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全国范围内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对短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冲击,电力需求所受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冠疫情对全年经济运行和电力需求将产生多大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预期目标顺利完成?这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本文分析了新冠疫情的总体情况,在研判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近期新冠疫情对经济和电力需求产生的实际影响,分情景对2020年全年经济和电力需求进行研判,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静 《汽车观察》2020,(3):48-48
3月6日,J.D. Power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调查报告,旨在帮助汽车行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消费者购车意愿和购车考虑因素的影响,同时为汽车企业制定销售和服务策略提供依据,以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3.
湖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并蔓延至全国,严重的疫情牵动石油和化工人的心。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慷慨解囊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并全力发挥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前开工生产消毒杀菌产品等紧缺物资,在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健康保障等多个方面驰援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4.
利用CGE模型中不同宏观闭合选择的情景分析,本文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主要发现:(1)综合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观点可解释供给冲击压力,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偏重投资等形成供给冲击压力诱因;(2)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形成供给冲击压力有着不完全一样的解读,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冲击产生的消极影响,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则需要政府作用的适当发挥;(3)中美贸易摩擦与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产业链断链断供冲击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关税壁垒,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政策启示:(1)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协同对冲市场预期转弱趋势,沉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挑战;(2)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实现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3)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李博 《中国石化》2020,(4):42-43,46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石油石化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石油石化行业供应压力大幅增加,盈利持续下降。春节前后,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2月下旬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除中国外,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5个。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持续发酵,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47.6,较1月回落2.6个百分点,跌幅明显。IMF预期疫情会使全球经济萎缩3%;经合组织已将全球经济2020年的预期下调0.5%,悲观情形出现可能下调1.5%,欧美发达经济体均有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向道泉 《董事会》2020,(3):36-37
对企业执行力而言,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做对、做好、做得更好——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会起到强有力的倒逼作用,否则,企业何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执行力主要表现为四个层次:做;做对;做好;做得更好。某种意义上,今年以来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反映了上述执行力的层次特点。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暴发,到今年3月,疫情遍及上百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定性为大流行。在各国控制新冠病毒疫情中,执行力层面,鲜明地体现了做、做对、做好、做得更好的区别。有疫情的国家,有的国家、组织、人员做(积极控制疫情),有的不做;有的做对了,有的做的不对;有的做得好、更好,有的则问题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浩吉铁路开通对湖北、湖南、江西等"两湖一江"地区煤炭市场影响的问题,分析了近年来"两湖一江"地区的煤炭调运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域经济及煤炭需求的冲击、浩吉铁路的竞争能力及实际发运情况。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两湖一江"电煤需求下降6.5%、湖北省下降16.3%;浩吉铁路打开了"北煤南运"的新通道,较原发运通道各有优势,其后期发运量将逐步提升;由于"两湖一江"煤炭市场供需两侧的一增一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出要继续加大对湖北及周边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尽快恢复;要继续发挥好浩吉铁路和原有供应通道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保障区域用煤安全。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采取了严苛的防控措施。短期内的社会停摆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抑制了碳排放量的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碳排放模块的开放经济CGE模型,根据冲击来源设定不同情境,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造成的宏观经济、产业扩散以及CO2减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GDP的影响约为-2.74%,从冲击路径看,供给侧冲击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导冲击路径,从冲击来源看,防控措施的影响远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在碳排放方面,虽然疫情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量,但经济代价极大,具有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最后,基于后疫情时代,为经济恢复与碳减排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旧年交替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国家的经济文化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对建筑业和建筑业的从业者来讲,如果能从这次疫情中深刻汲取经验教训,对建筑业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甚至是革命性的,不排除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将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拐点。  相似文献   

10.
国网河北电力石家庄供电分公司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个特殊时期为契机,反思电力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梳理总结出五项重要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在特殊时期更好地进行专项管理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19年底,从武汉爆发并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复工复产纷纷延期。全国人大法工委于2020年2月10日召开记者发布会,将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在特殊的时期,让人们高度聚焦到了合同条款中很少关注的"不可抗力条款"。本文笔者结合疫情引发不可抗力事件的背景,就分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做分析探讨,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下,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着传统的现场审计模式,按老套路已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如何化解难题,完成好全年审计任务?  相似文献   

13.
春节之后,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国内其它地区蔓延,沪深两市资本市场上,口罩概念股便站上风口,涨势更是气势如虹。随着疫情向世界蔓延,券商研报分析,口罩的刚性需求将持续,有望给化企带来短期利好。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受突发疫情影响,防护口罩需求量急剧暴增,市场出现“一罩难求”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亥子更替,新元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波及全国。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在与疫情展开一场殊死的斗争。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挺身而出,周密部署,迅速行动,誓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生产经营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宜昌供电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要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急响应,调控部门快速动作,再次升级疫情防控措施,采取"全封闭运行值班",迅速"三落实",做好防疫期间保电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时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又正处关键时期。近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强调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忘脱贫攻坚重任,出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决胜脱贫攻坚战十项措施》(以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及未来石油消费带来"质"的变化,很可能有一部分汽油、柴油或是航空煤油会永远从油品需求总量上消失,全球石油消费可能很难再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石油消费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疫情时代石油需求恢复非常缓慢,恢复周期漫长,同时疫情也导致石油消费发生或正在发生"质变",而全球经济的衰退、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及低油价下市场提前透支需求,均对后期消费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全球石油需求恢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伟在答记者问时答复:"当前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笔者深入观察并思考从疫情爆发到处理的诸多现象,略有启示。面对"老问题"要有新思维。此次新型肺炎与"非典"疫情极为相似,按问题种类来看属于"老问题"。但这场疫情传播人数、传播速度等却比"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便是当前日益发达的交通网,以及人与人更加频繁的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