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大连市农村养老的现状如何?它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全市的区、市(县级市)、乡镇、村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对农村养老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并对如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目前,“新医合”试点效果如何?农村医疗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经过30年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时至今日,种植粮食等大田作物的农户仍占多数。问题由此而来,大田作物种植区农民怎么增收?怎样协调青壮年种田和打工的矛盾?农村留守人群怎样把地种好?  相似文献   

4.
用什么办法让农民增收,经济学家开了不少处方。诸如: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建设,等等。这些“处方”的实际功效如何?在运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进行研究。本文就是一篇研究实际问题的好文章,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一读。  相似文献   

5.
张捷 《环球财经》2010,(12):56-59
哪些人是中国社会真正的老百姓?哪些人是中国社会最应该增加收入的最广大人群?毫无疑问,是农民。耍增加老百姓收入,首先就应该从增加农民的收入做起。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2007年国际医药并购潮中以诊断试剂为代表的生吻技术是最热门的焦点,那么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会有哪些热点呢?如果说,2007年是中国药企的海外上市爆发年,那么2008年这一现象是否会持续?这些药企接下来会有何作为?如果说,2007年风险投资资本在中国医药投资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么,受美国次按危机的波及,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选择一个最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来投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些产业在2003年的发展机会最大?无疑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洪飞博士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的研究,对于哪些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大、哪些产业的发展机会较多有较为深入和长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家们寻找到高成长的行业投资机会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07,(11):38-39
据河北省唐山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舍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唐山市已发展各类协会419个.专业合作社117个,带动农户61万户。2006年以禾,全市各级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推展和营销活动,共为农民销售农产品达到60多亿元。这些遍布唐山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到底是怎样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围绕产业开展服务的呢?11月12日至14日,记者专程奔赴唐山.走访了乐亭、滦南、迁安、遵化四个县(市)的五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五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协会.还有专业合作社;不仅涉及种植业,还有加工业;不仅有技术型的.还有销售型的;不仅有刚刚组建的,更有成立数十年的。可以说.这五个合作经济组织,是唐山市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农政策直指农村消费市场。那么.农民的消费能力到底有多大?消费意愿有多高?限制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近期我们选择13个乡镇,包括地处偏远的农业乡镇、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工副业较发达的乡镇进行调研,与40多个村的书记、主任和农户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0.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朱钅容基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在内部会议讲话中屡屡提及的一句话就是:农民收入问题“是我最头痛的一件事”实际上,农民增收问题不仅仅让总理耿耿不寐,也是让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干部时刻关心的一件大事。中国的经济学人也纷纷著文,献计献策,希望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农民收入状况到底怎样?农民增收减缓的因素何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为回答这些问题,本刊特别组织策划了这一组文章,期望能给关心农民问题的人们有所启迪。让农民富裕起来——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NULL.…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了WTO,新的一年中市场必定将更加开放,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和思考百姓关注的焦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前进方向。那么,2002年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入世带给我们什么入世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哪些行业会藉此得到快速发展?哪些行  相似文献   

12.
赵树凯 《发展》2009,(9):7-13
在当前的农民研究中,“政治”似乎缺乏应有位置。一方面,在以“农民”为主题的讨论中,政治常常不被纳入研究视野当中。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以经济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农业生产能否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农民收入能否持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能否缩小?这些问题主导了对“三农”问题的理解,也赋予“农村治理”讨论以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   

13.
刘杰 《乡镇经济》2001,(11):43-44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致力提高农业生活水平。但近几年,农民收入一直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增产反减收的现象。当前,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农民增收的愿望怎样才能实现?就此,我们对安徽省庐江县新渡乡星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要实现农民增收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983年,全国重点贫困县金寨县在金寨籍老首长的关怀下,开始组织南溪镇南湾村农民到新疆去承包筑路工程,这便是该具劳务输出的开始,自此一发而不可收。18年采,输出人数逐年增加,务工地点逐渐扩大,至1999年底,全县已有10万农民进入东南沿海、京沪江浙、东北藏新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建筑、装潢、驾驶、修理、纺织、服装、营销、眼务等非农职业。快速发展的劳务输出有哪些现实意义?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怎样才能促进这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全县近半数乡镇的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国定贫困县安徽金寨县在金寨籍老首长的关怀下,开始组织南溪镇南湾村农民到新疆去承包筑路工程,这便是该县劳务输出的萌芽,自此一发而不可收。18年来,输出人数逐年增加,务工地点逐渐扩大,至1999年底,全县已有10万农民进入东南沿海、京沪江浙、东北藏新等20多个省、区、市,从事建筑、装潢、驾驶、修理、纺织、服装、营销、服务等非农职业。快速发展的劳务输出有哪些现实意义?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怎样才能促进这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两个月来,笔者对全县近半数乡镇的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作经济》2008,(1):18-19
合作社法实施已有半年多,它能对农民合作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发展会遇到什么阻力?与农民存在利益关系的企业和商家会如何应对农民的合作组织?这些是萦绕在众多已经参加、准备参加合作社农民心中的疑问。这些,都需要地方出台配套法律细则,因地制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何卫亮 《魅力中国》2014,(10):6-6,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渭南地区农民科学健身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当前制约渭南地区农民科学健身的因素有哪些,并对该地区农民科学健身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农民是理所当然的主体,但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农民。如何帮助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呢 ?作为基层政府,必须紧紧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正确引导农民,减少农民调整结构的盲目性。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结构调整中,究竟怎样调整自己的供给行为,到底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采用何种技术、如何结合生产要素,这些都应该由农民主动面向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加以完成。然而,在市场调节中,由于存在着价格信号失真或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如何解决农民问题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必须从农民自身条件出发,改变农村生产关系才能解决农民问题。他们这些看法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新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调整等问题最具有发言权,此外,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