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财经》2000,(4):41-41
如果要问现在中国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可能会出乎您的意料:现在中国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既不是失业下岗.也不是社会治安,廉政建设、子女教育都靠不上.现在中国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坏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在中国市民关注的社会问题中.环境保护第一次冲上制高点,将近半数中国市民将它作为自己现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晓 《发展》2000,(4):39-4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的重大问题.而环境保护则是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自身问题,与周边国家谋求环境合作,使双方环境得到改善,这自然直接有利于自身的生态安全。而把邻国的先进经验,用于本国的环境保护上,提高本国的环境保护成效,同样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日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环境保护技术以及环境治理经验与教训等方面,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中国主要应该依靠自己力量和自身努力,通过人员交往和科技合作,努力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处理好、解决好,使之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各国都在力求获得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但是,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甚至社会发展的挑战比经济的挑战更加严峻。本期我们借力中国生态现代化研究论坛的召开,组织了相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瑞环 《发展》2002,(6):67-68
环境保护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征多年,而且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在中国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同时,应立足于我国国情,构建适合中国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收体系的总体思路1.环境保护税收的政策目标作为环境经济学与税收基本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环境保护税收是政府职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体现。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时,应综合考虑环境经济观察JINGJIGUANCHA保护目标在不同利益集团可能受到的各种阻力,并…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义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环境保护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标忠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全党的意志.真正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环保事业迎来了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经过四十年的开发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活力的增长点之-。在发展经产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观的环境问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致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开发衍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对新的发展建设构成重大威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典发展关系,走可持续的发展适路,已成为盆地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坚持可持续发展,伍当从保护生产力的高度来保护环境。一、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力在我国社会王义现代化建设中,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当代人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社吕王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客。环紧保护是实现可…  相似文献   

8.
肖挺 《重庆经济》1995,(1):58-60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四大共同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怎样对工业城市尤其是老工业城市的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抓工业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日本的成功做法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遇到的问题愈显突出。从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现状着手,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于杨 《中国城市经济》2010,(6X):197-198
对于环境的关注,是出于对高强度经济活动和高人口密度所引发问题的深切关注。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为解决这一矛盾,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战略。本文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探讨了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康洪章 《魅力中国》2013,(26):381-384
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学者发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详细的研究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对于未来的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环保产业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爱红 《魅力中国》2010,(14):33-33
环境保护是一个社会的问题,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只有保护好环境,人类才能健康的生活下去.加大环保投入的力度,不仅是人们认识的飞跃,也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其结果必将孕育着一个新的产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蒋恩来 《魅力中国》2013,(31):51-5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正在不断地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地建设环境工程,运用各种高新的技术设备,合理有效地维护当地的环境。而环境保护工程是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根据相关的措施和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人民和社会谋取更大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重大课题;而环境保护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涉及政府、企业、公众多个群体.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均衡各群体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通过分析当今情境下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过程,研究政府与企业博弈的优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正在不断地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地建设环境工程,运用各种高新的技术设备,合理有效地维护当地的环境。而环境保护工程是与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根据相关的措施和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人民和社会谋取更大的福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愈益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在探索有关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其中.开征环境保护税成为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略。文章在分析我国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应的基础上.评析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并借鉴西方国家的可行作法和有益经验,对我国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的概念在中国虽然只提出两年多,但对其发展的迫切程度和重视程度是以往任何问题都无法比拟的。近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现中国环境保护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循环经济问题、环保问题,其中一些内容精彩、深刻。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与台湾海峡环境保护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联合国召开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大会,就可持续发展命题取得共识,并发表《21世纪议程》。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之道。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立台湾海峡环境保护带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区域化、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课题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尤其是在其中后期出现的现象。至今人类活动主要体现在工业社会的建立和发展上,而工业社会的发展却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身受到威胁。环境问题主要由…  相似文献   

19.
欧永生 《北方经济》2006,(12):34-34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问题之一,如何解决生态失衡的危机,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农村进入了全面奔小康的快速发展期。但是,随着农村民营企业、乡村工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我国部分农村的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日益显现。2005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28.2%,是2000年以来提高速度最快的一年,标志着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6大类指标皆有改进,但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是负0.7%。这标志着,当前我国的农村资源环境压力仍在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问题,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应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把跨国公司的作用和这个主题结合在一起更加凸现了跨国公司和中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