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具有独占性和垄断性特点,拥有这种资源就拥有了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兴安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阿尔山旅游资源的高度组合性和稀缺性,更是一个潜在的优势。但是,要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2.
《资产与产权》2002,(3):34-35
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金元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总数的72%,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遗迹随处可见。我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前进的步伐却迈的很快,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我省产业结构的重头戏来抓,舍得投资,花大力气进行宣传,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我省旅游产业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势头。旅游产业是不少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它具有可重复利用、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安置大量劳动力、对环境污染小、同时还能直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突出优势。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块宝贵资源的利用,认真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研究旅游业的科学管理,同时还应研究旅游业的评估、旅游业的转让等实际问题,切实把大力发展我省旅游业的工作做好,开创我省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蓝旭鹏 《改革与战略》2012,28(4):155-158
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屈建元 《发展》2008,(9):10-11
近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培育,通过主打“祁连风光、石窟艺术、丹霞地貌、裕固风情”四大旅游精品项目,使旅游业在宣传张掖、促进肃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旅游精品项目的开发运作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裕固风情游作为精品中的精品,其主导作用不可替代,其独特魅力必须彰显,其人文价值必须提升,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经济价值尚待有效开发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李德明 《发展》2016,(4):33-34
大景区建设是以核心景区为支撑,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景区产品体系,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整合景区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综合性旅游功能区的战略举措,其目的就是通过空间扩大、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动、行政界线突破、品牌升级来全面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武山县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区段,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目前,该县旅游产业还处在分割管理、分散经营阶段,开发比较粗放,服务比较单一,发展层次还比较低.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的转变,必须走大景区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国内各地纷纷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但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各地文旅的产业价值并不均衡。中国文化旅游要看三国,三国文化旅游要看曹操。和曹操相关的文化旅游,最具海内外华人世界的市场号召力,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国内各地纷纷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但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各地文旅的产业价值并不均衡。中国文化旅游要看三国,三国文化旅游要看曹操。和曹操相关的文化旅游,最具海内外华人世界的市场号召力,  相似文献   

8.
齐冬红  陆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40-142
工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中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工业旅游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通过产业开发提升其整体竞争力。文章以唐山工业旅游开发为例,在采用SWOT方法分析唐山工业旅游开发整体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业能力和强化产业关联来推动唐山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2010,(9):1-1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产业。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对于推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加速辽宁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必须要像抓县域经济、抓城区经济建设那样重视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杨武 《发展》2008,(4):59-60
卓尼是甘南州旅游资源大县,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良好机遇。卓尼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旅游框架体系已初具雏形,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为了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卓尼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支柱产业来抓,就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加快旅游业深层次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胡滨 《中国经贸》2014,(17):178-179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如何在开发旅游资源中注重环境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甚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河北省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对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济南都市圈旅游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杰  李梅娟 《山东经济》2009,25(6):149-155
济南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建立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良好基础条件。但目前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还存在机制、产业等诸多制约因素。应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增强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体系、打造品牌和黄金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措施推进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以顺应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升济南都市圈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经济》2007,(4):33-35
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清水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已为旅游业的发展储备了充分的条件。加快发展清水河的旅游产业,不仅是本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锻造全市又一名牌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极化效应日益增强,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未来河源旅游的发展定位,要充分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尽快将河源城市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品。河源在发展城市旅游时,应继续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城市化整体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奉化接轨宁波的先导产业、最具优势的生态产业和最具辐射功能的引擎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着眼于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整合发挥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构筑溪口景区以山水人文为依托、中心城区以文化休闲为依托、象山港滨海区域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旅游“金三角”格局,形成山海相依、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分工合作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推进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目的地向旅游消费地转变,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16.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葆 《北方经济》2010,(16):82-83
荼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荼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制定和完善促进旅游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发省内旅游资源,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全省国内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和文化科技交流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旅游业的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所给予的三年保护期的结束,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一体化:长三角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勇军 《宁波经济》2004,(12):38-39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和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三地在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等方面都各有优势,加强合作,有利于构建“大旅游”格局。三省市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出区域特色,共同促进三地之间的旅游经济合作与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探索海岛二轻工业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促进二轻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联系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二轻工业经济要提升,必须有机的融入无烟产业(旅游业)、绿色产业(开发农业)、蓝色产业(海洋产业)诸产业的发展之中,积极改造、嫁接传统产业,培植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附加值产品.目前要紧紧围绕旅游业作文章,狠抓旅游产品的开发拓展,把有"海天佛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作为契机,逐步推进海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