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活动对奥运会的渗透,人们对奥运会的关注除了体育成绩之外,也关注它的经济收益。比如,雅典奥运会成功闭幕之后,人们仍要关注奥运会的举办是否使希腊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进而推动该国中期经济增长。本届奥运会大大超出预算的成本,能否如期收回并获益。奥运会真的能提升雅典的经济状况吗?奥运会之后,希腊的经济活动放缓,雅典地区的失业率攀升的话,那又该如何来解释和应对呢?  相似文献   

2.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19):54-54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左新文 《首都经济》2005,(12):51-53
举办奥运会.不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对举办城市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随着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举办城市在不同层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用描述的方法将奥运经济定义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奥运经济主要是奥运场馆建设投资和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等经济活动;广义的奥运经济是从奥运会举办前到奥运会后的一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4.
在变中求变     
当101期《新财经》送到读者面前时,我们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会,也要拉开比赛大幕了。国人对本届奥运会期待多多:期待运动员们能多拿金牌,期待奥运会能振兴中国经济,更期待借本次奥运会凸显一个大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商业周刊》8月13日】奥运会终于在北京拉开帷幕。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为此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及经济政策的影响大概可以忽略不计。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将出现许多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但奥运会的影响并非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谢健 《宁波经济》2001,(9):27-29
奥运北京,商机中国,自从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后,几乎每届奥运会都给主办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奥运经济日益成为带动一国体育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7.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已经在北京落下帷幕,尽管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奥运会是否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分水岭?或者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催化剂?奥运会后的股票市场将如何演绎?  相似文献   

8.
陈荣 《环球财经》2004,(5):90-91
2004年雅典奥运会正在进入倒计时。从表面看,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然而透过表象,人们不难发现这届奥运会潜伏着诸多经济隐患。  相似文献   

9.
杜巍 《首都经济》2004,(9):45-47
奥运经济是奥运带来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所引发的经济行为,由此为举办城市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奥运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观察》8月6日】“中国股市的涨势至少坚持到奥运会”的预言不攻自破之后,人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同样红火异常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在奥运热潮退去之后步股市下跌的后尘。经济专家们认为,中国房市下跌与否与奥运会并无直接关系,而且鉴于中国经济目前的规模,奥运会的结束也不至于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是,奥运会是一个心理关口和炒作话题,因此谁也不能排除奥运会的结束与中国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出现巧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作序,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主编的近三十万字的奥运会年度经济报告——《2003北京奥运经济报告》在京出版。这部著作全面展示了北京筹办奥运工作的进展及主要成绩,为全社会了解2008年奥运会情况提供了窗口。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他的成立对推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  相似文献   

12.
有些曾经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为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厉以宁撰文分析了产生“奥运后滑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相似文献   

13.
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以后,奥运会对承办国和承办城市的整体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大加快了承办国和承办城市的发展。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奥运会无疑成为了全面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经济复苏和社会进步的巨大社会契机。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悲观看法。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难题,其矛盾日益显现,这的确是事实。中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贸易收支却出现了巨额顺差,这是中国经济比较特殊的地方。日本和韩国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主要是靠内需来带动经济增长,贸易收支为逆差。这是因为当时为了支撑内需,原材料和资本设备的进口大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奥运会一结束,内需就告一段落,从而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对中国而言,很多人对2008年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表示了担忧。针对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表示,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往届奥运会:借奥运契机促城市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20世纪中期以来,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从往届奥运会来看,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8,(21):10-11
【美国《世界日报》5月6日】踏入5月,随着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中国大陆各省市接力传送,因圣火境外传送而起纷扰逐渐散,国内的奥运气氛愈见浓厚,可能要持续到8月奥运会开幕。但在奥运会热浪之外,中共领导人也不得不分心去留意经济走势,要防止经济的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参阅大量文献,对1984—2008年共7届夏季奥运会主要经济(影响)指标进行了归纳。首先阐明了该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奥运会有效参访者及其有效花费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旅游经济影响相关乘数的概念及其测算进行了分析;最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旅游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对正确认识与评价奥运会等大型事件及事件旅游的区域经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奥运经济的金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奥运经济已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那么,从金融角度看,奥运经济庞大的资金流动,也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于金融活动的庞大需求。从1984年以后的历届奥运会,经营的理念日益渗透其中,一方面,举办奥运会能获得庞大的收入,另一方面,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支出也非常巨大,举办城市需支出少则十多亿美元,多则近百亿美元的花费。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也有些曾经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对这个问题,我以前曾发表过简短的看法。这里,我想详细展开分析一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