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才》2012,(11):22
2011年2月,华为给美国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它被不公正地挡在美国市场门外,并请求对它在美国的经营活动进行正式调查。作为回应,11月,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对华为和另一家中国电信服务供应商中兴展开了调查。一年后,调查报告出炉,结论却令人遗憾: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政府不要与中国的两家电信公司进行商业交易,美国公司也应该避免购买这两家公司的设备。此报告称:中国政府大量补贴华为和中兴,他们对中国政府忠心耿耿;如果允许这些中国公司在美国从事商贸活动,将会使中国政府有能力轻易截取通讯内容,对大坝和电网等重要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  相似文献   

2.
孙瑜 《英才》2012,(6):46-49
"中兴与华为都在积极寻求转型,不约而同的走向三个新方向:终端市场、企业级市场以及运营商服务市场。"在一场关于"老IT新路"的思辨中,比华为还早2年成立、已经"27岁"的老牌通信企业中兴,仍旧被总裁史立荣称为"小伙子"。位居全球通讯设备商第五的中兴,与排名一二的爱立信与华为相比,100多亿美元与300多亿美  相似文献   

3.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5,(17):82-83
崇尚研发学中兴、市场学华为的郑海涛,用5年的时间让数码视讯成为数字电视领域的一匹黑马提到中兴和华为,郑海涛的表情就立刻丰富了起来。在创立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之前,他在中兴工作了8年,而华为不仅在通讯领域是中兴多年的老对手,在数字电视前端产品领域又是数码视讯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郑海涛乐道于中兴、华为在通讯领域的崛起轨迹,但更让他得意的是,数码视讯正在数字电视领域复制中兴、华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对比分析华为与中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1)评价文本中华为员工的工作满意评价整体略高于中兴员工,且两家公司员工的工作不满意评价均高于工作满意评价;(2)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两家公司员工对工作成就感与薪酬满足关注较多;(3)华为与中兴员工在加班、工作压力、人性化方面均感到不满意。对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两家企业的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运用质性分析软件 Nvivo8.0对比分析华为与中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发现:(1)评价文本中华为员工的工作满意评价整体略高于中兴员工,且两家公司员工的工作不满意评价均高于工作满意评价;(2)在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上,两家公司员工对工作成就感与薪酬满足关注较多;(3)华为与中兴员工在加班、工作压力、人性化方面均感到不满意.对华为和中兴员工的互联网评价文本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两家企业的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刚 《人力资源》2011,(6):79-81
2011年4月28日,华为在欧洲起诉中兴侵犯其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隔天中兴即在国内提出反诉。华为中兴诉讼战的背景是:目前欧美电信行业由3G升级至4G带来了巨大市场机会,并且中兴在欧洲市场有出人意料的突破。虽然这场诉讼战的最终结局难料,但从华为最近的行为可以看出,其主动管理知识产权库的能力越来越成熟。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司到底做了什么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事?"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要求政府阻止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市场后,这成了9日舆论场中最热门的问题。世界不少媒体质疑该报告没有提供任何关键证据,对美国此举它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英国《金融时报》称,考虑到华为能轻松打开世界其他市场,你能闻到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味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文章称,抨击中国公司是华盛顿所有人都能达成的共识,完全可以跨越党派  相似文献   

8.
何春梅 《英才》2011,(7):82-83
作为原四大电信设备商"巨大中华"之一,大唐电信在中兴和华为迅速崛起后,饱受夹击,之后又因误判了产业机会,反追无力,结果只能远远地望"中华"项背。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智能手机大爆发的一年,中兴的老对手华为、联想、酷派和新对手小米都在高速增长之时,中兴终端的收入反而下降了25%。 仔细来看一下,中华酷联这四大传统手机制造商,各自走了不同的道路。华为一骑绝尘,荣耀拼出,与小米华山论剑。  相似文献   

10.
管理应变     
中国不少企业正在向国际性企业转变。联想通过并购已将未来的赌注瞄准了海外;海尔在美国办厂,显示了市场转移的雄心,起步后即引起全球关注,被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中小企业品牌";华为、中兴等在发展中国家也表现不俗,成为"来自东方的市场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冯海超 《英才》2013,(9):42-43
集众多概念于一身的大唐电信,又把触手伸到了最火热的游戏领域。大唐电信这次是真的"要玩"游戏了。时至今日,仍有人将大唐电信与华为、中兴对比,缅怀那段"巨大中华"岁月。作为大唐电信集团的上市子公司,根正苗红的大唐电信(600198.SH)拥有强烈的通信基因,曾经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2.
华为在美国的竞争对手很多,但在长达58页的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调查报告中,唯一出现的对手就是思科。此报告提到思科是因为"有证据显示,华为漠视美国公司和实体的知识产权"。至此,这份报告中所有关于"国家安全"、"华为身份"等指责终于落到了实处,华为被美国以安全名义拒之门外,还是因为多年前与思科的知识产权纠纷。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报从一名熟悉思科销售策略的人士手中,获得了2011年9月由思科发布的长达7页的陈述,以  相似文献   

13.
肖明超 《数据》2011,(8):20-2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海尔、联想、华为、中兴、TCL、海信、吉利等品牌为代表,中国品牌正在试图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4.
1月20日,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为努比亚和苏宁的合作站台,苏宁入股努比亚成为二股东靴子落地。这或许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了。这时候还能让低调的侯为贵亮相,可想而知此事的重要性。掌舵中兴31年的侯为贵即将正式交棒。中兴已过而立之年,本应正当年轻气盛,但近几年在一些后起之秀的角逐下,中兴显得疲于应付。早几年,中兴还能依靠运营商业务与华为抗衡,但自从涉足终端业务之后,中兴势头大跌,从去年开始才逐渐有所好转。三年前,中兴成立终端子品牌努比亚,从此成为侯为贵的心头肉。  相似文献   

15.
美式玻璃墙     
来自中国的商人开始挑战美国支柱产业,尽管雄心重重撞在玻璃墙上,但他们却不会就此退缩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2012年9月13日举行了一次罕见的公开听证会。来自中国的两家科技公司高管在会上接受议员质询。华为和中兴,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搏杀,终于有了一次成为"战友"的机会。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16.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一定对毛泽东写于1938年的这篇著名的文章《论持久战》相当熟悉,而且深有感触。因为当前正是"华为的1938年"。日前,华为被澳大利亚官方明确禁止参与NBN(宽带网)项目投标。华为的欧美扩张之战再遇阻力。此前,华为曾在2008年和2010年两次尝试在美国参与收购,都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同时其在美国扩张情况还被当局政府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7.
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电信装备企业在长期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积系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体现在风险防范、海外研发、知识产权管理和薪酬激励等方面,对其他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需要合理的借口,安全似乎成为一个万能理由,10月8日,在一份有关华为和中兴的调查报告中,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它们制造的设备可以通过遥控向中国发回数据,有间谍嫌疑,应该对其在美开展的业务进行严厉限制。  相似文献   

19.
胡刘继 《英才》2013,(5):24-24
开拓自主手机品牌不过两三年时间,华为已赫然将LG、HTC、索尼等浸淫手机行业多年的业界巨头斩于马下。据IDC的研究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机出货量TOPl0中,三星和苹果分别以29%和21%的份额排在前两位,第三名就是华为,其份额升至4.6%,之后依次为中兴、联想、LG、索尼、RIM、HTC、酷派。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9月4日、5日,在"科技助力行业成长——万科物业发展模式"研讨班上,万科物业首度对外详细介绍了"睿服务"体系,在业界激起强烈反响。"睿服务"体系是万科物业携手华为、中兴、阿里云等高科技、互联网巨头,在打造物业服务O2O模式上给出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以颠覆性的创新手段,重新定义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模式。万科物业"睿服务"体系基于以"易化"(Facilitation)、"智能"(Intelligence)、"信托"(Trusteeship)为导向的"F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