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虹 《武汉金融》2003,(11):19-20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多地运用公开市场、利率等市场化手段操作,人行大区分行如何建设辖区货币市场,为总行货币政策操作培植基础,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人行武汉分行辖区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业务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辖区货币市场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货币市场发端于80年代初期,经过20年的变迁,其市场规模、交易条件及结构体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站在货币市场的角度,还是站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角度,我们都会发现,我国的货币市场与发达的货币市场相比差距较大,而若站在金融市场的角度,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从货币市场风险、各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赵斐 《西安金融》2004,(4):46-47
2003年度,人行西安分行所辖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成交量再创新高,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增大,利率敏感性进一步增强,银行间市场成为央行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平台的功能日益明显。一、西北五省区货币市场发展基本情况(一)西安市隔夜拆借市场稳步发展西安市辖区金融机构隔夜拆借业务自2001年12月27日恢复并进入业务试运行阶段以来,交易系统运转良好,网络通讯系统运行通畅,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目前参加系统交易的成员单位有25家。截止2003年12月19日,西安市辖区金融机构隔夜拆借系统累计成交71笔,成交金…  相似文献   

4.
彭兴韵 《银行家》2005,(4):22-27
随着1996年4月1日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正式运行,中国货币市场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与资本市场的大喜大悲相比,中国货币市场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发展却是中国金融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赁币市场不仅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场所,还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力援军。然而,由于货币市场更多的批发业务性质,难免使不少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货币市场的运行状况知之不多,甚至产生某种误解。为此,本期特刊发一组有关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文章,以期引起各方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西南金融》2002,(8):9-12
近两年业,西南地区的货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参加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市场成员交易量也大幅增加,市场成员交易量也大幅增加。本文以翔实的数据,较为全面地回顾和分析了辖区货币市场业务的发展和特点、市场交易成员的运作和效果,肯定了人民银行推动贷币市场业务发展取得的良好成效,并针对当前市场业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栋 《中国金融》2001,(1):32-33
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不仅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有效的市场载体,同时也为各商业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了调节资产负债结构、强化资产流动性管理的市场手段及工具。因此,积极推进货币市场体系建设,对不断深化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最终建立、健全以市场间接调控为手段的央行货币政策机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有效依托区域综合资源禀赋,在总体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适时推进辖区货币市场建设的步伐,有效实现金融市场化体系建设和区域金融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充分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更为全面地定义了金融生态,将资本市场子系统、货币市场子系统、外汇市场子系统、黄金市场子系统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子系统纳入金融生态中.首先,探索性的界定了金融生态.随后,选取其他金融生态子系统的代表指标,通过ADF检验,多元回归探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其他金融生态子系统的作用,由此判断货币市场的稳定对其他金融子市场乃至金融生态整体的影响力,并借用计量模型来测定这些影响,说明货币市场与其他金融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货币金银业务作为央行分支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管理着整个辖区的货币发行,负责调节辖区货币流通和人民币的反假工作,既是辖区人民币业务的管理机构,又是人民币流通市场的服务机构。货币金银业务的每一项工作几乎都与人民币现钞相联系,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潜在的风险也大。  相似文献   

9.
论货币市场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货币市场功能认识上的不足,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轻视货币市场,客观上采取了一条“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货币市场具有短期资金融通功能、管理功能、政策传导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功能等四大功能,在金融市场以及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货币市场基金的创新层出不穷,从场内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ETF的推出,到T+0到账模式的升级,再到支持还贷、网上支付等功能,货币市场基金已成为理财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此外,最引人注意的是,从历年情况来看,相对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在收益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见表1).笔者借此机会,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功能进行一一梳理,以期投资者能对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选出适合自己的货币市场基金.  相似文献   

11.
卢遵华 《银行家》2006,(2):84-85
2005年我国货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央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大量发行,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债券和质押式回购交易活跃。货币政策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增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货币市场零利率基准逐渐形成。国际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指标(Reference Index),基准利率一般满足以下特点:指标含义简单明确,易于投资者理解和债券定  相似文献   

12.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货币市场基金与股权、债券类基金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我国基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在完善市场建设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货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因而其货币市场也各呈特色.本文主要对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货币市场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货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因而其货币市场也各呈特色。本文主要对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货币市场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分是相对的,两个市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有大量相同的金融工具和市场参与者,资金经常互相流动,货币市场利率与资本市场收益率共同形成了金融市场收益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化发展态势愈加明显.资金把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货币市场的参考利率一般有隔夜回购利率、7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能够引导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和总体走势;公开市场操作影响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走势;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情况与货币市场利率具有较强关联性,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文章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育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将数量较大的短期国债拆分发行;剥离一定数量的央行票据,定期定量滚动发行;采用做市商制度对较长期限的回购利率进行双边报价。  相似文献   

17.
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基金,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现状,并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市场的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货币市场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分析了当前我周货币市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业务创新,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刚露萌芽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研究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入手,分析了制约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它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市场基金最初产生于美国。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恶性竞争美国国会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规定了上限.这就是所谓的‘Q条例’。在货币市场基金出现之前.美国个人投资往往难以进入货币市场.获得高于“Q条例”的收益,1971年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这一状况。方面,货币市场基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