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深化对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性的认识。不能只讲公有制为主体,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只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存在着公有制经济还占不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该不该占主体地位、主体地位问题有没有必要争论等认识问题。坚持中央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努力破解在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3.
蒋晓云  王树民 《经济论坛》2004,(15):151-152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提出并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充分认识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有当它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才能得到体现和有效发挥。因此我们既不能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公有制的优越性,也不能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盲目追求扩大公有制的范围和提高公有化的程度。正是在坚持和继承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想是对十五大以来相关论述的理论创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新形势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途径有:构建"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坚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中介机构和制度;规范企业员工持股。  相似文献   

5.
公有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式,把社会主义与资本耦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找到与其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存在形式。坚持公有制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有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有制和资本及公有资本的矛盾二重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才能不断夯实公有经济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值得深切关注。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为此,需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贯穿的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坚决地抵制“西化”经济思潮对公有制经济的侵袭,尤其要系统地深入地揭露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理论表现;充分阐释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主体、主导和支柱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传统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都是公共财政对外全额投资或参与部分投资的结果,只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主导性和调控性的公共财政才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董瑞芝 《经济师》2001,(5):165-16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列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样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将伴随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稳定下去。因此 ,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首先必须弄清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涵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首要涵义是指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控制力上。国…  相似文献   

9.
经济上不搞私有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上着力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必须着眼于纠正私有化"改制"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的不良经济态势;科学地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把调整产业结构同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公有制实现形式结合起来;遏制通货膨胀,必须重视市场供求关系与所有制关系的内在联系,振兴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资料测算,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在数量上不再占有绝对优势,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公有制是否还是主体地位的争议。事实向我们展示,中国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理解的关键在于: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的关键是其主导作用和控制力;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几点思考——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习修轩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就如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实践的产物,是切合我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重新理解通常所说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条件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公有制经济中大量非纯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出现,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交换过程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强弱信息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相互地位转换的角度,论述了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商品的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警惕“公有制为主体”流于空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中央文献和我国宪法一贯坚持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必须以坚持和发展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中的这一重要思想,对我们今后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量化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临界值为尺度,划分1979年以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阶段性,结果发现,至2003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此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以致现今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已经动摇。国有经济改革取得多方面的成就,但存在方向性的偏差,亟需采取战略性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替代单一公有制结构,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的总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这种多元所有制结构,并不意味着存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从其整体性上看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郭裕荣 《时代经贸》2007,5(12X):206-20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营领域不断扩大,规模逐渐壮大,企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其工业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大,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民营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考察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调整的历程,研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形成。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由"补充"上升到了"重要组成部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由"方针政策"上升到了"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为主体一起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到"制度内"、从宏观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微观企业实现形式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必须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重视所有制问题,不能淡化.所有制不是指物的隶属关系,它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当今条件下,公有制的内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任何国有制都是公有制,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才是公有制.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一是指量上占优势,公有资产应该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数应该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总就业人数中占优势.二是指质上有控制力,即国有经济应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应该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就经济运行来说,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保证经济的运行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来说,国有经济有能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越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略论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晨慧 《经济师》2004,(2):40-4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变革轨迹的回顾 ,不难发现影响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基本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需要 ;另一个因素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 ,发展经济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 :一是对公有制经济在不断进行更灵活的理解与调整 ,而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提升空间和地位 ;二是始终没有逾越的底线是———公有制为主体。未来仍将沿着既往的趋势发展 ,即生动的改革实践牵引着所有制理论的突破 ,突破的方向是对公有制不断进行更灵活的理解与处理 ,减少国营经济的领域和比例 ,对非国营经济不断提升空间和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