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加强质监形象建设,福建省特检院以"特检技术机构的行业创新品牌、海西建设的区域服务品牌、质监系统的特色文化品牌"为主题,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打好"服务民生"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福建省特检院将服务民生作为检验工作的延伸,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意识,打造特检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为积极响应福建省质监局建设“文明质监”的要求,福建省特检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建设项目,拉开了建立具有特检特色的组织文化体系的序幕。经过3个月的努力,确立了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标志着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特检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近十余年来,经过不断建设与发展,叶氏集团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价值观表述为:"仁和、忠信、精细、创造、稳健"。这一核心价值观,对叶氏集团内部而言,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对社会而言,具有创造价值、奉献回报、展示品牌、树立形象、吸引互动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钰 《河北企业》2007,(3):49-50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完成其经营业绩和战略目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以价值观、信念和精神为核心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企业理念、价值观、精神状态以及企业行为、特征与风格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构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系统——"责任、安全、品质、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奉献精品、成就员工、服务社会"的企业使命,"培育核电建造、核能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优秀团队,成为受尊重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创新发展、勇当国任"的企业精神,"至诚至信、唯专唯精"的经营理念和与各岗位紧密联系的行为准则.通过深入宣传贯彻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用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用使命和愿景凝聚人心,用企业精神鼓舞士气,用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培育文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意志和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6.
3.在企业精神培育上,从非运作型向可操作型转变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应分成三大块:核心部分(价值观、企业精神),外围部分(客户文化、营销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品牌文化等),第三部分(同社区政府中介组织等的)社会互动关系文化。而在这三大部分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写进党的报告,并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引领,这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  相似文献   

8.
公司团队文化是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团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拓展.近年来,中铁五局建筑公司大力开展团队文化建设,积极践行"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客户第一、团队合作、创新、诚信、激情、敬业"的核心价值观,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确立文化建设的高目标 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必须把制定目标作为特检文化建设的基础来抓,制定符合机构实际的近期目标和远期前景.以机构发展的战略目标、管理目标和服务目标为载体,建立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目标文化,让广大职工感到近期有奔头、远期有盼头.要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根据机构的发展目标和前景,综合分析机构面临的各方面条件和因素,选择一条能发挥机构优势,持续提升核心能力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约束。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环境、企业制度、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它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是企业员工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从长远来看,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形式,是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要求"。责任"是我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从文化角度来审视一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本文从我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和谐"和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的目标出发,对二者的暗合的精神内核作了简要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雅鸿 《企业导报》2013,(12):120-121
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经济的战略资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灵魂,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房地产企业文化由"虚"到"实",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到全员思想工作中,从而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现代管理工作中亟待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对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有效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一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及企业对外形象等方面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科技文化迅猛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谁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受到企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天津港集团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胜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善于给企业文化不断注入活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自2002年以来,天津港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港口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建立了一整套理念体系,并将其落实到管理中,对内提高了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对外强化了品牌形象、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和煦春风流转轻抚,福建省特检院和福建省计量院巾帼建功活动充满生机,风采别样红。福建省特检院妇委会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深入开展各项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巾帼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过程就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近年来,江苏有线泰州分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育以"敬业、创新、诚信、和谐"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增强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分公司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卓晓芸 《企业导报》2014,(7):162-163
企业订单班就是要将企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带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企业的文化元素注入到班级文化中,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适应企业的需要。让学生能尽早感受企业"能者上、弱者下"的社会现实,尽快跟社会接轨,跟企业接轨。  相似文献   

19.
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底蕴深厚.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河南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从理念到实践的质监文化探索,唱响服务发展主旋律,弘扬和谐诚信新风尚,努力营造合心、合力、合作的质监工作氖围.在这里,服务与监督达到了完美结合,"科学、公正、廉洁、高效"得到了生动诠释,质监文化与事业同行,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各项质监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产”主导未来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产阶级将主导未来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他们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能够买一些新的消费品,而且他们也是很多国内国外企业的目标市场"从文化的层面上看,"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将是社会主流文化、尤其是消费文化构建的重要力量,并由此而引导着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走向"企业的注意力不应只放在仅为冰山一角的财富新贵,而是应该调整企业战略,不妨将崛起的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核心客户群体,重点挖掘这一群体的实际消费需求及潜在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