?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加速导致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农民面临着岗位少就业率低、受歧视就业难、缺中介信息少、无技术工资薄等诸多困难,本文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户籍制度、政府职能、农民受教育程度等几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发挥政府领导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市场机制,以及提升农民素质等改善城镇化进程中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乡镇论坛》2009,(20):15-16
“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把黄岛区打造成为一个富饶美丽、和谐文明的国际化新城区。”  相似文献   

20.
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村土地收益,但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即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缺失、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不完善以及审批制度低效,使得农民无法从土地中获得除农业收入以外的其他财产性收益,制约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因此,应该改革土地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征用机制、规范土地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