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正确运用情感教育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的必要条件。为人师表是情感教育的基本前提,人文关怀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规范环节是情感教育的有力保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是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对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这对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工作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中国梦情感培养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中国梦"情感培养的途径是: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激发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情感与责任感;通过树立先进典范引导大学生投身中国梦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高校情感教育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情感教育的目标,探索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并以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为平台,对情感教育必要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考察了大学生情感缺失问题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论述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调节作用、感染作用和沟通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将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肖银辉  高晓晶 《魅力中国》2013,(13):217-218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背罱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高校往往将智育放在突出地位,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情感的培育,致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同情心、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本文探讨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大学生体验情感、认识情感、调控情感、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郭小路 《魅力中国》2011,(8):179-179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而情感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的中间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培养情感因素的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德育素有重知轻情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主张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素质,促进德育理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高,能够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和道德形成环境,帮助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业缘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接受的心理过程和情感障碍,提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接受心理,以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活跃的成分,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当前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对大学生进行接受教育、自我教育、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入手,全方位、多维度地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徐万彬 《新西部(上)》2013,(10):134-134,130
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i认为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教育轻情感教育,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压力较大,高校开放的环境容易遭受社会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袭等,是高校教育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需要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液高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二是掌握情感教育的原则;三是提高教师情感教学的管理能力;四是和学生在教学中展开主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青年大学生们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青春期,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态,爱情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感被大学生们所向往和体验,恋爱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现,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要开发课堂教学,激发“9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意义;加强审美教育,促进“9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培养生命情感,引导“90后”大学生生存价值感受.  相似文献   

15.
胡曰琪  马洪青 《魅力中国》2013,(10):168-168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自杀及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告诫我们,创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的0理健康教育不客忽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尤其是高级情感培养,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一些高校存在德育缺失的现象,大学生出现了忘恩、不会感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强化感恩教育的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女性素质教育的程度,将影响一个民族的今天和明天。女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信仰缺失、自制力弱;自我认识模糊;心理素质欠佳、情感脆弱。建立提高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有:明确指导思想,充实教育内容,构建全方位的教育队伍,丰富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刘利华 《黑河学刊》2014,(12):115-117
强调体验和身体感知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已在九零后大学生身上初现端倪。区域文化中充满人性生长所需要的根性的文化元素,是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以广东三所高校学生为样本展开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表明目前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存在着严重失调现象。文化的不自觉导致大学生文化不自信和浓厚的焦躁情绪。区域文化嵌入高校教育高度契合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念和九零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何江 《魅力中国》2014,(23):143-143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应具备的行动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状况。并提出了把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从社会心理升华为爱国信念;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大力加强民主、法制教育,为培养大学生爱国的情感创造良好环境等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韩凯辉 《理论观察》2014,(7):141-142
情感陶冶法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情感并最终提高其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原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人文关怀理念是运用情感陶冶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据。教育者要切实关心爱护大学生、利用或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是运用情感陶冶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