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芸,26岁,是民企职员,她先生年长她3岁,两年前留学归来,是家外企的工程师。两人暂时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目前,小芸月收入2000元,她先生月收入18000元,两人每年还有3万元的年终奖。 尽管只是个“二人世界”,她俩每月日常支出就有9000元。这其中车辆等交通费是2000元,房租是2500元。小芸的家庭开支合理吗? 她们准备一年内贷款买房,但不知能够承受多大的贷款额度? 小芸和先生对理财既不懂也没时间。金融资产主要就是17万元存款和回国前买的约值41000元的外国基金。她们想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不用整天操心,却有较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2.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除裤带妈妈带4岁的孩子到超市购物,入店后便去掉了孩子的裤带。售货员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妈妈说:“他两手忙着提裤子,就不能到处抓东西了。”口吃有一个人在银行开户,委托银行职员为他填表:“您的姓名?”“费费费雷罗·彼彼彼得洛维奇·帕帕帕里奇”“对不起,您口吃吗?”“不,我父亲口吃,那个为我进行出生登记的官员简直是白痴!”最佳搭档做一道好沙拉需要四个人: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倒油,一个惜财如命的人放醋,一个老谋深算的律师撒盐,一个歇斯底里的疯子搅拌。纸团正在看书的阿凡突然收到从后面传来的裹得很厚的一个大纸团。他很兴奋地剥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准客户”所谓准客户,就是指可能购买的客户。准客户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购买力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直销员分析一个客户时一定要分析:他有支付能力吗?他买得起这些东西吗?比如,向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元的上班族销售一部奔驰车,尽管他很想买,但付得起吗?2.有购买决策权他有决定购买的权力吗?找一个没有决定购买权的人销售,是很多直销员最后未能成交的原因。尚东在广告公司做广告业务,他与一家公司副总谈了两个月广告业务,彼此都非常认同,但是总经理是副总的太太。你想想看,太太当总经理先生当副总经理,他有权力吗?尚东白白浪费…  相似文献   

5.
颖一 《英才》2005,(1):62-62
各家银行对于提前还贷的政策各有不同。贷款利率提高,是否应该提前还贷? 现已不是争论的焦点,因为凡是手头有余钱,又想提前还贷的人,现在已经把余钱还上了。但是,此次加息却让大多数贷款买房的人想到另—个问题,“如果预计未来会提前还贷,应该怎样贷款才合适”?  相似文献   

6.
郭子龙办公室的书架上,有一张照片非常醒目: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拿着一枚黄橙橙的奖牌.作为潮汕人的郭子龙带着点自豪的声调介绍说:“这是我儿子获得少儿围棋赛冠军的相片.”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说起自己的儿子,郭子龙讲了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儿子9岁的时候找到他说:“爸爸你能不能借200万给我?”郭子龙以为听错了.儿子又重复一遍说:借200万!郭子龙很奇怪,“小小年纪,你要200万干嘛?儿子说:“我们家旁边那个高层楼盘我关注很久了,今天开盘,3万一平米,现在买便宜,业主还能打九折.”郭子龙很纳闷又问:“你买房干嘛?”  相似文献   

7.
当相当一部分中国年轻人已经学会花明天的钱.成为专家嘴里的“房奴”的时候.最近又有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居住必买房是危险导向”.大多数靠工资吃饭的年轻人应该是租房而不是买房。  相似文献   

8.
次级贷款风波说白了就是美国房奴还不起买房的按揭贷款,而这些按揭贷款已经资产证券化打包成了一种债券,债券持有人收益得不到保障,导致了持有人狂抛这种次级债,全球资本市场为此发生危机。商业银行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信贷业  相似文献   

9.
三个筛子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0.
当年打造花旗帝国的金融奇才,用慈善方式来找回他想念的管理公司的感觉“这是你的最后一件交易吗?”“这是你的最后一篇文章吗?”饶舌式的反问,坦率、自信、不甘人后,典型的桑迪·韦尔语言。他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金融巨头之一,却仍然没有安全感。他雷厉风行,脾气暴躁,雄心勃勃。直到做成了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国,他也不愿意对自己的传奇生涯划上一个句号。然而,这就是桑迪·韦尔的最后一件交易了。1998年4月,花旗和旅行者宣布700亿美元的惊天合并,65岁的桑迪·韦尔臻至事业的巅峰,之后的事就没什么劲了——金融危机、“9·11”、安然事件,他2003年和2006年把花旗集团CEO和董事长之职  相似文献   

11.
“如果给你100万,你是付首付,还是返回校园继续学习?”曾经,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买房.但如今这道看起来并不棘手的选择题,越来越多的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当然是重返校园.”但这条路真的适合每一位职场人吗?  相似文献   

12.
房奴与房政     
房地产界大量生产房奴,有有大声疾呼要拯救之,要挟政府采取行动;有人振臂高呼不买房主义,听说也有趋附者众,不过,我有妙言而先,“只为富人盖房”等于“只为妓女买单”,“不买房主义”等于“不嫖娼主义”等式两边如何推衍,本短文恕不予推究。  相似文献   

13.
文硕 《公司》2003,(Z1)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我这儿有那么多副总裁,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要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于是也同意了。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资源整合的巨大魅力! 创造了票房奇迹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狄更斯这句知名的话来形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非常合适。温州籍投资客王立强对这句话的感触更深。2003年,王立强带着70万元只身来到上海打拼,和众多温州老乡一样,他选择买房投资。频繁地“买进卖出再买进”后,2008年底他手上有7套房产,扣除贷款,这期间王立强的投资收益翻了十几倍。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2005至2006年度房地产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前三甲分别是:“‘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横空出世.对业内影响深远”;“不买房运动和房奴称呼成为买房人最无奈的呼声。”;“2006年初大多数城市楼市集体‘发烧’”。在这最受关注的十大新闻中.前三条莫不和房价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经营人性     
这是史蒂夫·罗斯的故事。他在26岁时,娶了殡仪馆老板18岁的女儿。有人说,经营葬仪社,是他霸业的开端,其实,看过这本书,你会明白,经营人性,才是他伟业的基础。罗斯总说:“我从葬仪业中了解人性,因为它必须在人们最伤感的时刻提供服务,你必须先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受。你必须注意用词遣句,如果对一位伤心欲绝的人说:‘我能帮你的忙吗?’他铁定回你一句:‘没有人帮得了我。’所以我总是问:‘有什么我可以效劳吗?’”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楼市》2015,(Z1):28
10年了,我还是买不上房楼市十年:当初还能买个厕所,现在只能买个马桶了“10年了,我还是买不上房,这是为什么?”和买了房的朋友一起谈到房子时,姜晓明常常会这么问。有这种疑问的可不是他一个人。10年的房价飞涨,既有投资投机因买房而暴发,也有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也有很多落寞的人始终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8.
《东南置业》2007,(5):92-93
我是一名普通的女中学教师,去年年初加入到房奴的阵营中来。买房的时候,很多人觉得非常的惊讶,觉得一个单身女青年,又没有什么积蓄,那么辛苦买房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下沙自从有各个大学进驻,成为新兴的“大学城”后,一段时间内成了人们的常论话题,诸多人对它有了一些新的评价,那所谓的“大学城”究竟是否在人们心目中是适合居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参与本期话题“你会在下沙买房吗?”的众说法吧!参与此话题的共130人,其中选择愿意居住下沙的有30票,不愿意的有100票,看来,目前的下沙似乎还不是一个人们愿意居住的“安居”之地。  相似文献   

20.
消费参考     
专家建议年轻人42岁再买房有网友日前请教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今年24岁,何时买房?陈宝存回复称42岁,并称任志强、王石都是42岁买房。有网友看到42这个数字瞬间泪流满面。也有网友反驳说:"他在我们这个年龄没有我们现在这种经历,立场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